第102章 绝版银元开大会  (第2/2页)
    再转过头,发现何安邦跟蒙嘴葫芦似的,摆明了一句都不会再多说。    杨光信压着惊疑,又看了看李定安。    他还在敲,而且敲的极认真……    这么年轻?    想不通啊……    ……    敲完了空壳的地方,李定安又开始撬,不大的功夫,就将银葫芦的外皮全部剥了下来。    一团古古怪怪,锈的严严实实的物事展现在众人面前: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黄,有的地方绿,还有的地方黑。    “这是什么,一坨钱?”    “是铜币,还有银元……好像是袁大头?”    “就是袁大头……哈哈……里面肯定有绝版币,怪不得李老师说值上千万?”    “问题是,之前那葫芦封的严严实实,他怎么知道的?”    “待会问问李老师不就知道了?”    有位馆员说着话,又举起了手,“李老师,我专项就是银器、古币,要不要帮忙?”    “谢谢马老师,还真要劳你搭把手……”    “我也来……”    “嗯,我也来……”    看了半天,等的不就是现在?    四位馆员兴致渤渤的起了身,拿刻刀的拿刻刀,拿撬尺的拿撬尺。
    两位汇嘉的鉴定师看的目瞪口呆。    你们可是国博和故宫的研究员,哪一個不是四、五、六、七十岁了?    矜持呢,骄傲呢?    屁颠屁颠的去帮忙也就罢了,还管一个小年轻叫“老师”?    惊诧间,几人已围成了圈。    而后,就是一阵叮叮当当。    何安邦和吕本之也站了起来,见状,杨光信暗暗一叹,也走了过来。    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有铜币,也有银元,不知道有多少枚,锈成大约足球大的一团。    估计罐子里进过水,或是保存的地方太潮,外面的一部分已变了颜色,不过字迹倒是挺清楚。    几位馆员的动作很快,拿刀刃轻轻一撬,就会有一枚钱币滚落下来,然后丢进旁边的皿杯,再用刷子清洗。    四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所以速度非常快。才几分钟,就洗出了十多枚。    当又一枚铜币从杯子里捞出,专门负责擦拭的一位老师突的一顿,又瞪圆了眼睛。    瞅了好几眼,他将银币递到负责清洗的丁老师面前:“老丁,你看,是不是鹰洋边?”    “嗯,没错……还是民国三年红铜币……哈,至少一百万!”    他刚说完,蒙头撬钱的马老师“嘶”的一声,然后,举起了一枚表面泛银(银币长时间粘合后留下的银点)的银元:“看……甘肃加字版……”    话音未落,又有人低呼:“哎哟……洪宪飞龙?”    几人愣了愣,彻底停下了手里的活。    他们料到有绝版币,却没料到,竟然这么多,还这么杂?    光这三枚,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万,换而言之,早已经够本了。    而那一坨,至多才撬了三分之一……    何安邦轻轻一叹,又道了一声果然。    “继续,等清理完了再讨论……”    四个馆员齐声回道:“好嘞……”    随后,低呼声此起彼伏:    “看这枚,‘O’字版……”    “哈哈……这是七分面?”    “还有这个,合背币?”    “我去……贰拾元金币都有?”    “涨见识了……珍品版的大洋我见过不少,但凑这么齐活的,真就是第一回。”    “感觉跟绝版银元开大会似的?”    “李老师这眼睛?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