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气你  (第1/2页)
    寿氏将赖mama叫到一旁。    “什么时候走的?”寿氏瞪大眼睛,眉毛几乎竖立着。    “听说是才走不久,因为……是……是李家的马车,所以都听七小姐的。”    这些日子婉宁连家里的马车都不用了,一直都是李家来人接送,所以婉宁才敢有这样的依仗。    寿氏几乎能听到自己咬牙的声音。    “五小姐不是已经说好了,一起去李家?”    赖mama颌首,“奴婢也是听五小姐这样说的,谁知道……谁知道……七小姐就会……自己走,奴婢已经让人去追马车了。”    婉宁是故意的,寿氏攥起手,现在她能肯定婉宁是故意这样作为。    婉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计她?    向她要好看的衣裙和首饰,非说只有这样才会出门,还大大方方地见了沈四太太。    通过了沈四太太认识李大太太。    这所有的事都是在她眼皮底下发生的。    今天她居然又上了当,让朱太太看了一个大大的笑话,姚婉宁,寿氏胸口忽然之间疼起来。    寿氏捂着胸口想要喘两口气,那边传来姚婉如的叫声,“来人,将婉宁给我叫回来,听到没有?”    寿氏不由地眼前一黑。    婉如这是气急败坏的声音,让人听了更会笑话。    ……    “四太太。”    姜氏正坐在临窗的大炕做针线,看到袁mama急匆匆的进门。    “怎么了?”    姜氏转头从窗口看看安静的书房,老爷应该还在读书,谦哥去了族学,家里不会有什么事。    “那边闹起来了。”    看着眉飞色舞的袁mama,姜氏怔住,袁mama眉眼里是看笑话的神情。    谁出了笑话?    “是七小姐,”袁mama低声将婉宁的事说了,“六太太气得胸口疼,五小姐去了老太太面前告状,听说在朱太太面前闹了个没脸。”    姜氏停下手里的针线,不禁诧异,“婉宁胆子可真大。”    “可不是,”袁mama道,“从前怎么没看出来七小姐那么有本事。”    姜氏怔愣了片刻才道:“那孩子那么小却比我强多了,我也只能避开六弟妹,求着能在这个家里安身就好。”    说的也是,这个七小姐真是厉害,短短几天就将家里搅合的翻天覆地。    私下里大家都在议论,七小姐是不是因祸得福,掉进池塘之后,整个人也灵光起来。    袁mama有些怀疑,“七小姐真的会给人看病?”别说老太太、六太太不信,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相信。    “但愿她是真的会看病,”姜氏叹口气,“若不然日后可怎么办?七丫头在姚家可是无依无靠的啊。”    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都敢这样,还能让寿氏无可奈何,真是不一般。    姜氏想着李大太太来姚家那天老太太和寿氏看婉宁的神情,她心里真是又痛快又舒坦。    十二岁的孩子没有任何依仗就站在那里面对老太太和寿氏。    她心里真是敬佩。    因为她最清楚在这个家里安生过日子有多难。    她都忘记,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只做一个不说话的媳妇。    是老爷没有考上功名,老太爷嫌弃她耽误了老爷的前程,主张给老爷纳妾。是她生谦哥时难产,老爷冲进房里去看她,却老太爷罚跪在书房外一天一夜。是老太太病了她衣不解带的侍奉却换来不周到的名声。还是她管家时家里办宴席,宾客第二日就病了大半。    她已经弄不清楚了,她原想替自己争出一块容身之地,可是却因为这一件件的事消磨掉了意气,只盼着能在这个家里不声不响地过日子。    老太太面前做个应声虫,和寿氏井水不犯河水,她要照顾老爷,还要护着两个孩子。    她的生活,早就面目全非,才嫁进姚家时,那种喜悦和期盼早就不见了。    老爷也是一样,明明不想科举,不想读书,却要日日夜夜在书房里煎熬。    他们一家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    姜氏平静的心湖一下子起了万丈波澜。    为什么?    为什么她要这样忍着,连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都不如?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懂得为自己抗争,她却就这样认命了。    姜氏忽然按捺不住想要将这件事说给老爷听,“袁mama,你去准备一杯茶,我给老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