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情人(一)(405) (第2/2页)
“我又没说不同意!” 就这样,陶振坤和旺旺骑大黑马,柳杏梅和吴荷骑枣红马,带上东西,包括那支狙击步枪,前往龙骨山了。 在路上,柳杏梅取出了那个首次盒递给背后的吴荷说:“这是他送给你的礼物。” “是什么?”吴荷惊讶了下。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吴荷在看见柳杏梅头上别着的那支金簪子时,知道是陶振坤给买的,所以就觉得心里有点儿不是个滋味,正室和情人就是不一样! 是嫉妒?是悲伤? 现在当她看见陶振坤也给自己买了礼物时,心里有些激动和欣喜,但不知里面会是什么。 “娘,你打开看看是啥?”坐在陶振坤身后的旺旺对娘说。 此时陶振坤很想去看情人的表情,可他忌惮柳杏梅,就装作像是与他无关一样。 “旺旺,抓紧我。”他说了句。 能骑着马的旺旺自然是高兴的了,他在后面抓紧了陶振坤的衣服。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年幼失去父亲的他,几乎是把陶振坤当爹一样的依赖了。 让陶振坤略有惊讶的是,柳杏梅竟然对骑马的技术很熟练。几个月不见,她又长本事了。 吴荷打开了首饰盒,发现里面是跟柳杏梅一模一样的一支金簪子,自是暗自喜悦,嘴里忙说:“这也太贵重了,我——我不能要,还是——” “是他给你买的,你就收下吧!他能给你买跟我同样的礼物,说明他心里是关心你的,也没忘记运昌哥对他有恩。”柳杏梅淡淡地说,其实心里是充满了酸溜溜醋意的。 陶振坤听了也不好搭言。 吴荷却是一惊,心里一慌,脸成了红布一样,幸好没人看见,她就轻叹一声说:“其实,我是有首饰的,是后来运昌给我买的,有簪子,有耳坠儿,有项链,有戒指。可我一直没戴,怕别人说什么!他活着时没戴,死了更没法戴了,戴了给谁看?!” 柳杏梅说:“振坤是懂得欣赏女人的。” “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男人都是有花花肠子!” “这你可是冤枉振坤兄弟了。” “我冤枉他没冤枉他其实他心里最清楚,他还给你买了块布料,待会儿回去你拿吧!” “你就知道疑神疑鬼,胡说八道。驾!”陶振坤抛下这话,催马向前。 柳杏梅心中冷笑。 吴荷心里忐忑。 衣锦还乡,必要祭祖。 在给祖辈烧纸烧香,摆点心洒酒,陶振坤和柳杏梅磕了头后,才轮到了他给爹娘依然照做。他的心情就不同了,心中百感交集,难过异常!抚今追昔,只留怀念! “爹!娘!儿子回来了,儿子并没有给你们丢人,你们——你们就含笑九泉吧!” 一时间,他跪在那里声泪俱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种莫大的悲哀啊?!注(2) 吴荷和旺旺同样在苗运昌的坟前祭拜一番。 陶振坤在苗运昌的坟前说:“运昌哥,兄弟来看你了,兄弟现在是个军人了,保家卫国是一个军人的神圣职责,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你不是仇恨日本鬼子吗?现在我正在杀日本鬼子,一定要把侵略我们国家的敌人赶出去,你放心吧!你要是还在,我们必会一起并肩作战的,现在我为自己是个军人而感到骄傲,绝不让战火硝烟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蔓延的。” 在祭奠梅香时,柳杏梅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她哭的是言不得语不得。 远处的幽灵塔依然耸立,那个地狱谷里被囚禁的人依然是与世隔绝! 是吴荷在坟地里往回走时一五一十地对他讲了许多关于他走后村子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是柳杏梅都没心情来讲的,只是没讲有关柳杏梅的事罢了。 只是眼睛红红的柳杏梅没有多少话了。 陶振坤茫然地望着绵延起伏的龙骨山,他只能用想象相映着柳杏梅所说的画面。 是心痛?是悲愤? 是心痛!是悲愤! 人心不古,罪恶丛生。 香消玉殒的梅香,只能用一座孤伶伶的坟墓在岁月中倾诉着属于她凄惨的故事! 四个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 刚一到家门,大门外就站着伍进祈带着侄子伍欢儿子伍乐恭候在那里了。 在邀请陶振坤和柳杏梅的同时,也热情地邀请了吴荷母子俩。 吴荷婉言谢绝了。 她的公公苗汉翔自然会被邀请赴宴的。 柳杏梅说头疼推脱没去。 盛情难却,陶振坤跟着去了。 在要中午开席的时候,妮姽和妮婳这小姐俩来了,强拉硬拽地非让柳杏梅去不可。 柳杏梅拗不过她俩,也只好去了答应去了,就摘了几嘟噜葡萄让她俩带回去吃。 陶振坤成人物了,伍家请了苗汉翔、穆有仁、廖道通、蒋则义,陶其悦和振宗这父子俩,有林桐和杨旭这俩姑爷,还有程袁两家的人,再有就是护村队那二十多个人。以前有的村里人对他连眼皮都不愿夹一下,现在是不得不另眼相看了。 摆了六张桌,在酒席宴上,人们对陶振坤表现的非常尊重,这家请哪家叫的。陶振坤就推辞说自己明天就要回部队了。 刚刚相聚,又要分别。 柳杏梅心里难过,没喝两盅酒,就吃了口饭,说有点儿不舒服要回去。走时对陶振坤说:“你陪大家多喝些,可别喝多了。” 她就回去了。 喝了阵子酒,陶振坤就想到了许多闹心的事,一冲动,人就失态了,他掏出了手枪“啪”地一声放在了桌子上。 众人大惊失色。 “振坤,这——这是何意?”伍老太爷愕然。 “梅香死的不明不白,柳杏梅被人写诗相戏,请老太爷调查清楚,还她们公道。究竟是什么人干的缺德事,要是老太爷不好惩罚这种卑鄙小人,我愿意效劳,非崩了这种人不可!” (注1):表,指的是黄纸。 (注2):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