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正面激战 (第2/2页)
。 汜水东岸,战况十分激烈,不断有秦兵被击中落水,也有赵兵被刺中倒下。 李齐望着对岸在督战的嬴子婴,发出阵阵冷笑,皇帝居然亲自击鼓,那更证明了秦军的无奈。 裨将道:“就算狗皇帝督战也没用,休想过河。” 张都尉道:“但秦军这么多人进攻,我们压力也不小啊!” 李齐接口道:“只要我们全力应战,秦军来再多的人也没用。” 不久后,第二批秦军进入投石车射程范围,另外一边的战斗开始了。 由于秦军全力作战,赵军占虽然占优,也面临着很大压力。 一段时间后,第三批秦军出动了,给予赵军更大压力。 战斗进行了一个时辰后,裨将对李齐道:“将军,秦军无法取巧,要誓死从正面突破了!要不要把其它地方的兵调回来?” 在汜水上游,不仅有巡逻士兵,每隔一个地段还有驻军,确保万一上游有秦军要渡河,能迅速赶到抵挡秦军。 张都尉道:“是啊!秦军船只太多,要是全部都用上,这边有可能顶不住。” 李齐没有立即做出回应。 侄子李左车叮嘱过他,一定要对汜水上游严加防范,秦军才不会有机会。 三批出战的秦军,跟赵军激烈交锋着。 嬴子婴又再亲自击鼓,激励士气。 秦军始终保持着高昂斗志,跟岸上的敌军激烈搏杀,有好几个位置差点被秦军冲上岸。 这是韩信和嬴子婴想要的结果,要给予正面赵军足够的压力,迫使李齐收缩兵力。 看着对岸那击鼓的秦国皇帝,又再目睹着战况,李齐再派人询问在汜水上游巡逻的士兵,是否有发现秦军。 不久后,秦军又发起了第四波攻势。 到了下午,士兵回来报告,上游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李齐派人传令,将上游的守军抽调一半到营寨周边。 夕阳西下,落日最后的余晖照射着汜水河两岸。 汜水河面上,血流成河,许多战死的秦兵尸体被河水冲走。 在岸上,也有不少赵兵尸体。 当然,赵军伤亡数量低于秦军。 子婴和韩信,始终都在关注着战况。 王元、王威就在两人身后。 王威对兄长道:“我们死了这么多人,应该成功了吧!” 王元淡淡道:“敌军已成功被吸引,应当没问题,破汜水便在明日。” 王威压低声音道:“这个功劳是韩信的,要是由大哥你来立军功就更好。” 王元淡淡一笑,只要胜利就行,他不太在意这些。 这时候,有士兵来报,汜水上游的敌军,约有一半被抽调回援。 士兵又再报告,汜水上游的东边,巡视的敌兵少了很多。 韩信道:“李齐已上当了,破汜水,就在明日一早。” 子婴笑笑道:“我们明日就可以在汜水对岸吃饭了!” “噹噹噹……” 秦军鸣金收兵。 出战的船只全部掉头,赵军又趁机射杀了部分秦军。 夕阳最后余光终于落下去,天开始黑了下来,激烈的战斗终于结束。 汜水东岸的赵军,灯火通明,在欢呼着胜利。 李齐回到营寨,跟部将们大吃起来。 为了庆贺胜利,这顿饭十分丰盛,大鱼大rou,赵将们有说有笑。 裨将道:“将军,这次秦贼败得够惨。” 刘都尉道:“嬴子婴这狗皇帝定然不会死心,明日肯定还会再来。” 张都尉道:“无论来多少人,都休想上岸,就像今日那样。” 陈都尉道:“我错过了今日大战,明日定要大杀一场。” 他原本在上游驻守,刚刚率军赶回大营,为今天没有参加战斗感到可惜,期待明天大杀秦军。 李齐情绪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大声道:“等获得更大胜利,跟弟兄们好好庆功,喝个痛快。” 赵军是军纪严明的队伍,平常同样禁酒,只有取得大胜利,才能名正言顺临时解禁。 赵军有统计伤亡人员,今天有一千七百余人战死,伤亡率远低于秦军。 当晚,李齐用布帛写好报告,命人明天一早前往新郑送给李左车。 晚上,子婴回到虎牢关后,韩信禀报,今天共有六千余人战死。 牺牲不小啊!子婴为此有些心疼。 只是为了胜利,这些牺牲在所难免。 ———————— 八月十五,天空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高高挂起,月光照射着大地。 汜水上游,某山林。 两万秦军在这里,这些全部都是骑兵。 对于今天在下游的战事,骆甲、杨喜有接到报告。 出战的时机终于要到了,秦兵们兴奋起来。 骆甲命令,先好好睡觉,大约三更的时候行动。 这是晴冷的天气,在寒冷的夜晚,秦兵们就地躺下休息。 幸好所带的御寒衣服足够,不至于感觉过于寒冷。 秦兵闻战则喜,士兵们都期盼着立军功,明天一早就要出战立功了,有部分士兵兴奋得睡不着觉。 杨喜、秦勇都睡不着觉,凑在一起小声聊天,还有两个军候也在一起。 军候余州道:“杨校尉,你升得很快,明天一战之后,你要升为将军了!” 吕马童道:“这十年,我从军候升到校尉,只升了两级。要说谁升得最快,除了韩信将军,过来就是秦勇了。” 朱贵问秦勇道:“你这五百主何时升上来的?” 睡不着反正也无聊,杨喜介绍道:“你们不知,十年前还在函谷关时,秦勇还只是区区行伍,见到陛下时,大言不惭说要做将军,还得到陛下赞赏。这十年里,从行伍升到五百主,够快了。” 余州和朱贵都惊讶了,随即是羡慕,还有丝丝的嫉妒。 朱贵道:“昭襄王时,白起同样是从行伍升上来,只有白起的上升速度能跟你比。” 余州拍拍秦勇肩膀,说道:“行啊!秦勇,这小子比我好多了。” 余州和朱贵,都已年过四十。 在函谷关时期,还是行伍的秦勇尚且年轻,在军中时怀着做将军的梦想,那日有幸见到皇帝,痛痛快快地说出来。 如今已三十岁的秦勇,经过岁月打磨,梦想仍然不灭,只是多了些持重。 秦勇淡淡道:“对那些离我还远着的事,我不去多想,一步步来,先打好明天这一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