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处处 (第1/2页)
傍晚,残阳如血,映照在秦淮河一片光亮,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韵味。 秦淮河已经解禁,还不到天黑就已经人满为患,画船如龙,绵延不绝,欢声笑语,荡漾不休。 青楼教坊处处是笙歌笑语,推杯换盏,丝竹之声绵延十里不止。 贡院陆陆续续已经住进来不少今科要考试的士子,越发显得热闹。 不过有一道&l禁令&r一直横亘在几乎所有人的心底,就是之前钱谦益贴出的,凡是违反朝廷禁令的人,全部禁止科举,入仕! 整个大明,大江南北,又有几个说没逛过青楼,嫖过妓? 这一道禁令下来,起码要将八成以上的人拦在外面。 &l陈兄,今天怎么样,钱大人有见你们吗&r &l没有,刘兄,巡抚衙门那边怎么说?&r &l许大人不曾见我等,听说现在都忙着&l新政&r的事情,科举一应事宜都交给了钱侍郎&he&he&r &l可是,钱大人不见我等,这几日一直都不露面,往年现在学政已经给我们训话了。&r &l那现在怎么办?&r 一群人都是忧心忡忡,虽然心里都笃定朝廷不会真的将他们拒之门外,不准他们科举入仕,可一天没有定下来,他们就没办法安心,始终忐忑着。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一如往常,在争论,甚至争吵。 一面有人认为朝廷只是象征性的,不会动真格,毕竟皇帝也未曾在南直隶大动干戈。一面有人觉得朝廷可能会真的禁止一部分人,杀鸡儆猴。另一面又有一小部分心惊胆战,认为朝廷会真的动真格,将所有违反禁令的人挡在门外。 这么吵来吵去,众人都不安心了,天天惴惴不安,恐惧难眠,明明是来等科举考试的,结果不知道多少人又偷偷摸摸的溜去秦淮河找安慰,眠花宿柳,夜不归宿。 十多个人如往常一样,吵闹不休,没个结果,心里越发的不安。 &l于兄,你怎么看?&r突然间,有一个人看着不远处一直安静,独自一人看书的十七八岁年轻人问道。 一群人的目光顿时都看过来,立即就有人接着,道&l是啊于兄,你向来眼光敏锐,不知可有什么看法?&r &l于兄,说一说吧,令我等安心也好。&r &l还请于兄指教!&r众人齐齐走过来,异常客气的道。 被众人看着的&l于兄&r,名叫于成龙,十五岁参与科举,虽然屡战屡败,才学却是公认,往往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不少人都相熟。 于成龙瘦弱白净,被众人围着也是神色不动,平淡从容。 他翻了一页书,稍作沉吟的开口道:&l在下也不知。&r 众人都是一愣,一个人问道:&l于兄说的&l不知&r,是指朝廷是要来真的,还是假的?&r 一群人目光灼灼,都盯着于成龙。 于成龙微微摇头,道:&l都不知。&r 十多人的心一下子坠入谷底,于成龙都猜不透,他们更危险了。 &l不行,我们必须继续去陈情,一定要钱大人出来给我们一个交代!&r &l说的对,否则我们考试之心都没了,一定要有个说法!&r &l好,那我们就去钱大人的院子,他若不出来,我们就不走了!&r &l不止是我们,还要找更多的同年!&r &l现在就去,人越大越好!&r &l走走,等不得了!&r 一群人吵嚷着,蜂拥出门,在贡院,应天府各处飞速的串联起来。 于成龙看着一群人的背影,眉头不自觉的皱了皱,心里也有了一丝不安,放下手里的书,坐在那沉默着。 没多久,一个书童过来,在他身后道&l少爷,家里来信了,问你何时回去。&r 于成龙听到&l回去&r两个字,心里突然一动,好似有什么东西被触动,转头低声道:&l收拾一下,咱们今晚就走。&r 书童一怔,道:&l少爷,今科你不考了吗?&r 于成龙点点头,目光看向窗外,道:&l现在时局不明,我还是明哲保身的好。&r 书童也耳濡目染了一些,见此也就答应一声,去收拾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