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真是该死! (第3/5页)
高中毕业生招录名额,也是招满为止。 这些人将会作为贸易项目的办公人员,以及储备人才进行培养,主要是物流、调度、贸易等管理方向。 再有,财务处一期培训招录开始,一百人的高中毕业生名额,招满为止。 这些人将作为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工作方向有:造船厂、工业生产基地、联合企业财务、办事处财务管理等。 人事处和谠组部正在考察和选拔去这些单位任职的干部,但他们无法调集到足够多的专业管理人才。 所以,只能是招录素质比较高的高中毕业生进行培训和培养。 到时候让一个师父带几个徒弟去赴任,怎么都能挑起这些业务了。 这一次高中生一下子招录三百五十人,基本上把厂内工人子女现有的高中毕业人员都被安置了,一下子就解决了高素质人才的使用难题。 今年高中毕业生还没安置工作的人太多了,大学没有了,一看都不如个中专生了。 家长们也是着急上火的,念中专都无所谓了,可要是毕了业,考不上大学在家闲晃,总觉得亏得慌。 厂里也不是没有安置办法,人事处那边也希望招录更多的高中毕业生,以前这都是抢都抢不着的人才。 但今年不同了,高中毕业生多了,厂里的人事岗位少了,甚至被景副厂长冻结了。 就算是找了关系,那也是去当工人,这多不合适啊。 所以现在厂里要单独招录三百五十个高中毕业生进行带岗培训,这些人都高兴坏了,大食堂边吃饭边乐呢。 大食堂那边说的是工人子女就业的乐,小食堂这边说的就是干部自己就业的乐了。 一下子开了这么多工厂,那得需要多少干部调过去管理啊。 厂里机关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岗位少,每年来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严重挤压着厂里这些干部的发展。 上面管事的人岁数不大,下面等着的人岁数可都不小了。 但凡有个外放的岗位机关里面都是抢着去,想的就是干几年,有了成绩再回来。 即便是回不来,那在外面也是个干部,总比在厂里机关当办事员的强。 所以小食堂里干部们关心的是,联合企业车间主任、管理处处长,造船厂、工业生产基地的管理处处长、车间主任职务人选。 饭还没吃上几口呢,传出来的消息吓了他们一跳。…. 这一次的干部选用工作定的很奇葩,自愿报名,单人单项,谠组部和人事处审核任职资格,厂领导面试考察的方式。 谠组部考察他们还听说过,竞争上岗他们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小食堂都要炸了,一个个的不吃饭,咬着筷子都在讨论这件事。 张国祁端着饭盒进来的时候就见着这些人在说这个,他也没咋理会。 李怀德已经跟他谈过了,他这个年纪,再往外面去拼搏就不大合适了。 以前的事就不说了,毕竟都过去了,李怀德答应他,只要把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做好,时机成熟过后就帮他提副厂级。 这里李怀德还重点讲到了轧钢厂会在他的手上提级,到时候的副厂级和现在的又不是一回事了。 张国祁当然愿意等,就算是五年也合适啊,他可没想过能重新杀回轧钢厂干部管理序列的。 这得多亏了……自己的坚韧果敢,命不该绝! 在窗口打了饭,上到二楼找了李主任的包间,今天有领导不在家,包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主任” 张国祁笑着打了个招呼,端着饭盒便在李怀德的招呼下进了包间。 “怎么才来啊?” 李怀德一边吃着饭,一边问了一句,平时也不是张国祁陪着他一起吃饭的,只是偶尔。 他倒是善于关心和照顾下属的,对下面的人很有和善的一面。 张国祁放下手里的饭盒,一边坐下一边解释道:“刚忙完,忘了看时间了”。 将饭盒摆好,拿着筷子吃了两口菜,没话找话地说道:“主任,上午会可开的时间可够长啊”。 说完眼神示意了门外轻声道:“楼下都在议论呢”。 “是嘛~” 李怀德笑了笑,问道:“都在议论什么?” “我就进来时顺便听了一耳朵” 张国祁先习惯地把自己摘出去了,这才解释道:“说那几个项目的人事问题呗,这几天大家都在关心这个”。 其实他大可不必这样的,办公室主任,跟领导应该是一条心的,有事说事,没必要把自己跟领导隔的这么清楚。 真把自己当白莲花了,一点尘埃都不染,然后又跟领导这里叭叭叭的,领导怎么看你? 说白了,他还是没有转换身份,没有习惯做办公室主任的工作。 李怀德倒是很理解他,手底下就这么几个能打的,李学武是能文能武,偏偏要做业务,往文的上面发展。 而张国祁呢,本身就是文的,却偏偏要干武的活儿,真是一个人一个活法。 “关心是正常的,不关心才要出问题了” 李怀德吃饭是很有品的,细嚼慢咽,很怕不长寿,也怕没了身份。 张国祁就不管那个了,边吃着饭,边跟李怀德说道:“是是是,关心才代表大家有上进心嘛~” 说完这句,看着李怀德点头,他又迟疑着说道:“就是啊,我听他们传,怎么都说是李学武主持的会议呢?”…. 李怀德的脸色倏然一冷,瞥了张国祁一眼,没说话,放下手里的筷子喝起了汤。 “唉~人红是非多啊~” 张国祁似是好心地叹了一口气,随后又说道:“这几天我就经常听人家说,说这个李学武行事越来越霸道了,一回来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插手业务工作,哪哪都有他,好像轧钢厂没了他都不行了似的”。 李怀德看了张国祁一眼,看着他说的这么解气,心想,这话八成是他自己的心里话吧。 李学武回来后是开始插手业务工作了,可这也是他允许的,李学武表现的也足够好,对他也足够尊重。 在人事问题上充分尊重他的意见,甚至可以说是谨慎也不为过。 李学武只对保卫处内部的岗位调整发言,却是从来不过问其他单位的人事问题,包括他推动的,或者间接推动的项目。 人事和财务通通不插手,甚至把自己部门的项目拿出来贡献给全厂的事业。 能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