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过分! (第5/6页)
v id='gc2' class='gcontent2'> 一旦去了会议室,那就是正式的会议了,要做记录的,这是组织程序。 今天李学武提出的问题,大家在办公室里讨论还可以,在会议室是不可以的。 包括对卫三团的训练和定位,是需要报备申请的。 当然了,掌握更多的作战技能,主动要求增项,上面是不会卡脖子的。 李学武今天提了这件事,主要还是未来船厂技术引进后的应用。 不可能白白的帮意大利人造了船,做代工。 得把技术吃进去,还得琢磨一下内销的问题。 李学武有考虑过内河巡查、应急保障、渔船游船等等,要说量大,还得是部队应用和采购。 这玩意儿其实吃透了技术,生产成本并不高。 如果真的高到离谱,海子公园里怎么可能用它当游乐船。 公园里天天碰撞都不怕,就说明这玩意有一定的适应极限。 让卫三团不仅仅具有陆地作战能力,还要有水上应急的能力,未来还要有空投作战能力,这是全天候卫戍的使命和目标。 你看齐耀武在这挑三拣四的,当他不想要? 首先是李学武拿出了模型,不等于现在就能提供成品。 其次,团里正在磨合期,战斗力恢复还得一段时间。 最后就是卫三团的未来发展计划,他现在心里也打鼓,不敢真的照李学武说的那么想。 这件事在齐耀武心里一直翻滚着,琢磨着,会议开完了,他拉着李学武又说了好一会。 现在卫三团一营是特种侦查,二营是火力支援,三营是摩托化步兵,四营是电子放空,五营是工化。 他准备在负责勤务保障的六营实验一下这个想法。 哪怕是从其他营抽调一部分人员参与这个任务。 李学武没有现场应他,倒是就着会议上谈到的电子工业说了说四营的事。 技术反馈,是企业与防务最直接的联系,齐耀武死乞白赖地留着李学武在卫三团,就是要的这个。 刚才会议上,李学武提到了轧钢厂的技术引进项目,到时候会安排技术总结会,讨论转向的问题。 卫三团具有电子研发和实验的能力嘛? 当然没有,别说团一级,就是再往上,再往上,再往上也没有啊。 这是代工电子技术,属于产业执行末端了,想要搞研究,吃技术,只能倒推。 不倒退行不行? 行,放弃自主研发呗,永远吃生产的红利。 可李学武深知技术自主的重要性,现在代工生产,是为了未来生产自己研发的产品而积蓄力量。 当前最稳定的研发方向就是吃透外面的技术,贴合电子作战武器和系统的研发,安全很高。 李学武要在轧钢厂搞技术研发,借助了华清的力量,还要培养属于轧钢厂的人才。 无论怎么搞,安全是第一位的。 怎么保障研究所的安全呢? 套娃,疯狂的套娃。 只要研究项目涉及到了保密方向,那在轧钢厂,李学武就能执行封闭管理和特殊管理。 谁敢过问? 既保护了科研人员,又保护了当前的技术成果。 实验室在搞的项目就一定真的能成吗? 怎么可能,所有项目都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十几年如一日都有可能的。 保密项目成不成功无所谓,不耽误期间「幸运」地研究出了其他成果。 轧钢厂,卫三团,乃至是关联到的其 他单位,都有意抱在一起取暖。 人多力量大,人多了也好办事。 轧钢厂从华清接收了那么多人,一直没出事,靠的还不是这种复杂关系嘛。 李学武是在充分的利用手里的关系,给这件事套上一个合理的外壳。 ----------------- 从卫三团里出来,李学武直奔轧钢厂。 今天的会议依旧多,工作也很多,说不定这会儿办公室里就有人在等着自己了。 果然,人还没进办公室呢,桌上的电话铃声就在响了。 给坐在办公室里等着汇报工作的干部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稍等一下,他先接起了电话。 电话是栗海洋打过来的,李主任在开会,叮嘱他等着李学武,一回来就提醒关于六国饭店改造的事。 李学武答应了下来,挂断电话,这才看向等着自己的几人。 「在羊城,意外结识了几位外商,他们有来京城做商业旅行的打算」 李学武解释道:「李主任已经跟上面申请了,要做接待工作,地点就在六国饭店」。 「可饭店那边在用着呢」 冯行可接了李学武扔过来的香烟提醒了一句,随后借了工程副组长郎镇南的火点着了。 「这我知道」 李学武发了烟,也给自己点着了,沙发那边没位置了,就坐在了办公椅子上。 扔了手里的打火机,吐了一口烟皱眉道:「进步师生那边有信了吗?什么时候走?」 「请神容易送神难」 管委办主任丁自贵微微扬了扬脖子,道:「且走不了呢,说是要等下次接见」。 「我滴妈呀~」 李学武苦笑道:「别不是赖在咱们这了,好吃好喝的供着,真当劳动食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