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军算 (第3/4页)
陛下是不会让平野伯出什么意外的。 其余时候,胡闹胡闹也就罢了,这个节骨眼儿上,陛下不愿意京中再生出什么乱子。 “咳咳………” 燕皇再度咳嗽起来。 魏忠河马上拿出绢布,却被燕皇一把推开。 “咳咳………” 这次咳得,明显比以往更为严重,待得咳完后,燕皇下颚处,居然也挂着血渍。 “陛下………” 魏忠河马上跪伏下来,帮燕皇擦拭。 “魏忠河。” “奴才在。” “你说,朕这身子,还能撑多久?” “陛下定然长命百岁,福寿………” “咳………” 见燕皇有发怒且再度要引发剧烈咳嗽的意思,魏忠河马上道: “陛下,奴才实在不知,奴才的境界比太爷差了太多,若是太爷还在,有太爷亲自酿制的丹丸,陛下的身子也不至于这般。” “其实,自两年前起,丹丸,就已经没什么效果了,太爷为朕,已经强续了两年,但,还不够啊。” “陛下………” 虽说民间早有传闻,说宫中太爷于天虎山兵解,将自身气运裹挟着天虎山气运一同汇入燕鼎,弥补了藏夫子斩龙脉所耗。 但陛下,是从来不会这般说的。 “朕这些日子,晚上常做梦,梦到的,居然是当年藏夫子当着朕的面,斩了我大燕龙脉,那条龙,仿佛就是朕的身子。” “陛下………” 燕皇身子靠在了龙椅上,侧过脸,看着跪伏在自己身侧的魏忠河, 道: “但朕,还是不信这个,因为朕若是信了,他藏夫子,也就算是如愿了。 炼气士炼气士,勘测天命,占卜吉凶,行的,无非是欺上瞒下的把戏,寻常妇孺被骗,尚情有可原,但朕,岂是妇孺?” “陛下英明神武,自是不可能被蒙蔽。” “人,都是要老的,也都是要死的,藏夫子斩龙脉,其实就是给朕种下心魔,让朕身体不行时,就开始胡思乱想。” “是,必然是如此。” “朕,不信命,朕的命,只有朕自己才能抉择。” 燕皇摆摆手, 道: “今夜宿这里。” 御书房隔壁,是有偏殿的,方便陛下处理完政务后歇息。 “是,奴才伺候陛下就寝。” 魏忠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燕皇去偏殿,待得伺候好陛下躺下后,再静悄悄地退出了偏殿。 刚退出来, 就有一红袍大太监过来禀报: “丁宜人,因病,逝了。” 魏忠河点点头。 大太监又道:“那东西,卑职准备………” 魏忠河目光当即一凝,低喝道: “怎么着,你还想查清楚了再向陛下禀明赏你个办差得力的功劳?” “卑职不敢,卑职不敢。” “这事儿,就断在这儿了,不许再提了,没眼力见儿的东西。” “是,卑职明白,卑职明白。” 看着那位大太监灰溜溜地走了,魏忠河摇摇头,在陛下下榻处巡检了一圈后,回到了自己的卧房。 白日里,魏忠河寸步不离陛下,但在陛下歇息时,魏忠河也会回到自己的住处歇息,人,毕竟不是铁打的。 卧房内, 魏忠河伸手, 打开了放在桌子上的盒子, 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那根角先生。 其实,这种物件儿,在宫中很常见,太监们会用它,宫女们也会用它,就是一些不受宠的妃嫔们,私下里,也是会藏着用一个。 其实,用这个,也正常,但丁宜人只能说无巧不巧地,冲了陛下的霉头。 可不是咋滴, 夜深人静了你自个儿躺床上偷偷用就是了, 居然在那个时候打着灯拿出来看。 魏忠河伸手拿起这一根, 指甲盖在上头轻轻刮了几下, 自言自语道; “啧啧,天断山产的上好佳木啊。” 魏公公走到自己卧房的书柜前, 这里有很多格子,每个格子里都堆叠着很多本书,但其实这些书里面是有凹槽的,每个凹槽里头,都放置着一根先生。 林林总总,近百具,都是魏公公的收藏品。 所以,他才能一眼就瞧出这根先生的产地和用料,晋地天断山的佳木,做先生,本就极为合适。 这事儿,本就膈应,陛下必然不愿意再听见关于这事儿的任何消息。 更别说,这事儿可能还牵扯到平野伯。 而陛下现在,是不愿意任何的事儿牵扯到平野伯。 “哎哟,平野伯爷,你这回可是欠了杂家一个人情喽。” 说着, 魏公公将这一根放置入一个空着的格子里。 拍了拍手, 望着满满一书架的收藏品, 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有人爱好藏书画,有人爱好藏剑,有人爱好弓弩, 其实, 个人喜欢什么就收藏什么,本就是极为正常的一件事。 魏公公从未觉得自己喜好收藏这个有什么错, 甚至觉得自己收藏这个比那些正儿八经的收藏大家,更为接地气一些。 随即, 魏公公一甩拂尘, 盘膝而坐, 正对一架子的先生, 缓缓入定。 …… 昨晚为了等郡主,郑伯爷睡得比较晚。 出乎预料, 郡主昨晚没来。 一大早上的,郑伯爷就被姬成玦喊醒。 洗漱着甲后,郑伯爷出现在院子里,闭着眼,像是在站着睡觉。 姬成玦出来后,拉上他,二人一起上了马车。 依旧是张公公驾车; 这次,剑圣没跟过来,因为姬老六上朝的马车附近,护卫很森严。 有了那次被郡主新婚之夜问候的经历后,姬老六也对自己的安保下了极大的心血。 “来,吃烧饼。” 姬成玦递给郑凡一块烧饼。 通常而言,上早朝时,姬老六都会在马车里随意地吃一点,等早朝结束后,家里会马上有人去户部送一些吃食。 郑伯爷很麻木地啃着烧饼。 行军打仗时,那是另一个状态,但平日里让他天天赶大早起来,还真有些不习惯。 “早朝不习惯吧?” 郑伯爷点点头,他找到了当初上中学的感觉。 其实,姬老六因为这宅子距离皇宫近,所以比一些其他大臣上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