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第1/2页)
    俞蕾的婚事几次三番都不顺,俞氏就想带她去观里打醮。    因着章璟的婚期将至,不便出门,俞氏便没带她去。    “璟儿,家中一切拜托你了。”    章璟温柔一笑,细细眉眼弯了弯:“母亲且放心。”    俞氏领着俞蕾进了都城最有名的白云观,只觉得一种清雅出尘之气扑面而来。俞蕾只觉得周身一轻,十分自在。    她轻轻搀着俞氏的手臂道:“姑姑,白云观果然名不虚传。”    大殷崇道,城中大小道观不计其数,平素俞氏也曾带儿女们去的,只不过白云观离章家远,此番还是第一次前来。    俞蕾跟着俞氏进了大殿先拜过了,而后俞氏便问那接待的知客道人:“道长,不知张真人今日可在观内?”    那知客道人生得面目普通,却嘴角微翘,给人随和憨厚之感,见女客问起,忙垂眼应道:“居士寻张真人解字么?还请稍等片刻。”    白云观作为都城最有名的道观,除了道法渊源,在别的方面也很有些造诣。    比如闻名大殷的素斋,又比如会测字见吉凶的张真人,还有这白云山上的美景清泉,无一不吸引天下人前来。    那知客道人见俞氏领着一个美貌小娘子,便猜对方是来问姻缘的,自是没有不应的。    大殷的道人,也能成婚的,所以并不拘什么。    俞氏听了那道人说张真人今日得空,笑着又添了笔香油钱。    过了约有大半个时辰,外头进来个七、八岁的小道童,对着俞氏等人行了一礼,对着那知客道人脆生生的道:“师兄,师叔祖吩咐,今日不见外客了。”    那知客道人顿了顿,应声:“知道了。”打发他回去回话,这才一脸歉意的对俞氏姑侄二人道:“居士,您看这……鄙观除了张真人,还有位黄真人也擅此道。”    听见张真人没空,俞氏脸有失望,却也顺着那道人的话往下说:“来去随缘,既然张真人不得空,见见黄真人也是好的。”    那知客道人礼貌的引着俞氏姑侄去了。    俞氏见那道人一身仙风道骨的样子,心下暗自点头,这白云观果真是灵秀之地,便将俞蕾让到身前:“黄真人,小妇人是为求子女姻缘顺遂而来。”    却不想那黄真人原本一张平静脸孔在见到俞蕾的一霎那变了变,闭了眼道:“这位小娘子,请速离此观。”    俞氏大惊失色。    直到被请出观门口,俞氏嘴里还在念叨着:“究竟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那知客道人脸上仍带着笑——他嘴角本就微翘,说是不笑也未可知,他道:“居士,贫道但有一言,还请居士一听。鄙观有三不看:龙章凤姿不看,无命之人不看,逆天改命不看。还请居士宽心。”说罢行了一礼,退进门去。    俞蕾沉默一路,她知道自己符合白云观三不看的条件,只是若是不看,也不至于要被迅速请离道观的地步吧?    无论是俞蕾的身躯还是灵魂,恐怕都是无命之人,或者她存着改变原主命运的心态而来,有可能是符合了逆天改命这一条。    可她断没有想到,那黄姓道人是一眼看了她龙首凤颈,一惊之下将她斥退。    “师尊。”是夜,黄姓道人立在张真人房门口求见。    “说。”    “师尊,今日有异人来此,徒儿没敢妄动,只将她斥离了事。”    “唔。知道了。”    “是,师尊。不过……”    “不过什么?”    “我观其紫气极淡,而且其中隐有白雾。”    “……知道了,退下吧。”    “是。”    张真人写完字,将笔搁在一旁,这才抬头看了看天。    帝星稳固,其余星子晦暗,帝星周围的伴星偶现光芒。    张真人摇了摇头,这个徒弟,就是太紧张了些,今日来的不过是个旁的帝王之后罢了,也值得他如临大敌。    到底还是太年轻,沉不住气。    命也,运也,命中注定之事,也得看运道让不让你得。    那孩子本是个早夭的命数,前世积了德,这一世来凑,也就是个平安一生的命罢了,大富大贵尚且未至,哪里就到了威胁帝星的地步了?    唉,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蕾儿,唉……”    “姑姑,侄女儿如今活得好好儿的,没得为这样莫须有的事伤心。你尝尝,这点心好不好吃?”    俞氏看着眼前雪白嫩绿的糕点,勉强张嘴吃了一口,赞道:“好吃。”    俞蕾笑:“姑姑,命也,运也,还是靠人做的。天道,还是站在努力生活的好人这边的,您说是也不是?”    俞氏答道:“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