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333章 假大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假大夫 (第2/5页)



    因为都是一家人,所以关起门来说的话就真挚了些。

    周政全先起头,讲起了他在机关遇到的情况,以及昨晚收到的消息。

    在座的都不是一般人,昨晚的新闻都有听到,自然不会迷茫。

    所以就周政全起的话题,大家都将自己的问题和情况讲了一下。

    王小琴最后汇总了一下,就重点问题和工作同大家进行了讨论研究。

    她和李学武的情况特殊,工作关系已经转进了卫戍部门,跟地方强力部门不沾关系了。

    但是在工作中,所应对的形势变化是共通的,都很迷茫,都很困难。

    李学武听的时候多,说的时候少,但该说的时候是一定要说的。

    比如王小琴在提到大学习活动对文体活动的影响力时,李学武就讲到:该严肃的要严肃对待,该活泼的要紧扣主题思想。

    在座的都是成年人,都是经受过组织培养和实战训练的专业干部,他讲的话一点水分都没有,更没有什么思想关系。

    不难理解的,不是叫他们随波逐流,更不是麻木不仁,而是在独立思想上的进化和自主。

    当你改变不了大环境的时候,就得适应环境,在波云诡谲的历史进程中努力翻起一朵浪花。

    可能是他的讲话太过于现实,也太过于直接,甚至是冰冷的,让会议出现了短暂的宁静。

    随后周政全就李学武的讲话发散思维引述了组织上面的一系列观点进行分析。

    这屋里的人真没一个是幼稚的,尤其是对当前危险形势,更没有人抱有幻想和期待。

    怎么应对危机,怎么处理个人情况,成了会议的主题。

    大家都说了一些危险的话,放在外面必然要引起轰动的。

    可关着的门,成了他们聚在一起完成自救的防火墙。

    尤其是对于即将面临危机的会员们,在申请帮助和指导的时候,大家又能做出什么样的对策。

    魔都出的事,在所有人的头顶敲响了警钟,危险离他们并不是很遥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前段时间上面的变动就引起了多个强力部门的震动,这一次魔都的风波也必然要影响到京城。

    王小琴等人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全国都……

    会议一直开到了上午十一点,从会议室里出来,大家的脸上多少都带着严肃。

    没有昔日的玩笑声,黄干也没再呼朋唤友的去玩台球,有的只是隐藏起来,却又忍不住外放的严肃神情。

    “哎,学武”

    走下台阶,王小琴还不忘提醒李学武道:“记得周二到团里开会啊”。

    “记得了”

    李学武摆了摆手便往出走,他得回家接顾宁去四合院吃饭,这会儿他爸应该是到家了的。

    左杰在学习会的时候帮忙做记录来着,这会儿跟着李学武一起往出走。

    他是去吃饭,正好跟李学武一路,能送到停车场。

    “你是不是有事跟我说?”

    李学武看了身边走着的左杰,挑眉问了一句,随后说道:“有话赶紧说啊,我回家有事”。

    “没啥事,就是上次那个~”

    左杰犹豫着笑了笑,挺不好意思的,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您说”。

    “没事就甭说了”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问道:“身体没事了吧?”

    “早没事了”

    他倒也不是吹牛皮,死拉硬,年轻人恢复的特别快,踹两脚,打几拳跟玩似的。

    左杰主动来找李学武说话,还是年轻人的脸小,上次给李学武惹了麻烦,在心里总觉得不好意思。

    这也就是年轻啊,要是老油条,要么登门感谢拉关系,要么曲线救国送礼品,反正不会等这么长时间腼腆的来领导眼巴前说对不起和谢谢。

    李学武挺理解年轻人的,他就是这么过来的,谁还没有个青涩时候呢。

    想当初,他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干的蠢事比左杰还不如呢。

    跟领导一起培训只顾着听课,跟领导外出他走前面,跟领导参加饭局只记得吃……

    遇到好领导还不跟他一般见识,真有那个小心眼的,给他穿的小鞋差点没挤兑死他。

    对于左杰的人品他是亲自考验过的,这次的打架事件也不怨他,所以并没有怪罪什么。

    倒是他勇敢地站在了女孩子们的身前挺让李学武认同的,所以走着走着就把胳膊搭他肩膀上了。

    对年轻后辈,李学武很少表现出这么关照的动作,而对左杰,很显然的是看好他。

    一路上给他讲了许多做事和做人的道理,临上车前还叮嘱左杰,没事少出去转悠,多看看书。

    这边是有个小型阅览室的,也算是俱乐部的情报室。

    别把情报二字看得那么紧张和严肃,这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不是姬卫东和余大儒他们专用的。

    很多高校的阅览室都有这样的部门,意思也是收集学术研究成功和前沿科技资料的意思。

    更多的意思按照各不相同的功能所限,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俱乐部的会员多是文人出身,别看他们一个个的都在强力部门工作,可要论看书,一个比一个痴。

    李学武的阅读量就很少,主要是他没时间,全靠晚上回家陪媳妇儿的时候看。

    可他书房里的那些书,他都已经有计划的在看了。

    年轻人,尤其是对自己未来有着严格要求和规划的,真的要保证自己的阅读量。

    经典名着,科学探索,地理风物,但凡开卷,必有所获。

    考验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学,是否能胜任领导岗位,拉他到台上讲他最熟悉的工作,十分钟就吭吭唧唧的重复前面的话了,必然是不愿意看书的。

    似是李学武这般在台上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那定然是有绝对阅读量的。

    这倒不是说阅读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深度,反而是影响一个人的广度。

    李学武劝左杰看书,那是因为在他这个年纪其实是学习的最好时光。

    没有家庭琐事,没有工作缠身,少一点谈情说爱,多一点给书籍,必不会亏了他的。

    有人要说了,李学文看的书够多,时间够长,顾宁看的书够多,时间够长,他们上台也能口若悬河吗?

    这得分怎么个情况,拿大哥学文来说,你真当他讲不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