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说!老实交代! (第3/5页)
过来,服务的相当到位。 “我还真是头一次见着这么细致的服务标准” 薛直夫喝了一口鲜美的鱼汤,看了招待所的方向一眼,对着李学武感慨了一句。 也许是夜色寂寥,也许是楼上那位的故事感染,薛直夫的话语比往常要多一些。 李学武却是品尝了一口便放下了勺子,道:“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如对精神享受一般,都是我们组织奋斗和追求的目标”。 “呵呵~” 薛直夫倒是很喜欢这股子鱼汤味,手里没停下,轻笑一声,再次喝了一口,这才说道:“但也要附和自身的条件基础,更要时时刻刻牢记艰苦奋斗的传统,注意自身的身份和影响”。 李学武听薛直夫这么说,不由得看了那边的服务员一眼,笑着提醒道:“您要是再这么认真,怕不是再也吃不到这好的美味了”。 “哈哈哈哈哈~” 薛直夫笑着笑着脸上的笑容就变成了苦笑,摇了摇头,看向了四楼的窗子,道:“警钟长鸣,牢记教训啊”。 “这个少不了的” 李学武从碗里挑了鱼刺出来,品了一小口鱼rou,也就那么回事。 这鱼的滋味和精华都已经进了汤里,鱼rou却是变得有些寡淡无味了起来。 他也是太挑剔了些,先前不就是他要养生,又怕饿,这才叫人家准备的清淡的嘛,这会儿又挑滋味。 “我看呐,您主持纪监工作也不能光靠等,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应该同保卫处一般,将工作做到前面去”。 “说说” 薛直夫点了点李学武,一边吃鱼,一边说道:“我早就想听听你对于工作形式和方式方法的意见了”。 “那我可就斗胆班门弄斧了” 李学武玩笑似的说道:“咱们厂安全生产、组织生活、文化学习等等,在厂报上都有了自己的版块,纪监这个工作可没到位啊”。 “引申的,上级大报可也不见咱们厂的纪监工作文章啊” 李学武轻轻敲了敲桌子,道:“就这一项,便失去了警醒干部、提示监察、工作汇报的作用”。 “是,这个意见好” 薛直夫点点头,说道:“宣传工作是纪监工作的一大短板,更是弱势,值得改正”。 说完后反思了一下,示意了李学武道:“你继续说”。 李学武点点头,又道:“对相关干部的调查滞后,纪监工作是可以提前的,不能老坐在办公室等着案子上门,更应该走出去,到车间,到机关,到各部门、各单位去走访和做日常调查”。 “我这么说您不会在意吧?” 李学武笑了笑,看着薛直夫说道:“我都见着厂办来我们保卫处做走访了,可没见着纪监的干部来”。 “呵呵,不在意,说明我们的工作确实不到位” 薛直夫点了点头,道:“要说纪监干部是老虎,人人戒备,我也是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的,随着变革的深入化,纪监工作也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的”。 李学武笑着道:“多出来看看才能看到好的一面,看到坏的一面,好的表扬,坏的批评,总不能等坏的成了那位一般积重难返,组织才治疗,那可就为时已晚了”。 “是啊~” 薛直夫长叹一声,放下了手里的勺子,再看了四楼一眼,道:“组织培养一个干部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的,每一名干部的折损都是对组织的损失和伤害,这一点上我有责任的啊”。 说完这句,再次看向了李学武,说道:“你今天的话倒是提醒了我啊,保护干部可不能用嘴说和喊口号,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啊”。 “可别夸我,我才参加工作多久” 李学武笑着摆手道:“今日也是有感而发,说了些心中所想,要真是对您有启发和帮助,那是我的幸运,可当不得提醒二字,未免贻笑大方了”。 “呵呵,我问你个问题啊” 薛直夫笑了笑,没有在意李学武的客气,看着李学武的眼睛问道:“你今年二十岁,但你的思维敏捷异常,看待事物的角度独特,正治敏感度极高,处理事情时的做法极为老练,你是怎么做到的?” “哈哈哈~” 李学武大笑出声,用手搓了一下下巴道:“能得您这么高的评价,我是实在惊喜和意外,不好意思”。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事实” 薛直夫依旧是微笑着看着李学武说道:“你的能力不仅仅表现在了组织和业务方面,更有做人和做事,谨慎异常,条理清晰,现在机关流行的办公方法就是保卫处流出来的,一看就是老机关的做法了”。 说到这,薛直夫再次盯住了李学武的眼睛问道:“别跟我说你打生下来就开始参研这套业务了”。 “您开玩笑了” 李学武轻笑着解释道:“行为谨慎是因为我遭过大难”。 说着话,示意了一下自己的脸,道:“当时就是大意了,差点要了我的命”。 “条理清晰是因为我们家,祖上是中医,传到我弟弟是第九代了,最是会整理和讲究条理的” “至于思想成熟嘛” 李学武顿了顿,仔细考虑了一下,解释道:“可能是跟我处过很多对象有关系”。 “处对象?还很多?” 薛直夫还真就不知道李学武的曾经有过这么多的故事,很显然啊,比刚才他在楼上听的老男人堕落的故事要更有趣味性了。 他倒是想听了,可李学武也得讲啊。 眼前这位是谁啊,纪监书记啊,没事儿跟他讲感情史啊,闹不闹啊。 李学武就是这么一说,手指搓了搓下巴,解释道:“曾经年少嘛,少年爱慕嘛,总得成熟些,稳重些,又是有很多发小,就有了这种团队负责人的思想”。 说完又看了看手边的碗,道:“至于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这得感谢部队了,真的是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和道理”。 “文章也是?” 倒不是薛直夫不信任李学武的解释,而是他也很好奇一个年轻人的境遇。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是,当年往报社投稿,退了投,投了退,千锤百炼,被编辑的评语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