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276章 两岸三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6章 两岸三地 (第3/5页)

/br>
    夜里,路上就能看到一辆辆运菜的卡车。

    白天,街上会冒出一座座「白菜山」,接着便出现一条条买白菜的「长龙」……

    大白菜的销售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透露着「特殊」地位。

    「城乡协作、公私并举、人人动手、户户存菜」是贮存大白菜的核心口号。

    细看,公私并举一词,就说明它有多特殊了。

    你说就光老百姓储存大白菜?

    其实机关、工厂、学校、饮食业甚至连街道办也要贮存大白菜。

    为啥冬储的时候大白菜只要3分钱一公斤?

    不是产量多,也不是这个时候的白菜价格便宜。

    李学武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打开的报纸上就有答案:

    冬贮大白菜卖到3分钱左右一公斤的时候,地头上的收购价大约是2分钱一公斤。

    摊进流通环节的各项费用,实际上每公斤大白菜的成本大约要在1角1分钱左右。

    这其间的差价,全部由京城财政来负担。

    所以这个时候,京城市民都有一种印象:现在卖的3分钱一斤的大白菜是给了补贴的。

    要是错过了,一来是零买费事儿,二来得花几倍十几倍的价钱。

    城市工人容易嘛!

    咱可就挣这俩钱啊!

    在这个少有其它蔬菜替代的年代里,倒座房去年没有准备足够的白菜,靠着「议价菜」度过了一整个冬天,算起来可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今年夏天的时候老彪子还在心疼地叨咕这件事,说入了秋,说啥都得干他几千斤,储存起来慢慢吃。

    李学武家里人口不算少了,秦京茹在这边吃饭,老太太如果暂时不回去的话,那就是五口人吃饭。

    几百公斤是正常的量,因为大白菜还带着水分呢,买回

    来得晒太阳,晒好了才好保存。

    吃的时候还得扒去外面的烂菜叶,剩下的足够吃就不错了。

    当然了,今年山上有所准备,倒座房的餐桌上不会很孤单。

    这几家亲近的,李学武都打算让沈国栋给送一些过去。

    大白菜都能在城里买,这个不用送,谁家都买的起,买的着。

    可山上种的胡萝卜、圆白菜、土豆子、大萝卜等等蔬菜就不一定有人能使劲买了。

    这个时候送礼真没那么多讲究,真要是给人家送去一袋子土豆,能把女主人乐的开了花。

    让谁吃一冬天的大白菜也受不了啊,有花样换着吃,谁都乐意。

    李学武有准备,就没想着让秦京茹瞎忙活,还主动问了她家的准备。

    秦京茹刚结婚,还真没跟婆婆谈到这个,今天说起来,还是李学武昨天晚上跟老太太念叨的。

    李家买白菜早一些是想着腌制酸菜,这手艺李学武不会,都是老太太和母亲cao作的。

    时间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麻烦的很。

    尤其是今年人口多了,酸菜腌少了还不够吃。

    大酱都可着几大缸的做,更何况是酸菜了。

    「跟你家老太太说,让建昆少买些白菜,回头让国栋给你家送些别的菜」

    「嗨~家里能吃多少」

    秦京茹摆摆手说道:「我在这边吃的多,他在厂里吃的多,就我婆婆一个人在家,快别让国栋哥麻烦了」。

    「那就少送一些,尝尝鲜」

    李学武没在意地翻看着报纸,给别人家送蔬菜,怎么也不能少了她家。

    从哪边论都不是外人,只要两口子尽心尽力,他倒是不心疼这些东西。

    「对了,煤也该买了」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报纸,抬起头看了秦京茹一眼,问道:「咱家得买多少煤才够用?」

    他也是习惯性地问了这么一句,还不等秦京茹回答,自顾自地说道:「去年烧了多少来着?」

    「得多买呢」

    秦京茹提醒道:「这是楼房,跟平房还不一样,暖气的炉子不能断了火」。

    「再有,小宁姐年里生孩子,温度不够孩子也受不了」。

    「嗯嗯,你说的对」

    李学武点了点头,皱眉想着这件事。

    其实四九城的煤跟大白菜、大萝卜等过冬蔬菜都一样,是有匹配额度的。

    每年入冬前,每个企业都要根据职工上报的数量,统一组织采购分配大白菜、萝卜、大葱、土豆等过冬蔬菜。

    而有的大企业还会采购分配过冬煤炭。

    轧钢厂是大工厂,早就开始蔬菜和煤炭采购工作了。

    不过家里人口多的,或者需求多的就不一定够,毕竟是厂里统一买的。

    有怕没菜吃的,厂里报了数,回头自己家里也得上街买。

    煤炭也是一样,不过分配的也不是块儿煤,而是摇的煤球。

    怎么说呢,这煤球并不全是煤,是复合产品,烧起来有点呛鼻子。

    它是煤沫子、碎煤,加上有胶质的黄土摇出来的,像摇元宵一样。

    后世又改良成了蜂窝圆饼状,增加了氧气接触面积,便于燃烧,叫蜂窝煤。

    反正啊,都不纯,掺了黄土你觉得它能烧得过块儿煤嘛。

    李学武原本还真没想到这些,听她这么一说,今年的燃料煤还真得用点心了。

    四九城能用块煤的单位不老少,轧钢厂就是用煤大户。

    但李学武不准备去轧钢厂掏噔,没得让人说道什么。

    红星村那边倒是有个小煤矿,以前村里用煤都是去那边自己掏。

    当然了,产量有点低,也正是因为产量低才被放弃的,不然村里还捡不着这个便宜呢。

    工业开采是不值得的,可若是自己用倒也足够。

    六团当初选择那里作为驻地也是有原因的。

    最起码煤炭供应很充足,基本上实现了燃料自由。

    李学武心里记下了这件事,回头儿得让沈国栋去山上搞一车煤下来。

    冷着自己没关系,冻着家里人就不值当的了。

    房子大了,生活费也就高,无论什么时候,别墅洋房都不是一般人能住的起的。

    在后世,就算你是中产,给你套别墅你也住不起。

    各种费用摞一块儿,都快赶上你几个月的工资了,你舍得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