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00章 捷报频传(求年度作品票) (第1/2页)
*** “陛下,随着钳锅炼钢技术的不断改进,以钳锅加重石所炼出来的硬钢,大量用于钻头,便得车床得以广范使用。[^^][].[][].[] 而随着车床的不断改进,军器监加工枪管的合格率大大提高,不但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而且成本比以前下降了三成半左右,如果是大批量产生,成本应该还能下降一。” 巩昌府衙里,工部右侍郎魏元侃侃而谈,喜形于色,前阵子秦牧下令户部拨七十万龙币,作为生产燧发式步枪的专款,现在南京军器监报来这样的喜讯,这可是大功一件。 秦牧听了也很高兴,虽然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但武器的改进同样至关重要,历史已经证明,武器不但改变着战争的模式,同时更改变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命运,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对于武器的研制,秦牧从未放松过。有些东西在后世要生产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比如军用手枪,在一些简陋的作坊就能仿制。 但是在这个时代,却要先解决很多基础的东西。 比如后装式榴弹炮,凭秦牧的记忆,虽不敢每个部件都能画出来,但至少知道它的原理,但要生产出实物来却是不可能。 光是膛压问题,就是不是现在能解决的。这需要基础材料不断的改进才行。 但燧发膛线定装纸壳米尼弹,这几样完全是这个时代能克服的技术,事实证明,大秦的军器监不但克服了生产技术上的问题,还作了不少改进,让枪支的闭气更好,射程和精准度更高。 他欣然问道:“现在军器监生产一支六九式步枪,大概成本是多少?” 所谓六九式步枪。和原来已经列装了军队的六八式枪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来的六八式步枪仍是用火绳火,现在的则改成了燧石击发,同时加了一根膛线,枪管的长度也增加了两寸; 别看这增加的一根膛线和两寸枪管。这不但能让弹道更稳定,有效射程据也比原来增加了50步。 魏元答道:“陛下,目前报上来的数据,生产一枪六九式步枪的成本为17龙币,如果大批量生产,成本应该能压缩到16龙币左右。” 秦牧想想。17龙币差不多相当于1两银子,按1两银银子兑换00人民币算的话,那军器监生产一支步枪的成本,就相当于600元左右,这可不算便宜了,不过以大秦的财力,还算可以接受。 户部刚拨下的70万龙币,刨去弹药的费用,生产0000支六九式步枪不成问题。这对秦军的装备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不象现在,各路兵马,能装备六八式步枪的都还只是少数。 “既然已经测试过了,那就全面停产六八式步枪。改成生产六九式步枪吧。” “是,陛下。” 秦牧想了想,道:“钳锅炼钢法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只能用来冶炼一些特种钢,所以,在冶炼炉改进方面还要不断研究。进一步提高炉温。对了,冶炼过程,还可以象炼制玻璃一样,不断搅拌,看看能不能减少杂质,提高钢铁质量。” “启奏陛下,鞍山矿冶已经在应用这种办法,通过不停的搅拌,确实可以有效去除杂质,提高钢的质量,不过最终还得在炉温上改进才行。” 秦牧接着问道:“辽东的鞍山铁矿开采进度如何?” “启奏陛下,在大孤山和东安山已各增加了十座大型冶炼炉,预计两年之后,钢铁产量将不下于马鞍山矿冶。” 辽宁一带的铁矿开采,并不是秦牧指,其实早在辽国统治辽东的时候,那里便有不规模的冶铁业了。 鞍山一带不但铁矿储量丰富,而且质量好。当年契丹在辽东冶炼出来的镔铁,一度成为北宋从契丹进口的战略商品之一。 大秦统治辽东之后,自然不会放弃发展那里的矿冶,秦牧在战争期间询问此事,也足见他对冶炼业的重视。 而这些,都可以视作大秦的战争底蕴。 谈完了这件事,秦牧正向顾君恩询问临洮的战况,黄连山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