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张角  (第2/3页)
无功而返。    “你这样一味……”    张角的后半句已经被粗暴的雷电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淹没了,不过,那只是与地面的碰撞而已,当中并没有受到其他媒介的阻碍。    还未容许U对于这堵无形的墙壁做进一步思考,落雷犹如雨点一般不断的攻势使得自己不得不处于被动的防御阶段。    张角仍旧站在原地,微闭双眼享受着这场战斗。这虽然不会激起U的怒火中烧,其从容不迫的态度着实也扰乱了自己的呼吸节奏。    ——落雷的速度很快,当中没有夹杂任何停顿。    凭借现在的反射细胞,U对于成功闪避这些快节奏的落雷有绝对的自信,甚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自己竟然可以做到一边思考问题一边闪躲的地步。    就比如说,思考张角周围的防护圈究竟是……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U的注意力突然转移到了另外一片领域,这不是因为他对于之前问题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而是毫无间隙的连续攻击让他突然窥视到了张角的内心。    ——为什么之前他会选择长时间的咏唱?    ——而现在他却舍弃咏唱,追求高频率的一波攻势?    ——假如说咏唱时间和威力是成正比的话……    猜想,一个大胆的猜想,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U必须用自己的身体来证明结论的正确与否。    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当张角意识到U用身体硬生生接下了一次雷击的时候,他犹如噩梦惊醒一般突然睁开了眼睛,注视着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与此同时,落雷的攻势也停止了。    ——如我所料。    U差点得意地笑出声来。在他看来,战斗的双方,胜负的关键就在于战斗的节奏。尤其是在了解对方节奏的情况下,不寻常的节奏变化其实也是代表对方的心态有了巨大的变化。    张角舍弃咏唱而采用无限落雷攻势并不是因为这样的速度会令人窒息,而恰恰代表他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结束战斗的意图。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丧失了信心,哪怕只是多一秒的时间,自己也会愈发感觉到绝望和失败的悬崖近在眼前。    也就是说,这场战斗,张角一开始就败了,因为他胆怯了。    至于他为什么会胆怯,U也在接下来的1秒不到的时间之内想明白了。    “白天的事情令你印象深刻……”    尽管U将音量几乎控制到了最小,已经全身心投入战斗的张角依然在一片喧嚣的干扰之下听得清清楚楚。    张角知道,早上见到的一切肯定就是敌人的王牌,只要敌人没有使用这个王牌,即便是先前积累再大的优势,也有可能成为南柯一梦。    但是,他的担心实际有点多余,因为U对于早上发生的一切,直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那个拯救了刘备的能力真的是自己发动的吗?    ——即便是自己发动的,那又应该如何再次发动呢?    此时,虽然了解了张角的意图在于速战速决,但假设一直停留在久攻不下的状态,对方必然也会察觉到自己的异样。    ——还没发动吗?    U的预感是正确的,仅仅3分钟之后,这样的质疑声就从张角的心底里浮现出来。    ——他究竟是为了隐藏实力?    ——还是说……    无形的心理战——如果原来天平的两端是U绝对占优的话,此刻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    张角重新闭上了眼睛,已经对视良久的二人再度开始从僵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如果在刚才采取虚张声势的战斗策略,张角必定还会停留在胆怯的漩涡之中。有的时候,动作的本身由于包含了太多的信息,令人手足无措地不明白究竟该隐藏哪些不利的信息,而将对于自身有利的信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U果然还是一个战斗方面的菜鸟,在这个战乱不断的三国时代,没有足够的觉悟是绝对不能踏进这片领域的。不然,迎接你的将会是……    死亡。    没有错,和第一次与张角的战斗一样,U再度预感到了死亡的威胁,他甚至开始为来到这个时代无尽的懊悔起来。    理智在此时显得形同虚设,张角已经在那里默默地站立多达1分之久了。天空的异样换做是任何一人,只要自己的心态还没紊乱,也必定会察觉到。    这种情况,现在不适用于逐渐陷入绝望深渊的U。    让U突然惊醒的是划破天际的一道雷光。整个训练场的上空,正被神秘的气流所笼罩。那断断续续的阵阵轰鸣,和已经筋疲力尽的黄巾起义军们的鼾声夹杂在一起,但是很明显,这当中包含的绝对不仅是庆功宴般的欢畅,更多的是完全看不清未来的惴惴不安。    ——现在可不是……发呆的时候。    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会选择妥协,但只要想到在心底默念的与刘备再次见面的誓约,这种信念支撑着U战战兢兢的身躯,右手紧紧地抓着激光剑的剑柄,等待着以命相搏的那一刻。    就在U幻想着早上的奇迹能够再度重演的那一个时刻,他突然注意到了又一个细节。以头上的不寻常的气流范围来看,尽管已经涵盖了整个训练场,同时也影射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张角自己本身也在攻击范围之内?    ——难道他想同归于尽?    ——不,不可能。    U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同归于尽这种手段的使用需要两个前提:其一,自己获胜毫无希望的情况下。其二,自己也濒死的情况之下。    很显然,张角目前的境况与这两个条件风马牛不相及,他必然会盘算着自己的全身而退,更不会选择以代价交换代价这种冒险的做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    U领悟了这个战场的死角,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进入那个死角了。    就在U找到了战场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