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计划归期?府失窃  (第1/2页)
    “上次那位姑娘……过世了?”郑王府的偏阁中,萧焱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他对面的赵攸怜蹙眉点头,将桌上的茶往萧焱手边推了推,解释道:“卿砚他近日忙于芊儿的身后事,少得闲暇,还请萧大哥在此稍坐片刻,他很快就来。招待不周,多多见谅!”    “哎!死者为大!在下不过办完了事想着来与赵姑娘……还有林兄弟一叙,本就没甚么打紧的事。府上既出了丧事,依着你们汉人的礼节,我是不是应该前去拜礼吊唁?”    “多谢萧大哥!不必了,芊儿昨日已经出殡。”    萧焱点点头,又同赵攸怜闲话了几句。两人本就半生不熟,赵攸怜将他当作恩公供奉,这般干巴巴地聊着,很快就说到没甚么话可说了。    他摸起手边的茶大口喝了一口,像是要给自己壮胆。    “上次林兄弟提及,你与他已有婚约?”    赵攸怜不知他缘何会说起这个,点了点头道:“正是。这桩婚事已得了家父家母与林母的首肯,只是还不曾循礼议婚。”    “赵姑娘是汴梁人?”    赵攸怜警惕地瞟了他一眼,很快就释然了——他们初次相见乃是在汴梁城郊。    “不错。萧大哥为何有此一问?”    “你与林兄弟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又是如何认识的?”    虽觉此人有些多事,赵攸怜还是落落大方地答道:“小女子女扮男装行走江湖时,去到了南都豫章,与卿砚相识。正如萧大哥虽是契丹人,不也南下到了汴梁、金陵,还与我们结下这等深交!”    “我是个买卖人,走南闯北的都是常事……”萧焱顿了顿,试探性地问道:“赵姑娘与那些久居闺阁的小姐不同,想必也听说过,如今南北两国之盟摇摇欲坠,这所谓的江南国已是朝不保夕,倘或有一日……”    赵攸怜知道他的话是甚么意思。倘或有一日,南北开战,他二人又当何以自处?    “闲云野鹤,不问世事。但求一家团圆,于乱世间谋一生境。”    “林兄弟少年英雄,却难免树大招风。譬如上次,十数死士奉令取他性命,若日后再遇这般险境……”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小女子无能,遇上祸事难以自保。我相信卿砚他定会竭尽所能照护家室。若真有个万一,那便是我二人福薄缘浅。”    萧焱的眸色变了又变,端起茶盏又是一大口,茶杯很快见了底。赵攸怜拿过茶壶为他添茶,低头间,却闻:“赵姑娘与林兄弟乃是两情相悦?林兄弟……对你好吗?”    她镇静自若地倒好了茶,抬头莞尔道:“我与卿砚相识半年,论及婚嫁,自是情投意合。他虽看着吊儿郎当,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这一辈子,赔在他手里倒也不亏。”    闻言,萧焱无声地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就往嘴里送,刚倒好的热茶烫得他眉头紧锁。    “让萧兄久等了!”偏阁外,林卿砚阔步而来,“家中遭逢丧事,一片忙乱,不得已在此偏厅招待萧兄,还望萧兄海涵!”    “林兄弟客气了!你我兄弟之间何必考较这些!”萧焱抬眼瞧去,见林卿砚多日未眠、神色乏倦,“方才听赵姑娘说了,令妹年华早逝,当真是世事无常……望林兄弟你节哀。”    “谢过萧兄好意。”林卿砚走到了跟前,勉强扯出一个笑。    他这两日不眠不休地cao办林如芊的身后事,身心俱疲,眼见着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赵攸怜忙起身将主座让给了他,催促他快坐下歇歇。    待林卿砚落座,萧焱道:“在下办完了在金陵的差事,特来找林兄弟一叙。上次竹林行刺系何人主使,林兄弟可有头绪了?”    “近日府中事多,小弟未及细思。”    “林兄弟的心情在下完全理解,不过行刺之事非同小可,若再发生此等事,不但林兄弟性命交关,赵姑娘也将陷于危难。”    “萧兄思虑周全,小弟定当谨记。”    “林兄弟与赵姑娘接下来打算往何处去?上回听你们说,本是要回江南国的南昌府?”    “不错……再过两日我们便启程回去。”林卿砚眸间一痛,若非竹林生变,只怕他们早回到了建阳家中。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等等,竹林中的蓝衣人直言是李煜逼死了爹,难道说……    “既如此,我便送你们一程罢!”    “甚么?”赵攸怜讶然道。    萧焱道:“左右我近日无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