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案子更复杂了 (第3/5页)
“但是现在她死在了金鱼池,她去金鱼池干什么?!” “要坐火车离开,那她骑过头了啊!” “嗯,这是个关键点” 郑富华皱眉点头道:“如果按照这一猜想往下追查的话,那她从王府井分开后单独行动时开始计算,到金鱼池这段距离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这个时代的制度和管理是有缺陷的,一方面是没有电子办公,无痕迹可以追溯,另一方面是没有监控可以按人头调查。 所以就会出现案宗上所显示的,信用社的会计和出纳是一个人,供销社的出纳可以一个人拿了货款现金然后去逛街。 李学武特别考虑到是否有人会钻这里面的空子,所以对案宗资料上的环境调查看得很仔细。 尤其是本案的关键点,那伍万元钱,到底是怎么消失不见的。 信用社的管理环境调查显示,信用社的建立和制度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解放初期到五八年,这段时间是信用社普遍建立和大发展时期。 当时,根据上面组织要推行合作化政策的指示,在全国广大农村推行“三大合作”即: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 虽然当时的信用社是由小农经济发展起来的,规模比较小,管理水平低,但我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由此起步。 第二阶段是五八年到现在,这段时间是信用社经历管理波折和调整时期。 此时,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在特殊的方针和特殊政策的影响下,都有所变动。 尤其是信用合作事业首当其冲,变动最大。 特别是今年,农村信用社的端口管理已经交给公社和大队了,职权和人事制度上的管理很不规范。 因为同在合作社体系内,所以供销社的货物资金有一部分是在信用社存管的。 李学武看着资料上的管理漏洞是既纠结又特么无奈。 不用很奇怪,这个年代很多管理制度不规范,全靠自觉和道德品质来约束。 你还别说,除了个别特殊的案件,这种道德约束力还挺高的,甚至比法律都高。 你看后世管理模式就懂了,为啥说全是血的教训总结出来一堆看似傻瓜的cao作制度,其实是落后的制度规范制定模式决定的。 出了事才特么知道堵漏洞,损失不大堵的也不全面,好像故意留个口子在这给那些大聪明犯罪用的。 你就说会计和出纳能不能是一个人来兼任,出纳能不能带着公款出去逛街,这个问题九十年代末都没有长教训。 听赖山川汇报结束,李学武合上了手里的材料,看向赖山川问道:“有没有找到死者的自行车?” “什么?” 赖山川被他问的一愣,随即看向桌子边上坐着的刑事组负责人。 “找过了,案发时在找张淑琴的时候就调查过死者是如何失踪的,有关注过自行车”。 刑事组负责人皱眉道:“但查无所获,就像跟死者一起消失了一般”。 “当时我们也在想,是不是沿途丢弃了,或者藏在了哪” 他有些疑惑地讲道:“从昨天发现死者以后,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是不是在金鱼池里”。 “有结果吗?” 郑富华微微扬了扬头,道:“昨天金鱼池那边留人了吧?” “有,有留人值班” 治安组负责人点头接话道:“我们有安排人布控监视,昨晚确实有人偷偷上冰,未发现有所收获”。 “不要大意” 郑富华微微皱眉道:“要防备二次藏匿,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就是发现了线索,担心有人监视,进行标记藏匿” 赖山川给治安组负责人解释道:“郑局的意思是要在不打草惊蛇的基础上,确保监视他们的可疑行为”。 “这个……” 治安组的负责人迟疑道:“白天还好说,这到了夜晚有月光的时候也看不太清楚啊”。 “如果赶上没月亮,只能靠人力布控监督了,没别的办法”。 “不行,有人监视,这一招就不灵了” 郑富华皱眉敲了敲桌子,把目光放在了李学武的身上。 李学武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说道:“这儿离卫三团驻地这么近,您一个电话的事嘛”。 “我打电话,哪里有直接找你方便啊” 郑富华给治安组负责人指了指李学武,示意道:“跟李团求借个红外线夜视仪,那玩意儿兴许管用”。 “李团……” 治安组负责人站起身要给李学武敬礼,却是被对方抬手给打断了。 李学武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说话,点了点头,道:“等下会了我打电话,你去拿”。 “那玩意儿我用过,好家伙,光是电池就有29斤,背着累的慌”。 “装枪上跟特么探照灯似的,我们都是拆下来用,大的目标比如坦克啥的一公里能看得见” 李学武给对方解释道:“你们要是照人,三百米是极限,我估计得抵近监视,一百米左右合适些”。 “有就比没有强!” 治安组负责人咧嘴笑道:“这‘夜视眼’总比我们的眼睛管用,大不了弄个地窨子钻进去监视着,就是冷了点”。 “想想办法,克服一下” 赖山川点头道:“暂时先这么着,看看具体情况再说”。 郑富华和李学武所说的红外线夜视仪不是什么高科技,二次战的时候德意志人就在用了。 咱们自己现在用的是从抗援时候缴获战利品仿制出来的,五八年就被吉城光机所研制成功了。 李学武的作用第一次在案件中得到了体现,虽然不是关键节点,可还是让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里带上了尊敬。 “说说案子吧” 郑富华对着李学武问道:“你怎么看?” “我还是觉得可疑点很多” 李学武微微摇头,道:“从现在的材料和结果来看,张淑琴他杀是确定了的,诱因很可能就是这笔钱”。 “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拿了她的身份证明,在各地写信迷惑你们的视线”。 “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