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2章 乞活军的来历 (第2/2页)
缩影。那些静默到可怖的女子们是这个民族的侧面,这些面黄肌瘦为了活下去而奋战的人也是这个民族的缩影。 他们说,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可是这个民族怎么能够仅仅以这么一句话概括?当华夏被压迫到再无退路的时候,那些为了活下去而拿起武器的人,并非是那些美妙的衣饰,优雅的礼仪能够概括的。 大屏幕上,两军终于交阵了。 一点都没有在以往影片中的那种震撼场面,如果说岳家军能够让人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话,在这一个战场上,两军对垒,异族的骑兵远比乞活军看起来要威武多了。马匹奔跑起来的时候,那些尘土飞扬,声势浩大。反观冉闵旗下的乞活军,那些衣衫不整面黄肌瘦更不要提马匹的军士——或者还是叫他们农人吧——显得是那么孱弱。 任谁来看,这都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冉闵怎么会胜利呢? 他怎么会呢? 但是那些红着眼用身体去阻挡马匹的人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些拿着农具当做兵器的人也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些逝去了自己的所有亲人仅仅是想要报仇的人不会去想这个问题,那些已经被逼迫到了最后的边缘的人怎么会去想这个问题呢? 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胜利或者死。 不胜就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死,还有他们的亲人,朋友,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领导他们的将军,一起去死。 他们不想死。 乞活军,要活下去。 所以他们一定要胜利。 所以用牙咬,用指甲抓,用头捶,即使是用死前的诅咒,他们也必须胜。 这是一幕令人无法直视的场景,冷兵器时代再直白不过的骑兵步兵交割,理所当然骑兵应该要占据上风,但是当那些步兵豁出一切用生命去改变的时候,一切走向了另一端。 镜头跟随一个衣衫褴褛,似乎走一步都要喘三喘的拿着锄头的农人,他是这向着骑兵冲锋的人中的一个,他和其他人一样有着枯黄的面孔,不符合年龄的苍老的神色,被生活磨灭了希望的眼睛,和严肃到像是用青铜雕刻出来的,冰冷的表情。 交锋的那一刻,他用力挥动了锄头,在马脖子上划下深深一道痕迹,然后他被一把锋锐的刀迎面砍来,鲜血就像是从鼓胀的袋子里飞溅出来那样争先恐后地挤出来,然后他倒下。 没有遗言,没有英雄,没有反抗,连锄头都掉了下去。生命就如此逝去。 他浑浊的眼睛里看不见神色,没人知道他应该是如何的,大义凛然又或者心有所悔? 什么都没有,成秋屏什么都没有渲染。 看着这个她反复拍摄了二十几次的镜头,她在心里缓慢地唱着因为不合适所以没有座位背景音乐出现的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rou,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都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这个名为华夏的民族,总是这样多灾多难,却又一次一次在濒临死亡的边缘找回它的灵魂,一次又一次重新站起。 就像在这,这个民族最黑暗的时间里,这支有着磕碜的名为乞活军的名字的根本不是军队的军队,一次又一次抗争。 起来! 低低的抽泣声在影院中响起。这不是感动,更不是软弱,只是在面对这样一群人,面对这样一个民族,面对这样一场用生命填过去也要胜利的战争和它之后的更多战争而不得不留下泪水以宣泄心中的情感。 成秋屏面无表情地注视着屏幕,面孔上不时被屏幕上的画面打下一层光影,这让她显得有一种异样的冷酷,假如不是那倒映在她瞳孔中的画面的话。 不是无情,是她已经见证了太多的这样的画面。这一系列的场景,和那八年时间里的一切有区别吗?没有枪炮,没有食物,没有衣服,中华大地上的人用生命去阻挡侵略者。文艺作品总爱将这些画面勾画得如同传奇,但现实从未如同那些故事里说的一样浪漫。 不过是为了活下去而已。无论是这乞活军中的每一个人,还是华夏这个命途多舛的民族。 ps: 此时此刻我去医院复查了,不要太想我伤口愈合都还好就是检查一次加开药就四五百实在有点可怕就是了。 好吧,提前预告,今天还有三章……真的。但是下午之前我大概都不在电脑跟前所以晚上再来吧 ! 第282章乞活军的来历 第282章乞活军的来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