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英雄的含义  (第2/2页)
仿佛要从张远的脸上窥视出一些信息。    此时的林平就好象一头经验丰富的野狼,认定猎物时不顾一切,但是当猎物唾手可得时,他却又会格外小心。    这是一场心理的拉锯战,看谁先相信谁。    林平是自信的,他终于缓缓问道:‘素闻张将军与董校父情深,怎会肯屈尊降贵转投我军?难道不怕失了仁义之名?”    这一问问得好。    如果张远投靠了林平,势必要受到天下人的耻笑。    因为就算董校再如何无恶不作,名义上都是张远的义父。    好男儿横刀立马,纵横沙场,无非是为了光耀门楣,可是这样一件事,肯定是遗臭万年。    对于张远这样天下闻名的战神,他会肯吗?    面对林平的质问,张远却兴致盎然,郎朗道来:“何为仁义?拥戴明君,使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大义!不明小义…将来如何明大义?故也只得大义灭亲!”    这句话说的冠冕堂皇,也是为自己掩饰的有力武器!    林平当然不相信张远是心系苍生,但是他听得张远如此一说,暗思当日张远杀何安力之时何安力也是其义父,如今他见董校败局已定,讨好自己也不奇怪。    但稳妥起见,林平仍道:“张将军快快请起,你对天下苍生的昭昭之心,日月可表。林平又岂会不知,请问天现在何方?”    张远起身掸了掸自己身上的灰,垂下眼帘道:“天已在大殿等候林公朝拜。”    林平沉默。    张远看看他,盯着他看了好久,忽然淡淡道:“请林公放心,张某自当徒步与诸位上殿朝拜。”    他们在炎炎的火把照耀下走入城门,张远领路,盟军在身后跟着。    张远走得很快,也很稳,盟军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暗笑原来人都是贪生怕死的,这也不过是一件卖主求荣的事情罢了。
    此时,张远已带着林平和盟军将领走入了正殿。    一孩童身着黄袍,正坐在龙椅之上。    这实在是一个太好的礼物----林平大喜过望,急忙冲过去,一把搂住,声泪俱下:“天,林某来迟了!”仿佛他怀里抱着的就是整个肖家王朝的江山,现在就要cao控在他手中了。    可那孩童只呆呆地望着他,也不说话。想是受了很大的惊吓。    就在这时,张远忽然大笑:“盟主未迟,时间刚好而已!”    众人大惊失色,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可是已经能够确定是中计了。    一士兵慌乱来报:“盟主不好了,城门已被人从城外锁上!”    与此同时,忽有百余人从宫殿暗处冒出,先泼了滑溜溜的液体。又掷出了明晃晃的火把。    一名部将大叫不好:“是火油!”    可是那些人动作都很快,一时间,烈焰肆虐。    众将大怒,纷纷朝张远攻去,他们这样的做法并不聪明,张远轻轻松松就斩杀十余人,此时,火舌已经已经几乎将殿门封死了。    林平惊骇道:“你竟肯为董校和我等一同命丧火海?”    张远大笑:“张远是一贪生怕死之人,岂会英勇至此?只是各位似乎忘了此时该是逃生的时候,若我命丧于此,恐怕各位将军万金之躯也要和张远共赴黄泉了!”    盟军无可奈何,只得让出一条路来。随张远退至殿外,林平慌乱道:“出路在哪?”    张远冷笑:“战事艰险,哪有出路?逃生也只有狗急跳墙之法罢了!”说罢轻轻一跃,施展轻功,已跃出城墙之外。    而张远的其他士兵,因为事先给足了安家费,在这危急关头,却个个视死如归,强守城门。铜铁所铸的城门渐渐在烈焰中融化,再也打不开了。    无奈之下,盟军诸将以及一些武功高强的士兵只能越强而逃。    那一战,盟军中武艺不强的士兵被烧死过半,而逃跑时的拥挤和踩踏又死伤不少。这一战,盟军元气大伤,只能悻悻而回。    沈崇光的马车早已远离京都,他趴在窗户上死死地回头望,虽然隔得很远,可是还是看得到整座京都正大火吞噬。爆炸声,房屋倒塌声,人们逃命的尖叫声混合在一起。    沈崇光难过地闭上双眼,怎么会这样,怎么还是这样。    烈焰和鲜血在夜色中构成一幅凄厉绝美的图画。    刀戟声入耳,明月照天涯。    有一个高大颀长的身影战袍如同瀚海云涛,正在得意地欣赏着这幅杰作。他甚至激动得心跳加速。    看着被大火吞没的京都那繁华皇都,雕阁高楼迅速倾塌,姹紫嫣红的牡丹,断墙铭刻了谁的记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