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日子(一)(313) (第2/2页)
可缺少的。拥有历史,才有未来。” 梅香说:“别忘了还有我,我也会认真拜读的!现在,我奉命传达伍老太爷的吩咐,有请二位前去有话说,中午还要设宴庆祝的。” 正说着,伍老太爷率领村民们出现了,他挥动着拐杖颤颤巍巍踉踉跄跄。 一村之主,屈驾邀请,代表着恭敬和诚意。 姬婕妤说:“身为女性,我为你感到骄傲。” 柳杏梅说:“我对你也是一样的。” “你们是彼此彼此!”梅香咯咯而笑,笑靥如花。 ———————— 姬婕妤胳膊上的枪伤并未痊愈,然而她不听别人的劝说挽留,却执意决定离开,她要奔赴属于她的战场。搞情报工作的意义重大,虽说是远离枪林弹雨,但其危险性依然存在。只要是日本鬼子一天不从中国滚犊子,她就放不下肩负的使命!另外,她失踪几日,怕同志担忧,以为她出事了! 在她向伍老太爷辞行时,伍老太爷吩咐老伴儿取来了六根金条,她先是在吃惊下婉言推辞,后听伍老太爷说:“孩子,给你就拿着吧!又不是给你的,是给抗日队伍的。老朽年纪大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权当是为抗日尽点儿棉薄之力吧!只要是有粮食有衣服还有枪支弹药,倒也不愁把鬼子赶出去。” 姬婕妤感动地说:“自从抗战暴发后,有觉悟的乡绅巨贾,乃至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都没忘记自己的祖国,他们捐钱捐物,支持抗日,不想背负亡国奴的耻辱。现在,中共冀东区党委委派以周治国为领导的工作组,进入平泉、宽城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抗日,建立党组织,开辟抗日根据地。逐步将自发的群众组织变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随着党的区村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群众抗日情绪日益高涨,抗日武装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今后,冀东军分区要多次派主力部队到承平宁地区,协同地方武装与日伪军警作战,创建了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所以说,在太平洋战争暴发后,侵略者的日子不好过了。经历了十多年的抗战,让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伍老太爷捻髯而笑道:“这就好!这就好啊!姬姑娘,有劳你代话转达你们的领导,我知道你们的纪律严明,不愿给老百姓带来麻烦,所以路过此地还要绕村而走。以后有困难,我们能帮的一定要帮。要赶走侵略者,是人人有责的。这次多亏了你们的游击队伍,让村免受灾难,感激不尽呀!” “老人家德高望众,又深明大义,要赶走侵略者,是需要人民群众支持的,这话我一定转达。” “我想,这次鬼子吃了大亏,不知道是有多少人,也算是全军覆没了,量他们也不敢再轻易前来冒犯的。” “我们的队伍时刻会关注这里的情况,绝对不允许他们嚣张得惩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是我们的任务和职责。” 在临走之时,姬婕妤、柳杏梅、楚梅香这异姓三姐妹依依不舍,拥抱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杏梅哽咽着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姬婕妤含泪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梅香流泪了。 姬婕妤说:“如果缘份未尽,我们还有相见之时,不要难过。” 柳杏梅说:“一定要把鬼子打跑,这样我们才会有自由。到那时,我们见面才容易!” 姬婕妤骑上了一匹大黑马,那匹枣红马留给了柳杏梅,她又女扮男装了起来。 柳杏梅和梅香朝姬婕妤挥手。 “婕妤姐,有时间一定要来啊!祝你一路顺风!”梅香哭着说。 “我会来的。”姬婕妤冲着伍老太爷及送行的群众说:“诸位保重,后会有期!” 然后她随着前面两个装有药材和酒坛的马车走了。 站在鹊桥上,目送着一行人马的远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杏梅幽幽吟咏道,失落的惆怅感油然而生。如果不是在家等着自己的男人回来,她真想跟随着姬婕妤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抗日中去。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词,成了思念的人们千古绝唱!此时虽不是明月夜,但能仍让人感慨成千。因为她想陶振坤了,而梅香也在想自己的父亲了。 于是,她和梅香望着鹊桥方向远去人马而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多想让缠绵悱恻的思念,把天涯变作咫尺,思念的牵挂常常是在把梦重叠,每个人都是筑梦人,并且会为此而变得多愁善感! 升起的朝阳是一张神采奕奕的笑脸,光茫是它的眼睛,正在悬浮苍穹俯瞰着红尘俗世上的人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