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跟我说话客气点 (第3/5页)
个解释。 刚才自己又是客气,又是解释的,费了这么多口舌,你要是不用我,早说好不好。 他当然不会说出自己被耍了的抱怨话语,因为这在商业谈判中没有任何作用。 可程开元说了,他就势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如果李学武不能给他一个很满意的解释,他不介意发动自己的关系,把这件事晒开来讲一讲道理。 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本应该是双方的问题,现在成了三方。 程副主任对李副主任表达了不满,造成了轧钢厂一方的分裂。 屋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学武的身上,真似是千夫所指,压力骤增。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瞥了满脸怒气的程开元一眼,眼皮一抹哒,冷声道:“程副主任,工业贸易生产项目是直接对李主任负责的,您要听,先跟李主任打声招呼为好”。 就这么一句,差点把程开元噎死,脸色都成了猪肝样。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有外人在场,还是他的“娘家人”,李学武真是一巴掌把他呼在了墙上。 李学武没等他开口斥责,已经转头看向了周必先,道:“我现在跟你讲一下,为啥要听你的解释” “因为我想给你,给第一机械厂,给咱们自己的机械工业一个机会” 他微微昂了昂头,道:“就算是我们跟意商签署了技术和设备引进协议,可我依旧希望你们能拿出比他们更完美的技术解决方案” “事实证明,是你们自己不行” 李学武很是直白地讲道:“连我这个外行都能挑的出来毛病,你觉得自己做的方案很完美了是嘛?” “您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的方案达标,轧钢厂还可以舍弃外商的方案?” 周必先很是冷漠地将手里的那份文件撂在了桌子上,表达着自己对这个解释的不满意。 “当然,你觉得这意商白给我们的技术轧钢厂真的很稀罕?”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他一眼,很是认真地讲道:“我们宁愿用钱去买!” “我不信” 周必先微微摇头,先入为主地认为李学武就是在耍他,报复他的“不礼貌”。 “信不信由你” 李学武摊了摊手,道:“我只告诉你一件事,这个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就是标价免费的那个”。 周必先眼神微微一动,这一次倒是没有反驳李学武,可还是盯着李学武,想听听他怎么说。 李学武讲道:“引进这些技术和设备,我们是要用其他方案来还这部分债的,可以说是亏本的” “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我们还是赚的” “用时间来换空间” 李学武点了点桌上的刚才周必先放下的文件道:“你如果能做得出来,我就敢跟意商叫板,合作代工的费用至少翻十倍!” “十倍,知道多少钱吗?” 周必先这一次沉默了,迟疑了,目光思索,显然是听进去李学武的话了。 “很遗憾” 李学武撇了撇嘴,道:“今天你并没有叫我满意” “轧钢厂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汽车工业的崛起,等不起你们这种慢悠悠的发展速度”。 “我再给你讲一个特别现实的问题” 李学武手指虚点了点他,道:“就你这个心态,如果全国的机械工业体系都是如此,那我这辈子恐怕都用不上国产机械了” “你以为我是高兴的?不,是悲哀” 李学武就这么直白地对周必先说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你的目光太短浅了,仅仅能看到眼巴前这块地皮,稍远一点都不愿费力气抬头,去努力” “还屠龙技,今天我这条大龙摆在你面前,你有能耐吃得下嘛!?” 周必先的脸色渐渐的严肃了起来,看向李学武的眼神也逐渐复杂。 李学武现在说的话绝对没有私人怨愤,更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他听得出来全是对自己刚才那个工作态度的不满。 “这么告诉你,今天这个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不抓住,以后就且等着后悔去吧” 说着话,李学武站起身,拿了笔记本和文件就要转身离开。 周必先看着李学武会同了秘书已经走到门口了,突然站起身问道:“李副主任,可以谈谈技术引进吗?” ----------------- “你这算什么?一鱼多吃,空手套白狼?” 临近下班之前,邝玉生在办公室里堵住了李学武,两人也是好长时间没有坐在一起扯闲蛋了。 知道李学武工作忙,会议多,他自己也是一样,所以赶着下班点,都别耽误了。 这会儿外面的天色早就黑了,下午那场会议也早就偃旗息鼓。 可会议之后的风波却是在全厂机关传播开了。 关于外商技术介入轧钢厂汽车工业的话题不算是最火的。 大家比较八卦的是李副主任在会议上直接硬怼程副主任,他们看热闹可不嫌事大,俩人打一块才好呢。 跟机关职工关注重点不同,机关干部比较关心李副主任牵头,巧妙的以技术引进,工程机械工艺共享的名义,同机械厂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 这里面包括技术维护、改进和设备的安装、仿制等等。 而在这几条生产线之外,除了直接技术引进和设备引进的项目,其他工业生产流水线项目也都交给了第一机械厂来负责设计。 当然了,吃了轧钢厂的技术和工艺,后面那些项目的谈判对方自然嘴软了。 具体合作协议的财务数据如何他们自然还没看到,可听说是以极低的价格签下来的,这一点大家比较关注。 不是他们为轧钢厂又省了一笔钱而高兴,而是看到了贸易项目工业的崛起。 小成本,大发展,代表了以李怀德为核心,以李学武这样年轻干部带头奋进的管理队伍的战斗力。 不要小看了这种影响力,这恰恰是李怀德所在意的,所需要的。 只有不断创造奇迹,用这种以小博大的工作成绩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才是干群基础快速稳固的法宝。 什么叫正治站位啊,什么叫核心思想啊,可不就是在这种绝对的影响力下的产物嘛。 为什么轧钢厂的人都把李学武当厂领导看待,为什么丁自贵等人要来找他汇报工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