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再遇鲁智深 (第2/3页)
害。 至少,他能一眼看出玉尹在担心什么…… “少阳可有对策?” 陈东微微一笑,“这事情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 我也只能与小乙一个主意,可具体如何cao作,还要小乙多费心思。李梲之所以不肯交出兵符。无非是他忌惮小乙到来。但从另一面而言。未尝不是这杭州太平静了……方逆授首已有多年,然其余党却散落东南各地。这些人,或隐身市井,想要洗心革面;或占山为王,扰乱太平……不说别的。但这杭州九县,便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山贼盗匪。小乙若要讨回兵符,倒不如从这方面考虑,寻求对策。” 陈东说的有些隐晦。 毕竟这主意,有违他读过的圣人典籍。 但玉尹却眼睛一亮,听出了陈东话语中的意思……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一晃,一日。 距离宣和七年,还剩两天。 施全的确是个地头蛇。而且也确实是想要解救武松。在和玉尹见面的当天,他就找了那杭州名医张帆悄然入杭州大牢,为武松诊治病情。不过,诊治的结果并不乐观。 “武提辖受刑太重,加之邪气入体,已危在旦夕。 还是那句话。当务之急便是要让武提辖从牢狱中出来,择一安静之所慢慢调养,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不然的话,不出月余,武提辖必有性命之忧,恕老朽无能为力。” 张帆捻着山羊胡,与施全说道。 那言下之意,却又透出另一层意思:这厮是死人一个!我看在你的面子上,两次为他诊治,已是仁至义尽。以后,莫要再为他来烦我,而且我也不会再为他诊治。 施全虽说学问不大,也有玲珑剔透的心思。 他焉能不明白张帆话语中的意思,连忙向张帆道谢。 “神医当知,武提辖与我有大恩……虽救不得他,却也想他能平安无事。 这里有些银子,还请神医帮忙,为武提辖开个吊命的方子,以后也绝不会再麻烦神医。” “吊命的方子?“张帆蹙眉,又走进牢房里,仔仔细细为武松诊治一番,复又走了出来。 “大郎,这方子倒是可以开,可……你要想清楚,武提辖而今身子虚的很,想要吊住性命,便要用许多名贵药材。这份开销可不会少,怎地也需几百贯。我也知道,武提辖对我杭州人有恩义,但这份开销实在太大,你虽有身家,未必能受得起。” 意思便是告诉施全,药费太高。 施全咬着牙,一跺脚道:“神医只管开方子来,钱两的事情,自家想办法就是。” “大郎真仁义也!” 张帆翘起大拇指,赞了施全一声,便为武松开了一个方子离去。 拿了方子,施全便连夜凑钱,着人准备药材。第二天一早,他直奔六和寺而去…… “六和寺智贤长老要见我?” 玉尹诧异的瞪大眼睛。 张择端点头道:“施大郎中午时,着人给我送了一个口信。 说他那边已经准备得非常顺利,只是在六和寺试探口风的时候,那位智贤长老说,希望与小乙见一见。另外,大郎还托我转告小乙,他最近不好来拜见你……咱这宅子周围,有许多李梲的眼线,他让你多小心。至于智贤长老那边,还要麻烦小乙。” 张择端是玉尹身边的书记,论智谋和手段,不似陈东高明。 然则,他却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职责,便是充当玉尹和外界的联系枢纽。 在这方面,张择端有着先天的优势……便是李梲也听说过张择端,毕竟他之前所作,可是连徽宗皇帝都赞不绝口,还在那画上题字,也算一位大家。 谁都知道。张择端是一个画家。 杭州美景众多,身为一个画家自然会沉迷于此。流连于湖光美景之中。 而张择端呢,每次出门都会带着工具,好像采风一样四处走动,全无半点目的。刚开始的时候,李梲还对他留意。可很快的,他便没了兴趣,放任张择端走动。 玉尹道:“大郎准备何时动手?” “明天便是熬年守岁,大郎决意在明日动手。” “那就是说,我今天便要和那位智贤长老接触吗?” 张择端苦笑一声,点了点头。那意思便是:你说的没错! 虽然不清楚。这智贤长老是什么意思,可玉尹却不得不去。既然是决意要解救武松,少不得便需走这一回。想来智贤长老也没甚恶意,否则大可以直接拒绝。 “这位智贤长老,有何爱好?” “哦……我倒是和他接触过两次。此人一心向佛,不过听人说,他对音律也颇为痴迷。” “对音律痴迷?” 玉尹一怔,沉吟片刻后,站起身来。 “既然如此,我便走一趟六和寺,与这位长老见一回便是。” 张择端点点头,便转身出了书房,让家中长随备车。高世光不在。张择端便充当起了大管家的角色,许多事情都是经他手来安排。 玉尹换了一身衣服,又让人带上枯木龙吟古琴。 既然这智贤长老爱好音律,想必从这方面下手应该不成问题。而这音律,恰恰是玉尹最擅长的领域,当然不可能轻易放弃。上了马车。玉尹突然取了一封银子与张择端。 “大兄,这些钱回头转交给施大郎。” “嗯?” “张帆开得那方子,我也看了……其中不泛名贵药材,以大郎家的状况,怕是担负不得太久。这些银子便与他使用,若不够的时候,再与我拿便是。告诉他,不必担心使钱,怎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