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354章 人前显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4章 人前显贵 (第5/5页)

后写在训练大纲里的。

    李学武提出,特种侦查大队要适应更广泛的作战任务,击杀单独个体已经不纯粹是大队战士要面临的挑战。

    未来一定会出现挟持人质或者具备更危险系数的目标,就算是完成击杀,也不敢保证对方不会有反射动作。

    所以,击杀不是目的,目的是有限制条件的击杀。

    这一条实施起来,要比单纯的击杀困难了无数倍。

    参谋组绞尽脑汁,从资料里调取了特别多的实战案例来进行参考研究,事实证明,目标被击杀过后,是有能力完成破坏目的的。

    所以李学武所提出的,卫戍保卫工作首先要以绝对安全为主的建议是正确的。

    而在今天现场,李学武看到的是有距离限制、有时间限制、有靶位目标限制、有射击姿势限制的考核项目。

    二十米外双人头人质挟持靶,考核目标颜色标记顺序是错乱的,而侦查大队战士要分别采用站、蹲、卧三种姿势,在十五秒内正确打掉五个危险分子靶位才算是合格。

    除此之外,还有中远距离精确射击考核,六十米,以及两百米。

    远距离射击使用的武器正是轻兵所提供的66-6式狙击步枪。

    按照训练要求,其实两百米并不能算是远距离射击,但在特种侦查大队的训练大纲上,有效射击才是被认定的射击距离。

    还是绝对安全原则,两百米之内,要绝对保证射击精度,打彩色钢线。

    钢线上面固定,下面坠着铃铛,打不折,但有脆响。

    以现在的武器精度来说,设立这种考核项目,尤其是在汇报表演上,就很明确的代表是在装哔了。

    齐耀武当着卫戍区的干部面前安排这样的射击考核,就是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实力。

    李学武是没在台上,当然看不见那些领导的神色。

    不过从台上发出的一道道命令上来看,齐耀武这个哔装的无疑是成功了的。

    只听见射击靶场一阵阵枪声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铃铛的脆响,望远镜里看得更加真切。

    固定的钢线好打,可铃铛晃动之后,那射击难度可是成倍增长的。

    李学武就听台上响起一阵热烈的讨论声,便笑着放下望远镜,知道成了。

    随后特种侦查大队分男女队伍分别实战表演了以一个班为作战单元的团队专业化建设成果。

    分别向来访领导展示了单元团队的驾驶、突击、狙击、通信、救护以及重火力实施打击的能力。

    在表演过程中分别用到了现有的五六式步枪、66-6式狙击步枪等武器,以及轻型作战车辆和特种作战车辆等装备。

    这种新型的作战方式和能力着实是给来访的卫戍领导一个惊喜。

    尤其是看到一人多能,一车多用,一队多环境适应能力的展示。

    特种侦查大队表演不是无目标作战,而是代入导演组设定好的演习场景。

    而导演组设定的作战场景是由来访领导亲自从十几份国内遭遇过的典型危险案例中挑选出来的。

    卫三团此举无疑是把今天的实战演习逼格无限的抬高了,也让随访的其他卫戍区团干部觉得齐耀武不当人子,卷出天际了。

    真要是这么干下去,其他卫戍兄弟单位不也得向卫三团看齐了?

    别的且不说,就是那远距离精准射击的步枪上哪掏噔去?!

    还有!还有!特种侦查大队身上带着的那种装具又是哪里搞到的?

    看着基础材料像是帆布的,可上面的五金配件和挂载配件又不是他们能一看就能懂的。

    所以一边骂着齐耀武可恶,一边又要努力学习,好研究一下这种方便作战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坐在这里观看的都不是外行,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也不是没有作秀的表演汇报,他们见的多了,尤其是在卫戍区,更是多见。

    但是在卫三团这里,今天的表演内容绝对不是花拳绣腿,那股子杀气和战斗能力他们坐的这么远都能感受得到。

    带队领导一直在问齐耀武问题,齐耀武也是一边给领导做着解说,一边暗藏私货,夸了自己队伍的先进性,也夸了轻兵所提供的武器和装备先进性。

    所有人都明白了,敢情是齐耀武抱上大粗腿了,不知道从哪搞来的关系,先用上好枪了。

    当然了,领导自然看的更加透彻,问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人员素质和训练技法。

    这里齐耀武就得实话实说了,卫三团是老队伍八一六团裁撤一半的老战士,同地方队伍东城治安大队合改编而组成的新队伍。

    所吸收的治安大队虽然刚刚成立三个多月,但其人员素质超高,均是初中毕业以上学历。

    这种人员补充一下子就拉高了新队伍卫三团的整体文化素质。

    尤其是从地方上来的政委和正治教导员均有高水平文化素质,在内部开设班级文化提升教学活动,持续拉升整体文化指标。

    特别提到的是与地方民兵队伍联合建设工作,讲到了轧钢厂的训练场,也讲到了专业人才和训练参谋等先进人才建设工作。

    卫戍领导听后沉默了好半晌都没有表态,最后才说出具体原因,那就是不可能所有的队伍都有卫三团的幸运。

    确实是这样的,就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齐耀武也承认这一点,卫三团的起点是很高的。

    能这么快的实现新武器、新战法磨合训练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干部素质和战士的素质条件满足。

    李学武并没有看完所有表演,仅仅是跟轻兵所带队过来的李正风等人聊了聊,便赶回轧钢厂了。

    卫三团今天已经很成功了,无论是专业队伍建设,还是武器使用开发,今此一役,绝对能在领导心中大放异彩。

    他更愿意做雪中送炭的及时雨,不愿意做锦上添花的招人烦。

    即便是所有人都承认,卫三团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支持。

    但李学武就是不想让人说出来,因为说出来的话会被遗忘,放在心上的话才能永恒。

    今天这种人前显贵的事多请同样辛苦了的同志们出头,他们要在这个系统中发展,更需要这样的机会。

    而李学武本身放在这边的精力就少,稍微有点成就,不愿意让别人说出闲话来。

    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在?

    不在!

    不在?

    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