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对(1) (第2/2页)
“风雷破!”雷东风大喝一声,双手冷锋戟急速旋转,牵引着那退去的长枪,一阵刺眼的火花,接着一阵有若九霄惊雷的巨响在兵器交接的地方爆裂开来。 江筑英玉臂一震,长枪脱手。 帝国纪元绷年5月8日,帝都江山文武会,武杰会上雷东风一招“风雷破”震退江筑英风行长枪,最终拔得武杰会魁首。 不过只有雷东风、江筑英和少数几个人知道,江筑英在之前和那无名少年锋寒的比试中,劳损肌rou和神经过度,又经过和曹世武的激战,所以才会在那八卦旋转的借力打力中,把握不住风行枪,败给雷东风。 而江筑英本人却并不在意这一场失败,在她看来,让雷东风获得武杰会的魁首,对狂澜军的发展才是好事情。 当然,雷东风将八卦掌和虬龙戟法相融会贯通出的“风雷引。”“风雷破”两招的确出色。就算江筑英没有受伤,在仓促间应对上这两式,也会吃亏的。 武杰会一完,雷东风就被在场的帝国百姓和观战的帝国官员团团围住,如果说刚刚抵达帝都的雷东风是因为赵辉城的支持而引人注目的话。那么自从支持林清平力斗帝国四大道观之一的白云道观道首陈寒冰让其声明扫地,并取的了帝国其余两大道观道首的公开支持后,再到花朝节女神评选中李若曦吟诵的那首新词。直至今日拔得武杰会的魁首,在这些百姓,尤其是帝都大佬心中,雷东风才真正拥有了可以与他们平等对话的身份。 英会,雷东风的表现。则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其存在。也将他当做了可以投资的对象。 至少,在很多势力眼里,雷东风和他的狂澜军已经不容小觑,值得拉拢和结交。
如果说武杰会的魁首让雷东风获得了军方大佬的认同和那些军中武将的支持,那么文英会上的一曲慷慨悲歌却让雷东风获得了帝国士大夫阶层的认同。 毕竟,在帝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对武将的防范心理还是很强的,如帝国吏政司司长明松仁就是其中代表,虽在会议商讨之时很少发言。却一直是建议取饰世家,尤其是军团长世袭制的推动者。 在这些士大夫眼里。帝**人参政、干政过多,尤其如军部部长关博文,几乎是帝国第一人。而入曹乾龙那般名为文官,其实始终在军丰发展自己势力的更不在少数。 这些,都让那些纯文官心有不满。 而之前的雷东风。和他的狂澜军,也曾为这些士大夫所警慢。毕竟狂澜军现在几乎是独立于帝国正式管辖之外,而且从成立以来,雷东风的一些举动就很特立独行,不由这些士大夫不担心。 现在,雷东风来到帝都后表现出的爱国忠良的一面,以及在文英会上大放异彩所吟诵的那首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的诗词,在心理上就被大多数士大夫所接受了。 其实,文英会雷东风准备的并不充分,毕竟小雷的文学水平,若说谁白话文,还算可以。当年在部队也出过板报,也向什么军队报纸投过稿子,发表过几篇小文。雷东风因为家庭原因,自小接受的也是很传统的华夏文化教育,相对于现代人来说,也颇读过几本文言古书,而且对唐诗、宋词也颇为喜欢,尤其是辛稼轩的豪迈之词,更是能大段背诵,更难得的是,他在爷爷的强迫下,自幼练字,写的一手好看的瘦金体。 但是,这也只是相对。如果真要小雷自己做古诗词,意境上可能不并不差。甚至很具有豪迈铁血之气。但无论是平厌还是韵律,那就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所以,雷东风来到这个时代,所仰仗的只能是记忆中的那些名承的经典诗词,至于自己做的那些,实在不敢拿出来献丑。 而挟武杰会魁首之余威,初踏进文英会赛场的小雷,第一感官就是忐忑,第二感觉还是忐忑。 帝都文英会的地点依然是燕山半山腰的观澜台,将四周比武的擂台、栏杆一撤。众家文人墨客,就都围坐在草地之上,松拍之下,凭栏远眺,抒情吟哦。 帝都文英会规定。参加者不限年龄,不限性别,只需身穿白色文士袍,在观澜台上根据帝国吏政司和文政司所出题目,当场吟诗,最后在帝国吏政司和文政司官员的主持下,各表才情,最后根据十一位帝国大家的投票,决定当日的文英会魁首。 其实,说到底。文英会比试的更多是一种即发的才情,但其影响力却也正因为这种自由和随意,为帝国的文人所向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