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50 给努尔哈赤看病】 (第2/2页)
离。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肿大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化脓性炎症弥散时称为皮下急性蜂窝织炎,局限时称为脓肿。 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 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如口底。 由于病人的机体条件、受感染的原因和病菌的毒性可有差异临床上本病可分为下列类型。 一般性皮下蜂寓织炎病人先可有皮肤损伤或有手、足等部位的化脓性感染。 发生本病时常有恶寒发热和全身不适;患处肿胀疼痛,表皮发红、指压后可稍褪色,红肿边缘界限不清楚。 病变部位侧的淋巴结常有肿痛,例如前臂有蜂窝织炎时腋窝淋巴结肿痛,面部有蜂窝织炎时颈部淋巴结肿痛。 病变加重扩大时,皮肤可起水泡,一部分变成褐色,或破溃出脓;病人体温更增高或过低,还可有意识失常等症状。 新生儿皮下坏疽新生儿的皮肤柔嫩,护理疏忽致皮肤沾污、擦伤等,金黄葡萄球菌等侵入皮下组织就会造成本病。 病儿发热、不进乳、不安或昏睡,全身情况不良。病变多在背部、臀部等经常受压处。 初起时皮肤发红、质地稍变硬。继而,病变范围扩大,中心部分色变暗变软,触之有浮动感,有的可起水泡;皮肤坏死时变成灰褐色或黑色,并可破溃。 老年人皮下坏疽病人以男性居多。 常见病前曾洗澡,长时间浸泡于热水并擦身,然后随便**躺在池边或长凳上休息。 事后发生本病,病菌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病人寒战发热,全身不适乏力。 背部或侧卧时肢体着床部分有大片皮肤红、肿、疼痛。 继而,皮肤变为暗灰色,知觉迟钝,触之有波动感,穿刺可吸出脓性物。 全身症状加重,可有气急、心悸、头痛、烦躁、谵妄、昏睡等。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感染可起源于口腔或面部。 起源于口腔等多为小儿,因迅速波及咽喉而阻碍通气,类似急性咽峡炎,甚为危急。 病儿有高热,不能正常进食,呼吸急迫;颌下肿胀明显,表皮仅有轻度红热,检视口底可见肿胀。 起源于面部的颁下蜂窝织炎,局部表现红肿痛热,常向下方蔓延,全身反应较重;感染累及颈阔肌内结缔组织后,也可阻碍通气和吞咽。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发生在皮肤受损伤后,病菌是厌氧菌,如肠球菌、兼性大肠杆菌、拟杆菌、兼性变形杆菌或产气荚膜梭菌。 炎症主要在皮下结缔组织,末侵及肌rou层,不同于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肌炎为主。 初期表现类似一般性蜂窝织炎;特点是扩展快且可触知皮下捻发音,破溃后可有臭味,全身状态较快恶化。 病理改变是急性化脓性炎症。特点是病变扩展较快,因为病菌有毒性强的溶血素、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加以受侵组织的质地较疏松。 病变侧的淋巴结常也受感染;且常有明显的毒血症,或更有菌血症。 本病是皮肤、粘膜受伤或有其他病变以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病菌感染所致。 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的是金黄葡萄球菌,有的是大肠杆菌或其他型链球菌等。 在颌面部各种组织之间,如皮下组织、肌、唾液腺、颌骨,充填有数量不等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其中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唾液腺导管走行。 这种结构从胜利上具有缓冲运动产生的张力和压力作用,从解剖上即是潜在的间隙,而且相邻的间隙之间相互通连。 当感染侵入这些潜在间隙内,可引起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性产物充满其中时才出现明显间隙。 常见症状为牙源性感染,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在婴幼儿中多见。 继发与创伤、面部疖痈、口腔溃疡和血源性感染者已少见。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四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少见。 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观察体征,诊断多不困难。 化验血常规,注意白细胞过多或减少和有无贫血。 有脓性物时涂片检查菌类。 病情较重时,应取血和脓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监测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的变化。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应与气性坏疽区别。 后者发病前创伤较重,伤及肌rou,伤肢或身躯已难运动;发病后伤口常有某种腥味,脓液涂片检查可大致区分病菌形态,作细菌培养更可确认菌种。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局部解剖知识,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等,配合穿刺抽脓等方法,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一般化脓性感染,抽出的脓液呈色稠脓或桃花脓,而**坏死性感染,脓液稀薄呈暗灰色,常有**坏死性恶臭。 治疗方案根据临床疗效或化验报告菌种调整药晶。 如病人能接受口服药剂,可同时用中药普济消毒饮等。 局部处理,一般性蜂窝织炎的早期,可用金黄散、玉露散等敷贴;但其病变进展时,或是上述其他各型皮下蜂窝织炎,都应及时切开引流,以缓解皮下炎症扩展和减少皮肤坏死。 切开可作多个较小的切口,用药液湿纱条引流。 同时要改善病人全身状态,例如高热时行头颈部冷敷;不能正常进饮食时,输液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呼吸急促时给氧或辅助通气等。 此外,对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病人必须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