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知人,善用 (第3/5页)
是有的,但仍需坚持学习。 就冲保卫科那位年轻科长的动作,纪监这边还得锻炼。 周瑶打了人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更没在意身后那些领导的目光,她接到的命令是保证张国祁顺利地被带到纪监那边接受调查。 如果路上发生了不顺利的事怎么办? 先试试用嘴说,说不通的就用拳头,拳头不管用就用腰上的枪。 保卫处办事风格一向很硬朗,绝对不拖泥带水,说动手都是带队的先动手。 这叫给手底下人打个样! 当初李学武带队伍的时候也是以好动手而闻名的,现在他是处长了,是大干部了,得养望了,不能随便动手了。 但保卫处好动手的风格保留了下来,算是一种传承吧。 张国祁被扶了起来,由纪监的两个办事员夹带着往楼梯口走,前后各有一名保卫科的专案组成员。 周瑶就跟在后面,眼神紧盯着张国祁,要是再有什么意外,她不保证会用点手段。 李怀德就站在那里看着张国祁被带走,脸上阴沉的可怕。 待走廊没了声音,也不理会身旁的三人,直接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杨元松看了身旁两人一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迈步往楼下去了。 一场骤然而起的风波直接席卷了整个轧钢厂机关。 大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两个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干部,王敬章沉冤未雪,张国祁深陷囹圄。 从各办公室出来的众人对视一眼,不知道该是讽刺还是感慨。 这个结果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一胜一负是自然的。 可现在王敬章输了,身死道消,张国祁赢了,办公室主任的升迁路半道而折。 那这场活动到底是谁赢了,谁输了?—— 津门行因为上午张国祁被纪检带走,好像也被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 原本要一同去的办公室副主任敖雨华被临时撤换了下来,由谠委办主任汪宗丽顶替。 管委会主任、副厂长李怀德、纪监副书记、保卫处书记、副处长李学武,谠委办主任汪宗丽,办公室科员栗海洋等七人,乘坐快车前往津门。 之所以选择乘坐火车,而不是开车去,是因为火车更舒适,也更快速。 至于在津门的用车需要就不用担心了,办公室那边早就安排车辆提前过去了。 贸易项目管理处的同志早就前去津门为接下来的三天工作做准备。 领导的时间总是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在赶路上,更不能浪费在其他闲务上。 所以,当众人赶到京城火车站的时候,直接被安排去了贵宾候车室。 栗海洋由火车站的一名同志带着去了售票厅拿了电话订购的车票,再回来的时候看见李主任正在同车站这边的领导说笑着。 一上午的阴霾稍稍打开了一些,栗海洋知道,领导不会同京城火车站这边的人掉脸子的。 虽然是强颜欢笑,可也总算是笑了,知道张主任出了事,领导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发火,他吓的腿都要打颤了。 出来的时候尽管小心再小心,还是忘了带领导的戒烟药,被李主任眼神盯的他心肝都要跳出来了。 好在是李副书记过来跟领导搭话,说起了厂里的安排,这才算是折了过去。 他刚才取票的工夫借着车站值班室的电话打给了津门那边,要他们尽快去药房买到领导用的那种戒烟药,保证他们一下火车就能拿到。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用心办事,领导总不至于怪罪了。 订票电话是办公室那边打的,说了是轧钢厂的李主任带人出差去津门。 京城火车站正在跟轧钢厂搞合作项目,知道他出差,这边的领导自然是要来送送的。 也正好趁着这个时间说说正在建设中的货站,同时对方也想确定轧钢厂下一步的贸易计划。 车站的领导还是很有能力的,来了不光是客气,还要谈业务。 李学武不能让李怀德现了丑,所以他坐在了李怀德的身边,很会挑时机地把业务相关的话题接了过来。 贸易项目中同京城火车站合作的货物中转站占地面积是不小的,轧钢厂出人出钱,京城火车站出地皮出建筑,双方是强强联合。 熟悉铁路系统的人都知道,他们手里攥着很多地皮和地上仓库,有接收的,也有后来建设的。 合作搞的这个货物中转站并不是京城火车站最大的货站,却是铁路干部们比较在意的一个合作。 很简单,其他货站业务都是给单位干的,而同轧钢厂合作的这个却是给他们自己,给京城站职工们干的。 轧钢厂搞的贸易项目被定义的很严格,就是轧钢厂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互通有无。 严格按照政策上的要求执行交换标准,没有进行任何纯粹意义上的倒卖行为。 所以,京城站的人很在意这个项目,他们补足了轧钢厂贸易项目中缺少的运输能力,轧钢厂给对方提供贸易项目中的获利。 当然了,这其中的利润主要是以提供贸易商品来实现的,京城站可不是为了赚钱才搞这个的。 以前京城站也从其他单位搞一些福利商品,毕竟很多单位都需要运输的支持嘛。 但后勤的压力很大,这种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对的,是犯错误的。 现在有了更合规的,更丰富的选择,他们当然是要放弃原来的福利品获取办法。 以合作的形式,避免了车皮调度的违规行为,更加方便地在贸易项目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商品。 重要的是,合作开展货物中转站业务是会盈利的,产生的利润都换成福利商品,那车站职工以后的福利就不用担心不充足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是人在做事,就一定有办法吃到嘴里。 轧钢厂做的贸易项目都是合规的,那京城火车站的合作也是合规的,双方是站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探讨合作,增进友谊的。 别的不说,就是轧钢厂的调度工作环境比以前好了一百倍,以前难要到的任务外车皮现在要多少有多少。 通勤列车的挂载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钢城到京城的通勤可以实现一周两次,甚至是三次了。 让职工乘坐火车并报销,哪有自己搞个车皮免费挂载来的舒服啊,有重要的外出活动还可以挂上专用列车箱,舒服的很。 这次的行程很短,如果是去南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