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部煮海 第四十六章 星辰大海 (第2/2页)
间。 能不能灭了蒙胡不重要,打的他不敢南下就行。因为在这个时空里,这个民族的破坏力实在太恐怖了。上亿人口死于他们的弯刀之下,他们根本就是在杀人为乐! 当然,吕祖安也没心情为南宋、大金做嫁衣。老子前线打生打死,结果与蒙胡两败俱伤,后面跟着两个二比的腐败分子捡便宜? 休想!一定要捆绑紧了一起干。 打仗我来,送死你去。然后你还要自带干粮吧? 战争吗,其实并非都象宋金现在这样的经济萧条,两亏局面。战争也是门生意,是可以赚大钱的。关于这点,营销出身的吕祖安有足够底气,再说还有后世小米的海湾战列可以借鉴哈。 基于以上,吕祖安需要得到一些社会资源的支持,壁如明教的基层组织,比如东南儒林的认同,比如明招山的青年才俊,比如南朝皇帝的圣谕。 然后他还需要积聚大量的财富,这就需要南宋、大金的市场和商贾。 再其后他要练出强兵,这需要根据地建设。山东、两淮之地就很好啊。山、海、关隘、平原、人口,要啥有啥。再过十余年,黄河夺淮,形成天然的战略屏障,时间也刚好。 什么意思?想要聚集势力、组建战力、施政思想、培养人才梯队、铺设人脉资源等等,各方面都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吕祖安先要让岚山耗得起、耐得住才行。 然后呢?占领山东、淮北会得罪金国。占领淮西、淮南会得罪南宋。但是,只要俺们放低身段,比如称臣纳贡?俺也愿意帮你干活,比如活跃经济,抵御外侵,平定内乱,推动你们科技、文化进步?等等,好像宋金朝廷也不乏护佑朝廷百姓的真正智者,或投机、觅巧的jianian邪、妄臣之辈。 就算没有,吕祖安自信拿钱堆也能堆出几个来。想用阿睹物扶持个圣人出世那很难,但想用金银堆砌出几个jianian邪、妄臣,也很难么? “杀人放火受招安”呢!吕祖安发现在两宋时期,这招其实很好使唤。前世梁山的好汉们能干成的事,没道理俺岚山的书生们就不行。或说梁山、岚山,这不就一字之差嘛。 即便说梁山故事只是小说家言,那么刘豫是真的吧?李宝也是真的,魏胜依然是真的,杨妙真、李全还是真的!各家的故事结尾各有不同,但各家故事的开端却并无二致:早饭受招安! 等大局安定,就联合宋金和蒙胡好好地干一架。若他们识相往西面祸害欧洲,吕祖安未必不能给留条生路。否则的话么,吕祖安也不介意做回恶人,用他们的脑袋告诉他们什么才叫聪明! 等蒙胡跑路了,咱们就在草原上招募新的牧人放羊,然后剪了羊毛换粮食、换矿产。总之,要让他们多少有些像样的财产,有口饭吃饿不死,有口铁锅舍不得扔掉。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话说欧阳这种肩负重任的穿货都不能免俗,蛮族又何能例外?总要让他他们占着一个地方不舍得继续迁徙才行,这样就方便俺们过来管理了。 不然呢,难道他们们还想继续进化不成? 天下太平了,就组建个邦联体或国联啥的,制定规矩。大家互相学习贸易战、口水仗,搞点长面子的体育竞赛工程、文艺沙龙啥的,不是比打生打死强太多? 甚至连自己后人的出路他都想明白了。为了避免历史圆周率的重复,他的子孙不被新崛起的帝国虐掉,他的功勋不被后世的历史抹黑,所以他坚决不称帝、不独裁。 他的志向,应该在星辰大海。他的儿孙,也应该生活在新征途的路上。壁如开发美洲大陆,边做边玩,几代人总要的吧? 等等,是不是现在就给那块大陆改个名字如何?“新东方大陆”,蛮好听的。 岚山的政体将是个虚君国体,君王只是一介文华世家而已。岚山的国会将把所有英雄、枭雄、大侠、豪杰的最后一丝才华或野望都磨成渣渣! 然后呢?通过不断的介入、干涉别国内政,岚山基层行政效率和军伍战力还能相对保持着。 