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你要我造反? (第1/2页)
早在宋夏战争初期,西夏便开始经营夏州,将夏州建造成边陲重地。后两国数次交战,虽互有胜负,终究是西夏沾了些个便宜,将国境往东推移了许多。 神宗皇帝两次主动开战,虽说战争少了许多的正义性,终究是打了收复失地的招牌。 早先夏州是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的都城,后来的几百年间,西北从来就没有安稳过,夏州逐渐的建设,成为河西一带最为坚固的军士堡垒。 李二一见到夏州那坚固的城防比永乐尤甚,便知是军事重地,暗自庆幸俘虏了梁王这样的重要人物,让他来叫开自己的城门实在是太过容易了。 为了掩饰行藏,还是把叩关叫城的时间选在了夜晚。 “梁王呐,你不是说这夏州是你自己的驻地么,叫门吧,若是出了什么一差二错,嘿嘿……”李二知道这夏州的西夏军有几万之多,若是有了闪失,绝对是莫大的麻烦。 梁王叫城,好半晌方才间士卒开了城门。 李二和几个亲卫装扮城梁王近侍的模样,以利刃胁迫,这夏州是梁王的老窝,不得不小心提防。 城门开的圆了,出来许多带甲持戈的军兵,一个个杀气腾腾,怒目而视。 李二感觉气氛不同寻常,心里犯起了嘀咕,莫非自己露出了马脚为西夏人发觉?仔细想来也不曾出过纰漏,便是那军中隐藏的jianian细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把消息传递过来。 带皮盔穿皮甲的刘十三小声说道:“驸马兄弟,我看架势不对头……” 李二轻声道:“若是有变,先挟制梁王为要。” 事到临头,容不得退缩。 李二等人“簇拥”着梁王上前。 城门里走出一便装的文士,打着哈哈儿说道:“梁王不在前方指挥作战,怎的回来夏州?” “李清将军?你怎来了夏州?” 那叫李清的文士显然和梁王是极其的熟悉,上来便拉梁王的手,好似老朋友一般。 那梁王也是久经风浪之人,做了李二的俘虏自然不甘心,早就琢磨好的,准备在夏州寻个机会,将宋军一网成擒。 本想在夏州出来开城的应该是自己的嫡系下属,自己和那些下属极有默契,应该不难看出李二的伎俩。不成想自己的那些个下属一个也不曾见到,出来的竟然是宥州的李清。 梁王顾不上思想许多,不住劲儿的对李清挤眉弄眼。 李二看的分明,知道要糟,急忙给刘十三打个眼色,还不等动手,那李清已经率先发难。 但见李清袖子里露出一柄匕首,拧身子扑将过来。 梁王亦是早有准备,往里急蹿。 事起突然,李二还来不及做出进一步的反应,那李清已经捻着匕首分心刺出。 刘十三一声惊呼:“驸……” 还不等刘十三喊叫,局面陡然起了急剧变化,那李清却是把匕首送进了梁王的心窝。 李二知道事情有变,一把拉住刘十三。 眼看着李清一刀戳进了梁王的心窝,又发狠的猛刺几下,梁王怎么也想不到李清刺杀的目标竟然是自己,死不瞑目的瞪大了眼睛。 梁王的那些个亲信看李清如此做为,早就愣住,片刻之间变拔出兵刃,欲诛杀李清。 李清身后的士卒亦是箭上弦刀出鞘的将他护住,两帮人马对持。 李二也是纳闷儿,这西夏人怎么自己打将起来?难道那李清是宋人?有意的帮助自己? 李清并不知道梁王身后的便是宋军,唯恐着几万的人马突然冲杀上来,赶紧从怀里摸出一折白纸:“大夏皇帝陛下手喻:梁氏一党,并居近要,不思报效,朕忍让日久亦。诸梁权势日甚,无端造孽,残贼生灵,荼毒忠烈,惨怪异常,毁我国家根基,意图灭我李氏苗裔。今着嘉定军司李清亲往剿逆,只拿贼首不问协从,应者俱为朕之肱骨,逆者就地剿杀,以正国纲……” 西夏帝后之争由来已久,众人都是清楚,唯独李二不知罢了。 这个时候李二才明白李清杀死梁王并不是因为他叛国,而是因为他牵扯到了西夏最高层的权利之争。 李清宣读罢了西夏皇帝的手喻,义正严词的对李二说道:“彼等若勤王灭贼则为国之功勋,若是附逆……” 李二笑嘻嘻的上前:“俺们不附逆,嘿嘿,不附逆,俺们勤王,勤王,哈哈。” 此时西夏军内讧,正是动手的大好时机,李二大呼一声:“动手!” 无数士卒呼啦啦的涌进夏州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