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五百年_第151章 如何处置降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如何处置降兵 (第3/4页)

可找机会把韩军骑兵灭之。”

    骆甲出列道:“臣愿率骑兵入韩。”

    子婴给他相应的军令证明,进入韩地后,让杨喜听从骆甲统一指挥。

    在大战进行的一年多时间里,骑兵训练继续进行,在三个月前,有新一批七千人的新兵成为合格骑兵,成为骑兵中的一员。

    这批新骑兵,目前部署在蓝田大营作为机动兵力。

    预计再过三个月后,又会有七千人成为合格骑兵。

    原本部署在萧关外的骑兵、步卒,全部已经撤入萧关内。

    朝会进行了很长时间,到下午的时候,才把主要事情商议完毕。

    “尉缭丞相年事已高,不宜过度cao劳,朕决定,设立左丞相一职。”

    子婴目光投向陈平,说道:“少府陈平,智谋无双,才德兼备,左丞相一职,由陈平担任。”

    对于陈平来说,他相信自身才能,迟早能当上丞相,亦看出皇帝很重视,有意让他接任丞相。

    只是此前皇帝未告之,今天听到被任命为左丞相,觉得有些突然。

    “谢陛下!”

    兴奋中的陈平,跪下谢恩。

    子婴继续道:“陈平升任丞相,少府一职空缺,由丞相右长史卢德升任。”

    “谢陛下!”

    卢德兴奋激动,跪下谢恩。

    此外,赵衍升任丞相右长史。

    尉羽升任丞相左长史,仍然兼管兵器制作。

    晚膳时间到了,内侍在麒麟殿摆下桌子,端上饭菜。

    饭都是大米饭,枸酱是多数人喜欢的佐料,必不可少。

    皇帝和臣子们吃着同样的菜。

    饭菜的量刚刚好,不铺张浪费。

    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尉缭。

    尉缭没牙齿了,他所吃的,由御厨专门烹煮。

    吃过饭后,子婴让陈平留下。

    众臣退去,子婴走下阶梯,走到陈平面前。

    “八万降兵,有劳丞相费心了。对于如何处理降兵,朕也有一些对策。”

    子婴具体说着。

    比如,对于降兵日常管理,不要只依赖于秦兵或吏员,还可从降兵中挑选出真心归顺的人成为卧底,从他们身上了解降兵最真实想法。

    比如降兵们对秦国是否有怨气,是否思念家乡家人,暗中观察是否有人有不轨之心。

    可给卧底安排任务,在平常时不觉意间透露出一些我方想让韩兵知道的消息。

    比如,原本所在国家将其定为罪人、家人受到牵连、

    比如媳妇改嫁等等。

    无论是否真的是这样,都要让降兵相信、认为这是实情。

    嬴子婴想出来的这些,是参照了近代、现代中的间谍卧底活动,以及思想改造、政治工作,再结合这时现实情况。

    陈平听后,对眼前年轻英俊的皇帝更为佩服。

    “陛下计策很好,照此方法来办,让降兵归顺就更有把握!”

    接下来,陈平说出具体工作实施方法,会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管理降兵,如果以后还有更多的降兵,再把部门扩大。

    不久后,东边和西边两批降兵,都会被押送到汉中郡褒水一带。

    那边会提前搭建好居住的营地,会有驻军实行军事化管理。

    讨论完这方面问题后,陈平再说道:“陛下,增派骑兵深入韩地,不仅可扰乱韩地、疲韩、弱韩,还可借此打击张良。我们在韩国探子,已鼓动对张良不满之人,对张良发难。若我军能在韩地打击韩军,张良处境会更加不利。即使如此,张良大权在握,仍然还不足以把他扳倒,只是重重削弱张良在皇帝、大臣、百姓中的威望。要彻底除掉张良,以后还得再有其他法子。”

    张良这个敌人,的确够顽固。

    第二天,骆甲带着一万五千骑兵启程往东。

    赵佗也一起出发,他要管理函谷关一带的士卒,要把降兵押送回秦地,还要尽可能把在边境的那些韩兵干掉。

    ——————————

    韩国,新郑,司寇府。

    有一批人聚集在书房,都是对张良不满的人。

    有丁勉、刘维、陈召等人。

    除了司寇丁勉外,还有一名韩国重臣,是官职为司士的高凌。

    司士掌纠察百官,地位相当于秦国的九卿。

    丁勉道:“张良不仅没让韩国强大,反而让韩国损失惨重,乃是罪人,此乃扳倒张良良机。”

    高凌道:“后日上朝,由我启奏弹劾张良。”

    丁勉道:“明日我再入宫见陛下,跟陛下通气。”

    陈召道:“韩国未来,我们的前程,要仰仗两位大人了。”

    刘维道:“张良不除,我们就没出头之日。”

    这两个贵族,是受到秦国探子鼓动,把高凌请来这里,跟丁勉一起密谋。

    ——————————

    皇宫,书房,韩成寝食难安,时而坐下,时而来回踱步。

    在函谷关对面的韩军,原本有九万,攻城累计折损三万余人,后来又被赵佗杀了近四万,营寨三千士兵投降。

    暴秦那边的消息传来,杀敌五十余万,韩成已基本相信了。

    最新接到报告,匈奴人重新打通了前往南边的通道,从道路上前进,在折向陇西郡西边的地方,有秦军驻守。

    许久没有消息,西路军粮草早就耗尽了,惨败那是必然的。

    韩国本来人就少,一下子折损了十四万男人,这个损失太大了。

    韩成的心在滴血,本来他就对灭秦满怀希望,万一不能灭秦,在戚宗率军归来前向其发密诏,让其将兵符交给皇帝,从而掌握兵权。

    可结果是,此战不仅不能灭秦,反而导致韩军全军覆灭,这是韩成难以承受的。

    这段时间来,韩成每天都很难受,左思右想,想来想去,都是张良惹的祸,非要鼓动齐、赵一起攻秦。

    原本韩成就对张良有些不满,只是韩国强大需要仰仗张良,自身又无兵权,才不得不忍着。

    现在,韩成对张良很来气。

    “陛下,司寇求见!”

    “宣他进来!”

    丁勉进来后,向韩成低声道:“陛下,臣有要事要密奏。”

    韩成屏退左右,关上书房门。

    丁勉道:“陛下,张良独断专行,视陛下如无物,还祸国殃民。不知陛下可想除之?”

    韩成道:“张良兵权在握,又能如何?”

    丁勉道:“宫内尚有一千朗卫由陛下掌控。在明日上朝后,宣布张良罪行,命人将张良拿下。”

    韩成大吃一惊,说道:“张良的中尉军就在宫外,若得知对张良不利,必定会冲进宫来。”

    丁勉道:“只要果断杀张良,等中尉军冲入宫来时,将张良已死,他们还能弑君不成。只要张良一死,陛下便是名副其实的皇帝,韩国所有军队,皆听陛下之命。”

    韩成一时没有回应,他想起张良当初拥立自己为皇帝,虽掌控大权,却始终对自己行君臣之礼。

    可以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