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3316 小早川隆景的茶道  (第3/5页)
  如果在中国,中国人不管喜不喜欢都会把礼物显收下来,有时候会加上一下虚伪的客套与推辞,显得礼物的贵重,让对方脸上好看些。    即便是发现礼物不喜欢,或者不合适,也不能当面说出来,比较聪明的人,会选择在一段时间之后,以回礼的方式,把东西送回去。    这样也不伤对方的面子。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人情世故也非常讲究,不过,还是略有不同。    除非对送礼者有什么目的,不过日本人送礼不太讲究价值,而是讲意义。    很多人都认为送礼是一件费心的事情吧,其实送礼物的意思就是美好的祝愿,没有必要夹杂太多的杂念,简简单单的就好,不需要太华丽太奢侈,礼轻情意重,这样想就好了。    这是日本人的想法。    从某些角度而言,中国人和日本人思考行事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    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复杂化,而日本人则尽量简单化。    没办法,中国国土面积广大,人口又多,思考问题必须要多方考虑。    日本就是个弹丸小国,在明治时代之前,人口刚刚过千万,小国寡民让一切都变得很简单。    不不不    似乎感觉到了我不快,小早川隆景将身子伏在地上,赔礼道歉道:    明智先生千万不要误会,老夫绝没有任何藐视六角釜的意思,恰恰相反,这六角釜实在是高贵,乃是当年后小松天皇之子,小川宫亲王所用过的名器,老夫就算再狂妄,也不敢。。。。。    。    六角釜是当年天皇赐给织田信长,然后又被转赐到父亲手里的,这么说起来,的确是很高贵。    但是,这也说明不了什么的吧。    皇室最穷的时候,天皇亲自卖的字画都值不了几个钱,原本收藏在宫中的东西更是不要命的往外摆,为的就是赚几个铜板。    如今,有大量的皇室收藏品流落民间,都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个六角釜跟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当年没卖出去,最后反而随着织田信长的到来而升值了。    本质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此物是天皇陛下赐给将军的,再有将军赐给先生的。。。。。。所以其中包含着陛下和将军两人对于协助朝廷匡扶天下的明智一门的信任,是只有先生才配拥有的名物,在下无论如何也没有资    格。。。。。。    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啊,会说话的人就是这么厉害。    这跟匡扶天下也有联系    真的是这样啊。。。。。。    听他这么一说,我肚子里的气全都消了,而且还略微有些得意。    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啊。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又被退回来了    既然人家不愿意收,那咱还得另外找东西送啊。    就在我琢磨着重新选什么东西给他好的时候,小早川隆景突然说道:    看到这六角釜。。。。。。请问明智先生您,是否喜欢喝茶呢    还。。。。。。还行吧。    其实我并不怎么喜欢喝茶,倒是清酒和咖啡喝的挺多的。    您通晓茶道吗    他突然冷不丁的问道。    我都不怎么喝茶,还会去花闲工夫研究茶道    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嘛。    那么,老夫向您讨要一件名物,请您允许。    嗯名物小早川隆景先生想要什么,就尽管开口好了,只要是在下能够办到的,一定都能帮您去国来。    那就原谅在下的无礼了。。。。。。    小早川隆景盯着我,一字一句地说道:    老夫所要的名物,就是。。。。。。明智先生您    。。。。。。    场面安静了片刻,随后爆发出我的一阵大笑声音。    小早川先生,您的玩笑的可真是有趣,我什么时候成了名物了    在场的人之中,除了小早川隆景自己,估计所有的人都会把他刚才的那句话当成是笑话听。    面对我的笑容,小早川隆景却一本正经的说道:    不,明智先生,老夫可不是在开玩笑    哈    见我很吃惊,他顿了一顿,说道:    把您比作是名物的确有所不妥,但是,像您这般文武双全又极具修养的武士,现在已经很难找了,即便是六角釜这种皇室名物,也不曾拥有与您相比的价值。    这回我没有笑了,眼神怪异的盯着小早川隆景    修养我倒是有些,毕竟两世为人,我早就明白了男人帅不帅,一半看脸,一半看嘴和手指言行举止的道理。    怎样保持修养呢    很简单啊,低着头,少说话就行了。    沉默的人往往都会被认为很有内涵。    不过文武双全。。。。。。小早川,你是在讽刺我吗    不过话说回来,你要我做什么    阿香突然大声对小早川隆景说道:    老爷是织田家的股肱之臣,小早川先生,他并没有改仕他人的想法,您不必为此费心了    啊咧阿香怎么会这么说。。。。。。哦,是这样啊,她以为小早川隆景正在试图劝诱我改换门庭。    不过小早川隆景刚才的话里面确实有这么一点意思,不过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如今我在织田家中的地位已经十分崇高,一年的收入也是令人称羡的。    小早川竟然还想劝诱我    难道毛利家还给得起我更加优厚的条件吗    夫人您误会了,如今毛利家已经归顺幕府和朝廷,哪里还有夫人您说的那种非分之想呢    他微笑道:    老夫的意思是说,天下即将太平,幕府官员的工作也会由武政转向文政,既然是文政,那么就难免要与有名望的文化人见面交流了,这其中最有效,也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茶会,既是茶会,    那有怎么可以不对茶道有所了解呢。。。。。。所以,明智先生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我,道:    不介意的话,就由粗通茶艺的老夫,来做您的茶道师父吧    茶道师父    是的。    他盯着我,等待着我的回复。    我之前并没有见过小早川隆景,今天是头次见面,万全说不上有多熟悉。    而且一个月之前,我们还是彼此敌对的。    我知道作为著名的文化人,小早川隆景的茶道水平不言而喻,但就这样把他这个并无深交的人奉为师父,恐怕有些草率了吧    而且,我现在在政坛的地位比他高得多。    就算真的要拜师,也应该是有我主动开口,这才合适啊。    还有一点就是    我对茶道一点兴趣都没有啊。    就如同上文所述的那样,一个平常连茶都不怎么会喝的人,哪来的兴趣研究茶道啊    少年时代,父亲就曾经指点过我的茶道,无奈我实在是没学进去,他后来因为政务繁忙,也就没有管这个了。    提到父亲,我又感到一阵惆怅。    去年出门云游的父亲,至今仍然音信全无,连封家书也不曾写回来。    甚至连母亲的葬礼,他也没有回来参加。    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可是相濡以沫几十年,连织田信长也称赞不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