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擎天柱_第九十四章 川中大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川中大定 (第1/2页)

    “闯食王”陈延福授首,“白莲老佛”何加起升天,“一条龙”李广前不知所踪,“争食王”景可勤得到消息后不敢回达州,率贼众突围被甘良臣反堵住一阵掩杀,景可勤抛下大部逃奔阆中而去,“九条龙”刘进福见大事不妙退回营山,隐隐有放弃营山去达州投奔“行十万”胡九思的异动,“遵天王”戴志秀为人憨厚老实,一头就扎进了李夔的口袋阵,被南充骑兵、各地团练团团围住,厮杀三日,全军覆灭,李夔率领骑兵与各地团练直取南充,南充留守的摇黄贼千人不到,不敢接战,全数逃往岳池、广安。

    至此,川中摇黄贼众最大的势力尽数溃灭,黄世信的“剿贼檄文”及《摇黄点将录》传到各地,各县各镇各乡里藏匿义民热血沸腾,欢欣鼓舞,义士皆举义军反抗摇黄贼,岳池武举洪正印、秀才唐如阳,贡生常安国应南充行营参军老乡刘新元号召,起义军四千五百,与李夔大军南北夹击剿灭岳池摇黄李世杰部。

    广安致仕副将王树极、同科举人邓士廉、欧养素、秀才辜启文同日举事,先败后胜,六旬老将王树极阵斩拓天宝,一斗粟溃退过渠江,被渠江水匪郑复所擒,拿住交于王树极,王树极开城迎李夔的南征大军,并与诸县团练合兵一处攻取定远县,定远李家委身侍贼,见南征大军已至,于城内放火开门,里应外合,一举光复定远县。

    李家当家家主李琢尔负荆请罪,李夔让他自去南充辩解,率征南大军只扑摇黄贼在川中南最后的一处据点合州。

    南征大军至嘉陵江与渠江交汇河口,闻重庆副总兵陈世贤、副将丁显爵急攻合州,合州摇黄大败弃城渡河而走,正撞见整军渡河的李夔,李夔率军在河滩上堵截剿杀,合州摇黄进退无路,泅水逃命,溺死者过半,万众贼寇只余一千八百侥幸上岸得脱。

    黄宝、韩赞初、李钰、黄世镜领两万步骑自仪陇攻蓬安、营山,渠县,各地士子如李泌、李晟、王光先,李沂明等,致仕官员如李含乙、余尚春、罗心朴、陈周政等,任侠义士如林时泰、罗大爵、王尔读、杨先志等纷纷举事响应,三地摇黄不战自溃。

    至此,川中南安岳、盐亭、蓬溪、西充、仪陇、南充、蓬安、营山、渠县、岳池、广安、定远、合州(重庆府控制)十三州县尽复,摇黄贼众皆往达州、阆中、甚至他们的夔州老家溃散,川中南形势一片大好,剿灭摇黄贼指日可待。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十日,南充行营发公文至各州县临时官署,招各州县署里知县及各团练总兵至南充行营议事,重点针对近日大军所至,论功分田分地,构建堡垒、关隘、城墙、水寨安置返乡难民,且与当地士绅、地主、土豪减租减息之冲突进行磋商;欢迎各地乡绅同往提出意见,南充行营将就这些矛盾进行处断。

    南充西山栖乐寺外围了一大片的军帐,土木营正在挖沟砌墙打造营盘,营盘外不断有署理知县、散州署理知州、州县团练总兵、各地乡绅地主、各族头人前来报到,他们不来不行,各地的团练虽然都是各地的贤达当总兵,但副总兵、各营都司、守备、哨长、队正都是从南充行营指派,粮饷兵甲也是南充行营供给,作训备战也是南充行营的教官负责,还有那讨厌的宣教司派出来的宣教官们,各个跟游魂野鬼一般跟着返乡的难民进驻各村各寨,宣讲那些有违圣人道义的歪门邪说,更有那些伤兵残卒退伍后在各村各寨组建担任村长乡老,组建甚么保安营,把那些想着趁乱抢田抢地的土豪劣绅派来的狗腿子一顿胖揍,全部驱赶了出去。

    乡绅地主们那个气啊,明明大家和新任戡乱顺庆知府黄世信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官绅勾结一下就能合起伙来压榨那些泥腿子,可这黄知府不知道是真疯还是假疯,偏偏要和泥腿子站一起来祸害他们这些士绅。

    士绅都是有脾气、有实力的,在定远县有赵家士绅打山中归来,发现自家田产被难民分了,便领着家奴冲入了那个尚未建好的新建村,打杀了十几名占田难民,宣教官与其据理力争,被赵家人绑住套在猪笼中沉了堰塘,后保安营至,城内团练开门,保安营将赵家上下二十七口尽数屠戮,尸首挂在城外一片大枣树下以儆效尤;又有营山乡老倚老卖老,持老人杖杖击带头分田的宣教官,被拿下,未打死,挂在村口桑树下旋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