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好尴尬啊~ (第4/5页)
动开口提到了父亲的工作:“山上的暖棚支起来了吧?” “嗯” 李顺也由着儿子的思路整理了情绪,缓缓点头道:“下霜之前就烧了,跟菜棚子一起搞的”。 这件事还是李学武跟齐耀武提起的,当初在矿洞里搞无光蔬菜有了经验,今年正合适挖暖棚搞反季节蔬菜。 相比于在矿洞里种植,暖棚的可选性就更多了。 不仅仅是中医院的药材培育项目需要,山上的训练场和驻地也需要。 垦区先要实现自给自足,再实现创收增利,卫三团这后娘养的,没办法跟亲儿子比,可也不能自甘堕落了。 李学武去卫三团的时间少了,可对那边的关心并没有少。 山上的蔬菜大棚区建设由他做主,通过训练场和回收站进行了投资建设,中医院因为有项目,也是投了本钱的。 卫三团动用垦力在秋天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大棚区建设。 山上并不缺少燃料,那处小煤窑真借上劲了。 缺少的砖头是红星村砖窑烧得,缺少的水泥和玻璃,以及大棚塑料这些物资是山下购买的。 多方协调,共同努力才有了山上的那一点成果,今年如果种植得当,喜获丰收,那明年更要加大力度开发垦区的。 卫三团大部分人力都在山上驻扎,训练强度很高,持续性的对城市作战以及反恐、反劫持等训练科目的深入研究,加大了队伍对后勤的压力。 齐耀武一边能看到队伍的快速成长,一边愁着后勤的消耗,可以说是又当爹又当妈。 好在是卫三团的爹多妈也多,包括从地方合并改变进去的王小琴和李学武都是有能耐的。 尤其是李学武的父亲还在山上,很多项目李学武都是从第一视角、第一手资料去做计划的。 听着父亲讲了许多山上的事,与训练场和卫三团反馈过来的信息相论证,李学武算是补了近期忙没上山做调研的作业。 “得跟您商量一下” 李学武挪着椅子凑近了父亲,轻声开口道:“您也知道,轧钢厂、卫三团等几个单位与中医院合作的医药项目正在展开”
“还有个情况您也许不知道,轧钢厂与港城五丰行将要合作在京投建三个食品加工厂” “这是个大的合作框架,内容包括但并不限于食品相关的” 李学武看着父亲的眼睛,很是认真地说道:“港城的市场,包括外销市场是个很大的机遇”。 “你们厂怎么这么激进?” 李顺微微皱眉看着儿子,道:“步子迈的这么大,也不怕扯了蛋?” 他想的是,钢铁厂本身是重工业企业,这怎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开始搞食品工业了。 山上的项目他是了解的,就不说了,食品厂要是罐头这样的也无所谓,虽然有前期的合作铺垫,但骤然加入的港企还是给了李顺一个惊讶。 李顺担心的是在目前大的形势下,对外面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儿子所说的合作也并不是以中医院为主要基础和目标了。 他是老实本分的,身为中医院的人,在山上拿着中医院的支持做项目,自然要为自己的单位着想。 从儿子的话语中他是不难理解的,轧钢厂是要借助港商资本,立足京城建厂,展望海外市场了。 如果说中医药能走出国门,畅销海外在后世是一种荣耀的话,在目前来说就李顺本人而言,却是没什么可光荣的。 国人尚且用不及这一福利,怎么能为了更大的利益,而优先供给海外市场呢。 “你们是怎么想的?” 李顺虽然喝了酒,可脑子清醒着,看着儿子追问道:“你们要干什么?” “我说是为了赚钱,您也觉得我太功利了” 李学武看着父亲,认真地说道:“可我要说是为了中医药的未来,您会不会觉得我找借口诓骗于您?” “有话就说,遮掩什么?” 李顺打量了儿子一眼,点头道:“我相信你”。 就这么一句,李学武的心里算是有了底,嘴里开始给父亲做着解释。 轧钢厂这边关联着卫三团、中医院等单位,那边于五丰行合作搞流水线式制药厂,看似是资本逐利,可也是对市场的一种占有。 李学武在给父亲的解释中着重提到了中医的未来,包括中药的未来,还是拿西医来做对比。 李顺也是认真地听着儿子的离经叛道,并没有出言打断。 就像他刚刚对儿子的回答,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傻子,更不是疯子。 当前的中医地位与西医并无两样,但从上个世纪西医进入内地以来,其所表现出来的治疗先进性已经在改变世人的观念了。 就拿开膛破肚来说,古时也有这种医疗手段,可到近现代中医很少使用了。 西医对这些手段的突破是中医无法企及的。 在西医推广上,更有人不遗余力的鼓吹和推崇,这诚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也给中医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戊戌六君子梁先生当初可是用生命来维护西医的。 他的肾没毛病,就史料查勘,仅仅是细菌在作祟,中医可解,抗生素也可解。 真说起来,动刀的那位可是协和一把刀,医术高超之辈,真怨不得人家,全是最初的诊断出了问题。 梁先生看见自己的肾光滑无病变,面对学生的义愤填膺是怎么做的? 不要登报,不要控诉,免得刚刚进入国内的西医夭折于他。 李顺是家传医术,父亲曾经也是坐堂的大夫,家里尚有一块匾额,证明曾经的辉煌。 他对于西医的理解是进入医院后真正接触了病例,面对儿子的担忧,他是有切身体会的。 所以当李学武逆向思维,从市场化逆推中医药的未来,不得不让李顺点头。 “建厂是标,传承是本” 李学武轻声说道:“世人多逐利,真有一天没了吃饭的碗,又有多少人能塌下心来学中医?” 李顺微微仰头,眉头紧皱不展,嘴里说道:“看得那么远,顾家尚且不及,这份担子颇重,你也不是医者,又何必自讨苦吃”。 “我是追名逐利之徒,哪里看得见苦” 李学武笑了笑,没在意父亲话里的担忧,嘴里犹自辩解道:“真要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中药,那也算是我的一个小小成绩了”。 李顺看了儿子一眼,脸上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