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天恨海鸳鸯梦_冤家(一)(4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冤家(一)(417) (第2/2页)

塞了。

      “反正我是不打算死在中国土地上的,起码现在没有这种想法。”村上田美说完就咯咯笑了。

      陶振坤一愣,猜不到这个看似顽皮的美少女的葫芦里究竟是卖的啥药。

      “别以为就你们手里有枪,我们也有,只是没带。你们是军人,我们也是。他们四个也是武士,是有武士精神的。如果想暗算你们,完全是可以在这路上伏击你们的,或着干脆带人去店里把你们抓起来,也用不着——”

      “那你的意思是?”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没朝你们下毒手,这一点你得感谢我才对。在这东三省,如今是我们大日本天下,只要是没出这东三省的管辖范围,就属于满洲国,得服从我们管。你们是国军,敢进东北,是没把我们皇军没放在眼里吗?现在国军和共军都在和我们大日本帝国作对,我们是势不两立。”

      陶振坤冷笑道:“鹊巢鸠占,作为侵略者,还如此大言不惭,着实可恨!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你这是在羞辱我们吗?”

      “我倒是没有羞辱你们的意思,不过成王败寇。”

      “看你也不像是报恩的样,你到底是想干什么?”

      村上田美又是妩媚地一笑说:“动刀动枪的有失君子风范,再有你们要是胆敢开枪,就会惊动我们离这里不远的驻军,你们想跑也不那么容易。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你们同不同意?”

      “说说看!”

      “都是练家子,我们五比五正好,公平公正,哪方也不吃亏,不如只比拳脚功夫,生死各安天命,这是属于武士之间的决斗,死也光荣,你们有胆量应战吗?”

      那四个日本人怀抱着武士长柄刀,表情带着无比的傲慢。他们都是亡命徒,为了武士精神的荣誉是不畏以命相搏的。这种精神,值得敬佩。他们一言不发,形同木偶。

      “你是个女人,这能公平公正吗?”陶振坤似有顾虑。

      村上田美一笑说:“别拿好男不和女斗那套来找借口,我要在你面前证明女人不是弱者。”

      “陶副官,我看她是没安啥好心,咱们可别上这娘们儿的当。咱们兄弟手里有枪,不如给他们来个三下五除二,打发他们回老家算了。就是惊动了附近的鬼子,又怕它个球,有枪有马的,也能杀出条血路来冲出去,前面就快到了不是日本人占领区了。”廉俭说。

      村上田美冷笑道:“怕了吧?懦夫之举!难怪说你们是东亚病夫,个个生来就长有奴才相,胆小如鼠,贪生怕死,像这样的民族能不被侵略吗?看好了,他们只是带了刀,并没有带枪。我们要是被你们开枪打死了,虽然是死的委屈,但是你们会从此背上可耻的懦夫名字,一辈子心里有愧,白投胎一回男人!中国人,让人瞧不起!”

      她说到这里,又看了下自己的四个人,用日语也不知说了什么,就见那四个人同时“嗨”了声都把刀抛下了。

      “士可杀不可辱,欺人太甚!”樊兆勃然大怒。

      “为了军人的荣耀,跟他们拼了!”裴斐也在怒吼。

      陶振坤摆了下手,他至今也没搞明白的是,究竟“愚夫”跟“懦夫”有什么区别,所以在每次他听到“懦夫”都会以为是说“愚夫”呢,等于是在侮辱他一样,心中不得劲儿。他有些恼火了,冲着村上田美说:“看得出来,你是个有身份的人,能让他们听命于你,不简单!”

      “知道就好!”

      “你的中国话说的很溜,如果你不承认自己是日本人,都会认为你是中国人的,而且对我们中国文化也知道很多。”

      “我自小就接受了中国文化教育,略知皮毛而已,但还达不到中国通的地步。”

      陶振坤笑了,说:“给你立个竿子,你就知道往上爬。”

      “你是说我像猴子吗?”

      “猴子可是你们的祖先。”

      “我倒是喜欢你们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他神通广大,降妖除魔。”

      “我是如来佛。”

      “你的意思是——?”

      “你是逃不出我手掌心的!要是论资排辈,中国人就是你们日本人的老祖宗,可你们却要来侵略老祖宗的地盘,这是大逆不道,数典忘祖的东西!你知道我最恨什么人吗?”

      “我哪儿知道。”村上田美摇头。

      “不信守诺言,又恩将仇报之人!兄弟们,有人叫板,挑战我们,我们怕了吗?”陶振坤高声问。

      “不怕!”

      四个人异口同声。

      “敢应战吗?”

      “敢!”

      四人豪情万丈,都是英勇无畏。

      “我们的口号是?”

      “为了尊严,为了国家,为了民族,齐心协力,共诛倭寇,死而无憾!”

      四个人振臂高呼。

      陶振坤说:“既然他们有要求,如果不成全,倒显得我们真是懦夫了。兄弟们,就让他们当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吧!”

      他说着拨马来到右面的树林旁,下马把缰绳拴在在树上。

      另外四人也是如此。

      注(1)语出: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

      注(2)语出:《论语·阳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