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79 动心 (第2/2页)
国父失败了多少次,知道造反这种事有多危险,国父当年还是在全国下都已经对清政府彻底失望的前提下,还经历了那么多波折,现在清政府还有些运道,严顺要经历的,只会另一个时空的国父更艰难。 当然了,严顺拥有的资源,也另一个时空的国父多得多,最起码有李牧和骏马集团作为后盾,严顺不用到处筹款,能轻而易举的拉起一支雇佣兵队伍,这是国父一直到去世前才得到的经验。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至理名言,国父当年经历那么多波折,是因为手里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如果国父在造反的过程锻炼出一支能战斗,敢战斗的队伍,那么也不会有后来的那么多波折。 这个问题放在严顺这里简单多了,骏马武器公司能造枪造炮,远东公司有数量众多经验丰富的教官,德川立言统治下的日本可以提供足够的雇佣兵,严顺甚至都不需要在美国雇人,单枪匹马去琉球够了,李牧会给严顺准备好一切。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无偿的,和李牧、洛克菲勒计划的一样,李牧给严顺准备的那些东西,都是李牧和洛克菲勒对严顺的投资,等严顺造反成功后,李牧和洛克菲勒是要收取利润的,至于严顺失败―― 好吧,严顺怎么可能失败哦,要是这种情况下,严顺还干不过清政府,那严顺还是老老实实当李牧的秘书算了。 “泰格,我需要一些靠谱的职业军官,职务不用太高,能力也不用太强,但是忠诚要一定能保证。”李牧这一次不用找威尔要人了,找严虎行,严虎已经确定要去海参崴,到时候正好可以在海参崴接应严顺,算严顺正式造反,清政府也不可能到海参崴去捉拿严顺,这是严顺安全最大的保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国父回国造反,是顶着“美国人”的金字招牌,才能逃脱清政府的一次又一次追杀,这一点无可厚非,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国籍又算什么,老父亲都可以和人分而食之,只要能成功是美谈。 “唉,里奥决定要回国了吗?”严虎还不清楚严顺的决定,这些年严虎一直在军,对于严顺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这是好事,如果随着严顺的长大,严虎对严顺的影响力却不减反增,那么严顺算回清国估计也成不了事,成大事者不仅仅要不拘小节,还要有独立的人格,果断的思维,坚定的目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做不到这些,要安静地接受生活的安排,那些总是感慨生不逢时的人,把他们放到任何时间都不会成功,狼行千里吃rou,狗行千里吃那啥,只要有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特质,放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得太差。 “是的,我们都没有做到的事,里奥很想去试一试。”李牧支持严顺的原因是这一点,其实严顺原本可以在美国过得很好,但是严顺还是愿意回清国冒险,李牧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李牧不会阻碍严顺追求理想的行动。 说到造反,其实应该是严虎更合适,毕竟严虎是职业军人,这些年来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去年,严虎成功拿到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的毕业证书,这个学校是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 “什么时间?最好是再过一段时间,明年咱们会有更多人从军事学院毕业,我知道他们有很多人很想回国。”严虎希望严顺走的时候能有更多的保障,很明显西点军校的毕业生更值得信任。 第一骑兵师有很多华人,这支部队是以李牧在古巴成立的华人部队为基础成立的,返回美国后,他们的很多人直接加入了第一骑兵师,这些年,每年第一骑兵师都会选送优秀军人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其有很多华人,现在还有更多骏马附属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军事学院学习,据说军事学院已经有接近百分之十的学员是华人,可以肯定,华人是美国陆军未来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进入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每年毕业的学员,都是战争部和各州国民警卫队哄抢的对象,未来美国陆军的规模会越来越大,那些毕业生的前途很光明,但是和严顺一样,肯定会有人愿意放弃这一切返回清国,为清国的华人做点什么,不管是李牧还是严虎,都非常支持这种行为。 其实算在现在的军人挑选,也会有人愿意和严顺返回清国,不过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海参崴州的成立,美国陆军正处于扩军状态,所以去年的毕业生已经被瓜分殆尽,严虎不想打乱现在的状况,那会招致战争部的不满,说不定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严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算战争部不反对李牧对严顺的支持,那也是建立在李牧的支持没有危害到战争部利益的前提下,前几次李牧支援白起、成立远东公司都曾经从第一骑兵师抽调人手,战争部当时没有干涉,是因为战争部没有那么多职位安置那么多军官,这种程度的抽调是在为战争部减少麻烦,所以战争部不干涉,现在不一样,海参崴州需要大量的军官,任何煽动现役军官退役的做法,都是在挖战争部的墙角。 “当然不会是现在,不过也不会到明年,里奥会先到琉球,我已经给白起发过电报,让白起先把架子搭起来,等里奥到琉球,马从日本雇佣人手,交给远东公司的教官训练,所以这是个好机会,在美国,想成为将军要慢慢熬资历,回清国不一样,想当将军很简单,打几仗,有了战功,别说将军,算是元帅也不难。”李牧许以重利,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而清国有大把机会,不信那些人不动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