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县试伊始,开门见红  (第2/2页)
的一样,不禁摇一摇头。    对于陈三郎,他自是认识,过去在童子试的考场上,陈三郎都是这般表现,抖得连笔都拿不住,就算勉强抓起,但落笔时写不成字,墨汁溅落下来,污了纸张,一塌糊涂。    “看样子,今岁又得交白卷了……”    小吏想着,也不停顿,走了过去。    “冷静,要冷静……”    陈三郎心里不断对自己说着,想到了某个有用的法子,便闭上眼睛,开始深呼吸。    一下两下三下……    随着吐纳,渐成节奏。这时候他慢慢变得沉静,忘记了身在考场,却仿佛置身于一处空荡的地方,四下无人,唯独自己——    “不同样了……”    “是的,自己已经不同样了……”    心中豁然开朗,忽而睁眼,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与此同时,一颗狂躁的心,静如止水。    他抬头看着牌子,将题目收入眼底,也不急着作文,仍是缓缓进行自我调节。    县试考一个白天,时间颇为充裕,无需着急。    陈三郎就从考篮中取出一张饼,放进嘴里慢慢嚼吃起来,吃着,又端起水罐喝水。    做完这些琐碎事,紧一紧面色,开始闭目想题。    “嗯,有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取此意。”    一会之后,陈三郎面有喜色,提笔醮墨,在纸上奋笔疾书。开头落笔的几个字,笔尖还是有些不稳,字体出现瑕疵,但不要紧,这只是打草稿而已,等写好了,反复推敲检查完毕,再工整抄写一遍即可。    他下笔极快,一篇文章,只用了半个时辰,然后是第二篇。    这一刻,真是文思泉涌。打个粗俗的比喻,就如同憋了好久的一泡尿,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喷涌而出,酣畅淋漓,没有半点迟滞之感。
    感觉真爽!    写好之后,重头检查,逐字逐句推敲。    午时刚到,陈三郎已将两篇做好的文章抄写完毕。    此时考场内的考生们,大都放下了手中笔,取食物出来吃喝。入场考试写文章,精神压力大,殚思极虑,消耗不小,所以中午的时候需要饮食补充,否则饿得肚子咕咕叫,又怎么能考好试?    整一整衣衫,陈三郎忽而拿着考卷走出考舍,走向主座上的贺县令。    这一幕被许多考生所注意到,无不大吃一惊:陈三郎这是要交卷吗?怎么可能?    难道是自知考不得,干脆做光棍,交白卷?    不管怎么想,后一个可能性都是最高的。    但下一刻发生的事情,却让众多考生目瞪口呆,个别的,甚至惊诧得连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上。    就见陈三郎不但交了卷,而且还站立着,准备请贺知县出题面试!    童子试远不如乡试那般正规严格,率先交卷的,可以请求考官进行面试。若是考卷文章做得不错,又面试合格的话,考官便会当场批准过关。    贺县令看着陈三郎,眼眸掠过一丝惊讶。先是看文章,见一个个字写得端正精神,看着让人舒服。别的不说,光是这一笔字,已能够让人产生好感。    “嗯,这文章立意中肯,格式标准,很不错呀!”    半刻钟时间,贺知县看完陈三郎的文章,手持朱笔,点上圈圈,表示认可。    陈三郎趁机开口:“请大人面试。”    贺知县抚须一笑:此子在过去三届童子试中一无是处,今岁却不知怎的,好像换了个人,表现突然卓越起来。看样子,应该是克服了悚场之疾,才能有上佳发挥。    想了想,便开口道:“教之以才,道之以德,足为师矣。”    这就是出对子题了。    陈三郎微一思索:“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可做表焉。”    中规中矩的回答,胜在意思契合,不露破绽。    贺知县又道:“二人土上坐。”    这一个上联听着简单,实则极难,属于拆字联,其中玄机重重。    陈三郎眉头一挑,脑海灵光闪过,答道:“一月日边明。”    贺知县呵呵一笑,赞了一声:“文思敏锐,善。”    提笔在陈三郎的考卷上批注,写了个“可”字:“县试你已被取中,只等公榜,便知名次高低。”    陈三郎心中喜悦:“多谢大人。”    在一道道惊诧莫名的目光注视下,迈步离开考场。    华叔在外面等着,见少爷这么快出来,不由脸色黯然,心想这一次,肯定又考砸了,正寻思着该如何出言安慰,听到陈三郎叫道:“华叔,你到市场买只大公鸡回家。”    “买鸡作甚?”    “我县试过关了,娘亲知道了肯定很高兴,自然要杀鸡祭神。”    “啊!”    华叔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