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309章 老李变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老李变了~ (第3/6页)

>
    废话,大晚上的干嘛来了~

    当然要吃人!

    ……

    「还凉嘛?」

    「凉」

    「凉也不捂了,明早你还有事要做呢」

    张松英站起身,绕到梳妆台拢了自己的长发。

    「你且多注意些影响,我瞅那日商不是好东西」

    「尤其是那桃谷什么的」

    她双手在整理头发,拧了身子对李学武提醒道:「一看就不是正经女人」。

    「嗯,我知道了」

    李学武的声音很坚定:「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最正经了」。

    「信你个鬼~」

    张松英叮嘱完还不忘嗔他一句:「那天谈判我都看见了,那个女人老是围着你转」

    「还李先生~李先生的~」

    张松英撅了撅嘴,不满地说道:「那娇声娇气的,我都学不上来」。

    「呵呵~」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她,道:「不叫李先生叫什么?」

    「鬼砸那边的称呼跟咱们的理解有些不一样的」

    「比如西田健一,他想跟我合作,又想跟我维持比较善意的私人关系,我们又不熟,所以称桑」

    「而他和中村秀二之间明显是老相识了,私人关系更密切,所以称君」

    「不过这个君也有另外用法,可以称呼亲近的女性」

    李学武笑着给她普及自己一知半解的常识,也不管说的对不对,先装哔再说。

    「那先生呢?」

    张松英噘嘴嗔道:「我看她都叫出……叫出那种意味了~」

    「可能是职业因素吧」

    李学武平躺在了床上,解释道:「对尊敬的人,私人关系不是亲近的就叫先生」。

    「那她是什么职业?」

    张松英收拾好了自己,坐在了床边,看着李学武问道:「年纪轻轻的,怎么服务一个男领导?」

    「嗯,外面跟咱们不一样」

    李学武抬高了枕头,看着张松英解释道:「外面的企业文案秘书工作多是交给较为柔弱的女性来执行,她们心思细腻,工作认真」。

    「嗯,这一点咱们就不一样」

    张松英点了点头,道:「咱们都是讲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的」。

    李学武当然不会给她讲发展变革中,国情需要女性走进车间这种深层次的问题。

    他怕这娘们哪天说走了嘴,再惹了什么麻烦。

    「嗯,咱们比较先进」

    李学武点头道:「越是标签化的职业,越是存在不平等,所以女性从事秘书工作时,会被附加其他定义」。

    「就比如那个桃谷?」

    张松英睁大了眼睛,诧异地看着李学武问道:「她要跟那个西田……那个?」

    「这我哪知道~」

    李学武笑着说道:「不过外面是企业独立负责制,私人企业,人家自己说了算,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真下作~」

    张松英撇了撇嘴,道:「怪不得咱们的企业都改成组织管理的了,是比他们的要先进」。

    「嗯」

    李学武还能说什么,现在只能这么说,也只能这么认为。

    思想环境固定化,对于其他影响因素是具有排他性的。

    在个体接触异地文化时,会自我纠正和修复,这一过程在开放思想的目光下会显得比较固执、古板,甚至是另类。

    但在他们的世界里,这就是正确的,原则的。

    也许是李老师的言传身教颇有功效,第二天上午,李学武在驻地接待来访的日商代表时,张松英再看见桃谷小姐就没有表现的那么敌意了。

    「李桑,您好」

    「你好,西田先生」

    李学武同西田握了握手,又笑着招呼了一同而来的中村秀二和二宫和也等人。

    今天日商再次来访,主要还是谈合作的细节。

    上次他们把代理协议和贸易协议带回去仔细审查,这一次双方就其中有异议的条款进行磋商谈判。

    因为李学武下周就要回京,基本上今天就得把协议的内容定下来。

    再见面就是京城了,他们要去参会,顺便参观和考察钢城的产业基地,同时完成签约。

    李学武压着合同不签,主要还是考虑到日商的身份,以及他们正在谈的那个协定。

    这跟港商的处理方式不同,港商那边可以通过东方商贸进行运作,所以提前签了。

    而在协定贸易的框架下,轧钢厂要跟日商谈补偿贸易,怎么都得缓一缓。

    时间上不是问题,问题是后续的贸易影响,很复杂。

    上面的批文确定,轧钢厂这边才能从贸易部拿到补偿贸易的手续,进而开展出口经营。

    到那个时候双方才能依照批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以及其他代理经销权的协议。

    日方也需要在这之前把代理押金交付到港城东方时代银行的账上。

    轧钢厂这边按照生产和技术需要,同他们协调需要哪些设备和支持。

    基建完成后,设备进厂调试,基本上就能开展生产活动了。

    最麻烦的其实不是建设和生产,而是前期的谈判和利益划定。

    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可也有各自的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