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246章 先进经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先进经验 (第3/5页)

 倒不是说软地毯适合跳舞,而是适合抱在一起跳,你扶着我,我扶着你,不凑近了容易摔跟头。

    所以啊,还是津门人会玩啊!

    这样的场所在京城基本上都关闭了,除非像海产公司这样的内部的,供小部分人使用的才得以保留。

    而在这样场所跳舞的,男的也不再是热爱舞蹈的青年,女的也不是绽放青春的花朵。

    不可能是买票或者以工人身份进来的,只能是……

    李学武猜想的没错,他们刚刚在休息区坐下,茶还没喝上两口呢,便看见十多个姑娘穿着白色的裙子走了进来。

    虽然换了衣服,但李学武还是认出了给自己倒撒酒的那位姑娘。

    而那位姑娘也在李学武的目光注视下大方地走到他的身坐了下来。

    只能是服务员了,这个年代的招待所、管理处、对外办事处,甚至是文工团,都有这种跳舞任务的。

    甭想歪了,理论上来说,什么事都不会发生,这个年代的交际舞很正式,就是一种社交活动。

    上面也跳,甚至是工作到半夜后去跳一阵,参加舞会的对象主要是K、Z和H的舞蹈演员和乐队。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Z和H的不让去了,只保留了K的人。

    李学武也是听李怀德闲聊的时候说过一嘴,具体的不太清楚,毕竟他现在可进不到丰Z园西北的春耦斋里去。

    没有昏暗的灯光,歌曲也是积极向上的,大家就是借着散酒劲的时间活动活动。

    李学武同那位叫白玲的服务员跳了一首曲子,随后便坐在沙发上休息了。

    女同志的人数是多于男同志的,这种情况只能在这种场合出现了。

    白玲见李学武不跳了,便也坐在他身边偷懒,同时也听他同张副总谈着津门的风土人情。

    可能是对这个大高个,凶猛又儒雅的男人比较好奇,白玲的目光一直在李学武的身上。

    谈话的时候李学武笑她也笑,李学武认真了她也收了笑容。

    李学武倒是没注意她,萍水相逢,这种关系他可不沾,他朋友圈可是很简单的。

    再有,她倒的那杯酒有没有张长明的关系还说不好,这种心思多的姑娘还是离远点好。

    李怀德和韩庆伟都是喜欢艺术的人,除了中间休息了十分钟,基本上跳了整场。

    两个人的肚子都不算小陪他们跳舞可是个技术活儿。

    李怀德还好,韩庆伟的舞姿有些滑稽。

    他的身材短小,偏偏又喜欢找大个的女同志跳,步子跟不上的时候容易连步。

    李学武估计,如果不是身份的差距掩盖了现场的事实,大家这会儿该笑了。

    在舞厅这边没玩多长时间,十点前就散了,李怀德虽然喝了不少酒,但理智还在,没做什么出格的事。

    不过在告别海产公司众人后,回楼上房间走在走廊的时候,李怀德轻声对李学武说道:“这个活动不错,回头咱们有了自己的对外招待所也可以借鉴一下这里先进经验”。

    李学武心中好笑,没想到跳舞还跳出个先进经验来了。

    他嘴上答应着,说等去羊城考察后再议,到时候可以深度挖掘,重点开发嘛。

    跟李怀德扯了两句闲蛋,回到房间后再次舒服地泡了一个热水澡。

    这次没事情要办了,足足泡了快一个小时。

    自己用房间里的暖瓶泡了一杯热茶,坐在窗边的藤编沙发上,望着窗外的夜景和月光,吹着不知什么时候变的温柔了的夜风放空大脑,放松神经。

    一顿饭下来,比特么枪毙十个人都累!——

    周五的行程安排的很紧,却是进行的很顺利。

    上午,海产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柳林陪同着李怀德和汪宗丽去看了海产品分销市场,看了库房和再加工工厂。

    而在海产总公司,由张长明主持接待了以李学武为代表的轧钢厂一行考察人员。

    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下开展了贸易磋商,以及深度合作的具体事项。

    座谈会议定了包括贸易项目内几个大类的产品贸易条件,项目外的商品贸易方案。

    最重要的是敲定了接下来的五年,营城造船厂在津门的主要销售渠道和贸易方向。

    津门海产承诺,三年内将提供不少于两百艘两百吨级以上的渔船订单,五年内将提供不少于五十艘五百吨级的渔船订单。

    同时津门海产在考察判定营城造船厂的建造能力和资格后,将提供五艘五百吨级的冷冻运输船订单,以及三艘一千吨级的货运轮船。

    协定条件是营城造船厂保证按时开工,按时完工,按照订单要求制造船舶。

    同时,轧钢厂保证津门海产在贸易项目中的合作地位,保证其公司代理销售的船舶交付数量不少于津门办事处对外销售的50%。

    也就是说,营城造船厂产出的渔船,只要在津门本地销售,卖十艘,其中就得有海产总公司的五艘。

    海产总公司把持着津门渔业的收购和销售,他们要保证海产总公司所属的捕捞船队和关系船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

    李学武能谈下一半的条件还是造船厂本身的优势所在,津门现在太需要渔船了。

    当然了,订单谈下来,未来五年内营城造船厂就不愁没有工可以开了。

    不过这不是轧钢厂收购营城造船厂的目标,一年一万四千吨出头的工作量可完全达不到营城造船厂的正产潜力。

    如果说造一艘一万四千吨的巨轮,那一年估计忙不完,但要说都是五百吨的渔船和货船,那就可以实现了。

    造船不是越大越简单,吨位的提升代表着技术要求量的翻倍提升。

    这就是李学武给营城造船厂提供的发展思路,先可着小的来,慢慢就能造大的了。

    造船其实跟造车是一回事儿,营城造船厂也不是自己生产发动机,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只要你想要的重工业就一定都能找得到。

    重型柴油发动机都是跟一七厂那边采购,专用的船舶柴油发动机。

    李学武对造船工业实在是不懂,估计现在徐斯年也是满头雾水呢。

    跟张长明谈完也到了中午饭的时间,韩庆伟叫了公司里在家的领导,同回来的李怀德等人又吃了顿稍微简单些的中午饭。

    李学武估计韩庆伟的再次出现,可能跟上午的谈判结果有关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