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 一家人 (第5/5页)
/br> “好~好~” 吴老师点着头,同意了李学武的话,又有些为难地问道:“我能跟他联系吗?” “信件是可以的” 李学武认真地说道:“您的信件会以电波的形式发去港城,如有私密信件,十月份可能有一次机会,但不一定能成功”。 “不用,只要能联系就行了” 吴老师摇了摇头,道:“没有什么私密的,我得让他知道我现在的状态,他是一个比较冲动的人,怕他做傻事”。 “理解” 李学武交代道:“您可以把写好的信附上留言,通过咱们的财务渠道送出去,地址就写通讯站,他会受到的”。 “同时,他的回信也会通过这一渠道回到这里,您注意查收就可以了”。 财务账本和协议文件会由沈国栋从这边收走送去赵雅芳那里,如果有吴老师的信,他可以顺便带去山上。 把这些交代清楚了,李学武笑着站起身,对着吴老师说道:“您休息吧,好消息难掩激动,不要伤了身体”。 吴老师点点头,送了李学武出门,再次道了一声谢。 李学武笑着示意了楼上,去跟黄干喝茶扯淡了。 等再下楼的时候也没见大哥学文回来,可能要到中午了。 他可没法等中午去,在大哥的宿舍里留了字条,便去了麦庆兰父母那边。 同吴老师所住的宿舍格局一样,麦庆兰父母的屋里只多了一张单人床罢了。 李学武进屋的时候见着他们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四个人正对坐在床上说着话。 “李领导……” “可不兴这么叫啊~” 麦父刚一开口就被李学武拦住了,笑着示意了老彪子那边道:“我们是盟兄弟,您叫我学武就成,我得叫您老叔”。 “您请坐” 麦母同麦父一样,都是很客气,可能是劫后余生的感激,也可能是心有余悸的胆寒。 吓破胆的人都这样,也许他们看见了同事们的疯狂和苦难,又想到了自己的幸运和万一。 对李学武的了解他们也只是通过自身感受到的,以及闺女来的这两次告知到的。 他们是很意外的,意外李学武这样的人会来帮忙,意外闺女认识了这么有能力的对象,或者说是爱人。 而这女婿的能力表现在把他们解救出来后便扔进了监所。 他们不生气,反而很感激,这里太安全了,高墙电网,还有轻重机枪把守,万无一失了。 那个孽徒就算是再有能力,还能来这里迫害他们? 笑谈! 在这里睡的每一晚都比在家睡的踏实,内心无比的有安全感。 而这次闺女同仅见过两面的女婿前来告诉他们要离开了,这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的惊慌。 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安全吗? 女婿的那位朋友不是也把家人安排在了这边吗? 为什么要挪他们离开,是不是出事了? 当父母的哪里能感受不到女儿的心情,谁的闺女不是宝啊。 看着女婿满脸横rou,一身匪气的模样,就知道闺女是个什么心情了。 定是为了救护他们才做了牺牲的,而牺牲的是女儿的感情幸福。 他们既内疚又无奈,如若有能力回天,又何必让自己闺女为了自己两口子牺牲这么多。 内心接受了现实,倒是这个女婿接触下来的感官好了一些。 为人豪爽、热情、直率,又有些大大咧咧,看着不是读书人,却有着读书人没有的爽利。 在这个时候麦父倒是看透了一些东西,这样的姑爷如果对自己闺女好,那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 看闺女的样子是没有受委屈和欺负的,她以前的衣服啥样的他们都清楚,现在穿的比以前还要精致,显然姑爷家底丰足。 这是最好的结果了,至少对他们来说是这样的。 李学武进门后由着老彪子给介绍了,笑着同麦父说了第一次见面的事,道了一声时间紧迫,手段特殊,但请见谅。 麦父见这位李干部面相凶狠,却又有着和善与威严的上位者气度,身高体壮,倒是跟自己女婿不是一个类型的人。 从救自己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上就能看得出,这是有权势的年轻人,以后自己夫妻二人也是要依仗对方的照顾呢。 尤其是进门后的两句寒暄,直接带出了女婿的关系,意思就是不用感谢,全是他女婿的面子。 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事没见过,什么灾没遇到过,两人已经想通了,明悟了。 在谈及稍后的安排时,李学武主动问了两人的技艺和门派。 “实在是抱歉,有些唐突了” 李学武客气着说道:“我是个门外汉,根本不懂京剧,但我有两个朋友是从小学这个的,她们跟我说是青衣,不知二位老师方不方便带教”。 麦父看了麦母一眼,微微皱眉地问道:“敢问李领导,您的这两位朋友年岁几何,师从何人呢?” “一位年方二八,另一位还要长一岁” 李学武介绍道:“她们是从小跟师父学艺的,但前段时间师门变故,两人便流落街头,断了师从,我这边有处俱乐部,可以安排个文化研究的处所”。 “这样啊……” 麦父迟疑着说道:“不是我们推辞,是怕力有不逮,您看这样可否,带教之事等我们见了您的两位朋友再定如何”。 “当然可以,应有之义” 李学武笑着说道:“这件事不忙,先安排了您二老去俱乐部那边安顿才好,也给彪子和庆兰小两口照顾您二老的方便”。 “这……” 麦父犹豫着问道:“是不是给您添麻烦了?” “没有,都是一家人” 李学武笑着示意了麦庆兰说道:“我是彪子的大哥,庆兰是我弟妹,您就是我老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照顾你们是应该的”。 说完又解释道:“说起带教之事,也是考虑到您二老的条件了,以后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学生跟着你们学习呢”。 “是好事,是好事” 麦父看向麦母放心地点了点头道:“传授曲艺,义不容辞,更何况我们就这么些能耐了,一定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