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泪水会洗清一切 (第6/6页)
到轧钢厂的大家庭中来,深深地被这种发展速度所震撼到了。 相比于炼钢厂的再创业,造船厂对炼钢厂和轧钢厂的工业依赖程度更高。 刚刚的会议上李主任也提到了,计划中转移的产业优先选择造船工业和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其次考虑五金工业生产和其他工业产业。 从京城轧钢厂输送轧钢产品,和从钢城向营城造船厂输送,节省的不仅仅是运费。 营城和钢城离的很近,交通运输方便,工业一体化发展对营城造船厂来说也是个大好事。 中午饭的讨论主题就是这种发展和展望前景目标。 饭桌上,李学武主动邀请了董文学和徐斯年回京过中秋节。 是厂里同志的团聚,也是家人的团聚。 徐斯年先拒绝的,看李怀德在桌上,提到了刚才的讲话,说对未来充满了干劲儿。 要把李主任的讲话精神和会议指示尽快带回造船厂,一天都不想耽误。 李学武看着他表态,很是满意地笑了,这老小子终于想通了,知道怎么忽悠领导了。 而董文学在徐斯年表态后也是主动拒绝了这份邀请,他讲到了李主任对炼钢厂的要求。 炼钢厂的工业一体化工作不仅仅关系到轧钢厂未来的发展,还牵扯着造船厂的发展节奏。 所以他代表炼钢厂全体班子成员,决定将这项工作要抓紧落实,尽快完成轧钢厂历史性的任务。 今年的中秋他们没办法回京城了,但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炼钢厂完成任务的喜报回京汇报工作。 李怀德在饭桌上点了董文学,说这话提气,可也要真抓实干,做出成绩。 杨叔兴在董文学的示意下,紧跟着表态,表示炼钢厂全体同志坚决跟着李主任的旗帜走,讲大局,讲发展,讲安全,坚决以发展为目标,全力奔向工业一体化的未来。 李怀德对他的发言特别的满意,这就是他想看到的炼钢厂正治生态。 随着地位的提高,结构的稳固,他再看轧钢厂的组织生态结构时目光已经放长远了很多。 作为管委会一把手的他来说,选谁作为工作目标都无所谓,他只看结果,不再关心过程。 李怀德知道,董文学在炼钢厂的工作有着李学武坚定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杨叔兴主动靠向自己,就说明董文学是在努力做工作的,也听得进去他的意见。 在前往调度车间的路上,李怀德主动叫了董文学上车一起说话。 到站台上候车的时候,两人依旧在聊着,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要交代似的。 火车轰鸣,承载着归途的旅人,也带回了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 周六下午上车,周日早上八点多下车。 正因为是周日,所以众人一出站台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就算是有工作,那也得等周一再说了。 韩建昆开车来接的李学武,先由着他和韩建昆把从钢城带回来的东西装上车。 李学武同李怀德打了声招呼,这才回了车上。 李怀德也有车来接,不过离开的方向看着不是出厂区的,应该是去招待所了。 当然了,大早上的,不可能是去找刘岚的,很有可能是去了解情况的。 李学武就不信,他敢离开轧钢厂,离开京城,而在这边没有布置。 这人搞业务水平不高,搞人的水平可不低。 说杨凤山输的有点冤,可要说杨元松,那是一点都不冤。 起先李怀德也很畏惧杨元松,本以为对方是比杨凤山还要难搞的人物。 没想到摆平了杨凤山,再看杨元松,这么的稀松拉胯,不堪一击。 不过就算是战略上看不起,但在战术上他是一点都不给对方留死灰复燃的余地。 李学武估计,张国祁这颗棋子要发挥出他最后的余温了。 海运仓一号院,别墅。 顾宁现在肚子起来了,跟医院那边也上不了手术台,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 科室主任倒是个伶俐人,主动找她做了个产前检查,下了一个医嘱:胎位不正,居家休养。 至于胎位到底正不正,顾宁自己心里清楚。 可主任说不正,不让她上班,那就是不正了。 所以从这周起,顾宁开始休病假了,就像大嫂一样。 李学武到家的时候顾宁刚吃了早饭,在院子里遛弯儿呢。 李姝大魔王拎着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棍子,呜呜渣渣地隔着栅栏在吓唬院子里那两只走地鸡。 听见车动静,她还没想着好些天不着家的亲爹回来了。 等见着李学武进院是那个高兴啊,晃晃悠悠地跑了过来。 因为别墅的地势高,从房门口到院门口是个漫水斜坡。 大人走是能感觉出来,可不算啥事。 但李姝从里面往外跑,却是刹不住车了,越跑越快,兴奋的小脸都变得惊慌了起来。 终于,在距离叭叭还剩两步远的时候她给叭叭表演了个前扑的标准动作。 可能是跑着的时候吓着了,也可能是摔疼了,等李学武去扶她的时候,登时就哭了出来。 “呜呜~” “呜呜哇~” 你扶我就扶我,你笑什么呀! 坏叭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