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_第二部 干戚 第十章 都护府的新政(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 干戚 第十章 都护府的新政(一 (第1/2页)

    有了海曲、赣榆、曲阳、莒县、莒南、驹山、临沭七县后,岚山都护府的户口迅速膨胀到六十万人。各县官员垂拱而治,所有民事、军务都交由各县不入流的胥吏处理。

    这些胥吏也并非全是岚山派遣。多数还是由当地乡贤组织选举后,经岚山派员调查身世合格,就加以任命。反正不入流的官,也不用中都的吏部考察,备案而已。

    民生方面,因为地方民事有金国官员占着茅坑,那就暂时实行“乡民自治”原则。各县乡积极组织乡绅组建“地方议会”,选举威信较高的人担任“议长”。

    在这个过程中,就看出明教组织的好处了。他们几乎在每个县乡都有基层教众。在刘二祖跑前忙后下,明教地方组织很快发动起来。只需把这些所谓的各级“营、坛”稍加清理,再补充些当地乡贤、胥吏、乡甲保长、商贾、学子等代表,一个有模有样的“县乡议会”就成立了。

    各县议会成立后,首先通过临时结盟法案,宣布本县加入岚山都护府,接受岚山都护府的领导和保护,统一向岚山都护府缴纳税赋。

    除民事由各县议会地方自立、自决外,凡涉军事、教育、外务、基本宪章/律法等制定落实时,七县皆自愿将相关权力上移到岚山都护府统一执行,且永不收回权力。

    凡岚山都护府内缔约县遭遇灾害、叛乱、外来入侵等事件时,七县皆应视为己县故事。

    岚山都护府同样成立都护府议会,议会暂以都护府内阁成员、保利商社、明教、都护府功勋人员,并七县议会推选的议员代表组成。由此规定,岚山都护府治权归岚山议会掌控。

    岚山议会的第一任议长是刘二祖,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刘二祖在组织各县议会方面居功至伟,他和明教、地方乡贤、吕祖安等人的关系都很到位,也得信任,的确具备最大公约数。

    然后由议长刘二祖提议,在龙姑、凤姑远隔淮西,缺席起义的情况下,岚山都护府议会推选吕祖谦的长公子吕延年为明教代教主,吕祖安为光明左使。吕祖泰回寿州,就有刘二祖为光明右使。

    由光明左使吕祖安担任内阁首相,负责组建岚山都护府的行政内阁及军事枢密院。

    由内阁、枢密院负责执行落实都护府议会的各项决议案,并对岚山都护府辖区的内政、外交、军事日常管理。

    岚山七县的明教组织在经由此次行动后,早已兴奋不已,只怨自己依附岚山不够紧密。但其他地区明教组织却是蠢蠢欲动,毕竟,岚山新选出的教主并非经过他们同意,在法理上还缺乏基础。

    要说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岚山呢?难道果然如那位前朝大佬所言,“龙兴之地”?一时间,明教内外门纷纷若有所思。然而此时岚山已经站稳脚跟,实力强大。相对来说,无论明教内门、外门,此时还都躲在角落里,组织实力不彰。眼下选择,依然是要先设法依附岚山,然后才能缓缓图之。

    吕祖安没有心思管这些,一应明教事宜,都交给刘二祖去安抚协商。他自己的注意力,还是要集中在岚山内部的行政规划、调整上。比如,都护府的农业政策调整就很紧迫。

    经过议会、内阁充分酝酿、论后,岚山都护府对于农业田产的改制,就采用了双轨制。也就是说,凡是有地契的田地,自然归其个人所有。岚山都护府鼓励他们向都护府出售田地,以换取保利商社的股权,而土地依然可以继续耕种。但因为不是强制措施,从结果上看,收效甚微。

    很少人愿意把手里的田产卖掉,哪怕都护府的收购价格并不苛刻。

    而在那些个人田产、地契之外的一切“无主”山林、水域、岛屿、滩涂、道路、桥梁、县产等产权,一概收归岚山都护府所有。这也是有道理的,地方是人家打下来,当然要归人家所有。难道花钱就一定比拳头更合法吗?

