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老李变了~ (第5/6页)
售卖。
这些商品不在生产计划内,不需要任何票据,自然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 那这个时代特殊的产物有没有 ? 不能这么问,应该说多不多。 参观过交易会之后你就知道多不多了,你会发现内地见不到,用不着,甚至是不会用、没见过的好东西。 裘皮大衣、抽纱刺绣、各种像外星来客一样用途不明的小家电……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交易会上的展品虽然看着让人眼馋,但和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 外向型企业大多看不上内销市场。 一流产品出口、二流产品内销也成了「潜规则」。 李学武提出要搞的电子工业产业集群,其实就是外向型企业。 那食品工业的几个工厂是不是? 当然也是,内地暂时还消费不起这种高端商品。 以茅台酒为例,出厂价摆在供销社里你看有人买吗? 那未来为什么要翻倍去抢,这就是消费能力。 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解决生活质量问题。 所以现在李学武给轧钢厂定的发展理论也是这样。 解决不了尖端的科研技术,那就先跟外面对接生产力,总得有一样是在手里的。 先解决用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 日商代表对于李学武的态度也从讨论的最开始质疑,到慢慢理解,越往后谈判速度越快。 互相都清楚对方的诉求方向了,纠缠的无非就是盈亏平衡点。 景玉农带着运算团队,在华清的支持下,把这个点计算的很透明了。 李学武在谈判的时候当然不会把底线交出去,不仅加了五个点作为谈判基础,还附加了一些苛刻的条件。 最后日商以其他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代采作为条件,让李学武在谈判桌上做出了让步。 五个点只保留下来三个点,附加条件也减少了一半。 这在轧钢厂谈判团队心中已经是大胜利了,可李学武依旧是惋惜。 如果不是西田健一和中村秀二主动提出代为采购先进汽车和冶金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李学武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平衡点是透明的,可李学武的身份坐在这里跟他们谈,怎么不得值三个点啊。 再加上其他附加因素,他真想啃下五个点来。 他都想过了,这五个点争取下来,至少能给厂里再添十几栋住宅楼。 可惜了,这些条件应该是对方早就调查和准备好了的,就为了留在后面杀他的价的。 知道轧钢厂在搞汽车生产工艺,炼钢厂在做冶金工业变革,所以准备了这么一手。 你说外部限制?技术封锁? 别看小鬼咂是丑国的干儿子,可他们没少干坑爹的事。 什么技术和设备是他们不敢卖的啊,只要有利可图,这些商人连……嗯,不说了。 没看西田健一不断给桃谷绘里香使眼色嘛,为了拿下李学武,他都要搞小动作了。 可惜了,张松英的任务完成了,就剩下最后的素材整理,材料筹备都有办公室在做,她不用出去跑了。 所以一边做着服务工作,一边监督日商里的这个小裱砸。 在送他们离开的时候,西田健一有意委托桃谷小姐作为联络代表,组建办事处,留在京城工作。 李学武充分地表示了欢迎,但不拒绝、不反对、不负责的态度表现的很是清晰。 当送走一脸微笑的西田健一等人,张松英再次撅了撅嘴,低声说道:「她不冤,活该~」 李学武看了看她,笑道:「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那我只能为难你了」 张松英挑眉道:「下午没事吧 ?一起逛交易会去啊?」 「哎~怎么能说是逛呢~」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在张松英愣愣的目光中点道:「那叫考察!」 ----------------- 下午,李学武被张松英拉着「考察」了交易会,又看又买的。 这娘们花起钱来跟钱有仇似的,看啥好都想买。 张松英说了,在京城买啥都要票,还买不到这里的好东西。 她攒了好几个月的工资,要在这里全部消费掉。 看了扁豆、芦花、稻草绳,还有来自番禺、萝岗、增城、从化的柑橘橙子。 西关各大制造厂生产的丝绸,来自佛山的纸伞、阳江的漆器、东莞的榄雕等特产。 不管有用没用,只要是她看对了眼的,都想着要买。 除非是大件的拿不动了,或者被李学武劝住了的,否则她都要。 这个时候还有卖相思鸟、鸳鸯、画眉、金钱龟的。 赛琳娜给他的销售数据上,李学武就记得这玩意都是以万只为单位销售的。 张松英看见这玩意儿是活物,还可爱,就想着给李姝买,李学武死活没答应。 且不说千里迢迢带这些玩意回去有多费劲,一进家门,家里人问都买啥了,你咋回答? 我买了个鸟? 我买了个乌龟?? 李顺虽然不在家,可刘茵就不会动手打人了是吧?! 再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