或许,那将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绝不会是最坏的时代。 《明史》在记录淳熙十一年底的这次“会议”时候,主要着眼在对会议的历史价值评判上,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振奋人心的大会,吹响岚山崛起的立国大会,等等。 野史《宋明录》就更多地记载了大会的过程及发言,相当详细。特别是把左使的演讲再次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对于后世史学家研究吕左使的建国思路,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史料: “今日之格局,南朝得正统,北朝得地利。皆不可卒亡,强要覆灭,必要多造杀生。 我师在桃花岛看花开花落十余年,推演天下大势。察气候日寒,年甚一年,北方蛮族必然南侵。由是,中原、东南此后数十年都将生灵涂炭,五胡之祸就在眼前! 然如今南北两朝皆有大不堪处,亦不能复生强大。观天下散落之民心,不知凡几。皇上因此与某计议割据山东、两淮,屏障东南之计。实在是想为东南吏治的改良赢得时间。 故吾等举事,必先收拾散落天下的那些民心,给他们以希望,方能得山东、两淮根基。 今吾等在天下人看来,一商贾、书生而已。举事之时,谁与共舞? 夫军阵之争,全在士卒悍不畏死,不然如何以步卒对抗蒙胡骑射。而士卒之悍勇,一在军旅森严,使令行禁止。二在器械精良,使立不败之地。三在意志坚定,护法宗教、家园。 宗教之害,在于乱国。然宗教之利,在于鼓舞牺牲。今天下民心似水多变,必要有一宗教去凝聚乡间民心方得成功。而当世无论“佛、道、儒”诸教,皆已老大、坐享而已。 故欲兴新理,扶持“明教”可也。今明教地跨山东、两淮日久,扎基贫困乡间。其原旨教义粗鄙不堪,然信众日增。若能得其巢xue,改其教义,换其梁柱,则其宗教利可见,而其弊尽削。 金国北朝出于白山黑水,其质本荒蛮,毕竟心慕华夏衣裳。然而汉化不足,立国七十余年,依然重利轻理,文明不倡。吾等若先以武力割据岚山,复以臣姿,纳缴其税,诱其开埠取利,助其加速融入汉家文化。则未必不能得割据之实,不难两安也。 东南老大日久,如今上下怠政谋私,政惰军懈,民间乡野日囧。然其文事兴旺,吾等当先发展贸易。上利其国,下利其民,促其吏治改良。复以北地屏障行事,立戍边之功,或可公私两济? 如此,则南盟、北臣,并力拒北蛮可也。其间,当力扩海船,沿诸处海岛建设基地,殖民南海诸岛。鼓励商贸,积聚钱粮,减免税赋,让利民间,则岚山基业可期也。 诸君!岚山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文教、经济、科技、武功,促进汉家文明进步,北阻蛮族侵夺华夏。非为一家、一姓夺天下。故当合纵南北,交好一切文明国度,扬我汉家衣冠。 吾等当谋求在长治久安之前提下,以工商、文化、科技力量和平演变各国政体,让天下此后再无大战、再无生民涂炭。最重要的是,吾等绝不是简单换个王朝姓氏! 吾等是要从根本上对我汉家文明做全面更新。使之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进步。 从此汉家再无前朝疲敝!再无南北征伐!再不受蛮族威胁!再不要改朝换代、生灵涂炭! 吾等之使命,是汉家文明之再造与传承! 吾等之目标,是不尽的星辰、大海! 吾等之所为将前无古人! 从此汝等之名,都将成为千古传奇,永垂不朽!” “诺!”众人无分老幼,皆是心潮澎拜,齐声应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