    对于那些边远的乡村地方的农家或乡间地主来说,因为这次卫国战争的进程很短,战况也不激烈。甚至战后也没有新的“真龙天子”坐龙庭。所以他们根本就没做好“改朝换代”的思想准备。

    此时忽然有官府的差役过来重新丈量土地,心中还是非常抗拒的。因为无论都护府如何地宣称顺应民意,也无论内阁统如何放低身段去温和cao作。依然免不了触动地方豪强的核心利益。

    因为他们名下的很多田产,其实是没有地契的!山高皇帝远,皇权不下乡,这都是古已有之的民间传统。他们想不通自家昨日还在耕种的土地,如何今日就不再是自家的了?当然,没人会反思自家获得这些土地时的巧取豪夺。总之俺可以不仁,但官家却不能不义!

    别说那些边远的乡绅了,就算是海曲的积善人家,岚山保利商社的股东,虎山下的马、谭两员外,都没做通思想工作呢!要说眼看老朱家、曲家都在积极响应都护府的退田工作,把家族资源向都护府的工业系统中延伸。两位员外也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就是不舍得啊!

    他们两家的田产土地,不比阿掖山的和尚少多少。甚至在阿掖山数次变卖田地后,如今的海曲之地,他们才是最大的地主!他们的很多土地也是没有地契!而没有地契就要被收归都护府啊。

    虽说都护府也不会完全免费收回,最起码今年的田地收成是要折算成钱粮返还给你的。或者有证据证明你在这些田地上投入了水利、建筑,那么这部分的投入也会折算钱粮给你。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总之,这些“无主之地”的田地产权此后就要收归岚山都护府所有,和他们说拜拜了。

    而马、谭两员外,他们的身份却十分特殊!他们是最早救助岚山流民营的积善人家,是岚山工商崛起的赞助商,他们还是保利商社的原始股东,他们更拥有岚山议会的议员身份!这两个人的阻力,直接导致都护府各地的田产清算、改制工作陷入观望、停滞状态。

    甚至连吕左使、刘议长亲自上门说明情况,这两家依然不为所动。张从正得知后勃然大怒!这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吗?然后再继续数落起吕祖安和刘二祖来。

    早就和您们说过,吃早饭就是吃早饭,不旗帜鲜明,如何能震慑地方人心?看你们做事含含糊糊的熊样!现在好了,下面人根本没意识到咱们是在哈官吃早饭呢。你瞧瞧,指不定人家还存着找地方评理、讨说法、告御状的念头!

    总之从张从正嘴里咆哮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很不堪的。刘二祖素来畏惧老张嚣张倒也罢了,吕祖安刚完成割据岚山的初步大业,正在心高气傲时候,如何耐烦他张某人跑来说教?双方难免你来我往,争论起来。那吵架声音,都能掀翻都护府大堂的屋顶!

    索性张从正丢下手上其他事,这就亲自赤膊上阵。“这事归俺管了!”此外,他又把常仲明和霍仪的两营厢军划拨过来,领着人马就杀气腾腾地下乡了。

    马、谭两员外还聚在家中,和一帮子亲友讨论谋划,如何应对都护府的农业新政呢。大门就被人从外面踹开,一颗新鲜猪头“砰”的一声砸在桌上,血浆飞溅,众人身上、脸上到处都是,血淋淋的场面好不恐怖。

    当时哥俩就被吓哆嗦,不能动弹了。张从正更是直接下令帮人!指着两人鼻子开始大骂,足足大半时辰。

    “你们傻缺哈?知道你们前面干的是啥营生?如今还想去中都告御状咋地?

    信不信等我大金天兵过来,第一个要巢灭的人家就是你们哥俩?啊?田产比谁都广,钱粮比谁都多,人缘比谁都差!不拿你们出来顶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