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扣他的钱 (第2/3页)
须尊朕为帝,山东抵报不得再出叛逆之言,先转扬州后经朕许可才能传檄天下,否则一概免谈!” “对朱琏皇后上什么尊号?” 哪怕手握着大宋历代传国的国玺,给人家上尊号,还要人家愿意才是。 李纲带回了李敬在河东营救出来的太上嫔妃,王府亲眷,官员家眷那么多。 名单清楚,皇室的血缘清晰。 这时候再说人家是假的,那是把天下人当傻子。 朱琏和李敬,关胜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去,救命之恩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她想救回赵恒。 可是就回赵桓,自己这个皇帝又算什么。 赵构咬牙切齿的说。 “你去山东找陈过庭,曹辅商量一下,上什么尊号我都同意,朕可以放权给他们对金作战,甚至淮河以北,都可以让皇嫂节制!” 把这个条件说出来,赵构好像失去了什么心爱的东西。 精气神都被抽掉了。 听完赵构的话,李纲也仿佛抽调了浑身力气。 自己从江南一路赶来,就是为了保全大宋江山。 如今赵构居然主动提出把淮河以北交给朱琏。 朱琏不要封号,她称帝你也敢答应? 你打着让朱琏在北方替你抵御金人的小算盘,人家岂能看不出来。 朱琏手中把控的三司乃是朝廷中枢,难道你准备在江南重新建立三司,建立中枢,主动把大宋一分为二。 李纲莫名的想起了宗泽转述李敬的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微臣领旨!” 向赵构领命,李纲决意去山东见见朱琏和李敬,若是再闹的天下分崩离析,让金狗坐收渔利,不管是扬州还是济南府,都是大宋的罪臣。 李纲还没有从扬州出发,李敬已经在登州甩开膀子大干了。 登州有煤有铁,就距离州城并不远,这让黄灿有些无语。 朝廷三司这些年干什么吃的,登州船厂的用铁,都是从千里之外的磁州调拨。 一群大冤种,坑的一逼。 登州船厂年前跟各地订购的各种木料,从海路,陆路汇集登州。 置换的除了真金白银,还有船厂乔海,刘满江等人的承诺,有木头尽管往这里运。 皇后娘娘和李宣抚使有的是钱造船。 这些木材商人看见海岸边架设的五条超级大船的枕木,都惊呆了。 他们更加吃惊的是,李敬把登州水师的四条船,也拖到了海滩上,进行改 造。 旁边还有军士在围着训练,建房子。 据说皇后娘娘也住在那边。 大宋的水军曾经在统一疆域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功劳。 北宋初年,驻屯京师、担任宿卫的禁军水军,有神卫水军和殿前司、步军司的两支虎翼水军,以及澄海水军弩手等四支水军。 在山东半岛的登州北宋屯有重兵,经常练习水战,并建置澄海水军弩手两指挥和由厢兵升为禁兵的平海水军两指挥于此,是北宋最大的一支水军。 可是就是这支最大的水军。 能远航的战船不到三十条,其他不是太破旧,都是小舢板。 别看人家船小,实额只有不到六千人。 可是人家是禁军编制,实打实的中央军,跟李宣抚使麾下的地方军不一样。 仅福利和军饷就是李敬军的好几倍。 明知道朱琏把登州水师划归了山东东路宣抚使节制,四个相互牵制的军统制也没有主动去明水见李敬。 只是让部下帮忙从水路转运粮食时候,探听一下消息。 若非郑太后和朱琏同时现身登州,水军列队相迎。 李敬都有种怀疑,这些个混账会不会把水师的船弄去扬州。 不过李敬根本不在意。 到了登州已经,立刻让陈仁俊接管了水师大营。 急的乔海的堂兄,在水师做指挥使的乔沧当夜就带着礼物找到了李敬。 说四个统制一起出发跟着他大哥李敏从小清河转小船运粮到济南,顺便拜见他和皇后。 李敬这才知道错过了,他估算李敏可能快到济南的时候,他从带着皇后,太后等人从明水出发。 错了就错了。 李敬连忙让所有指挥使,连夜报道。 昔日跟随赵佶出访高丽的两条神舟,六条客船,明日开始,装载靖字厢军出海轮训。 还让朱琏坐镇,亲自给这些指挥使布置了海训计划,赵玉盘,赵福金,赵金儿,赵珠珠四个帝姬,带着十几个王妃和宗姬督训。 会上挑选了四条中型的战船,拖到岸上进行改装试验。 水师将领固然很重要,可是手上的事情也不能耽误。 带着大量人工的李敬,一到登州就忙的一塌糊涂。 登州城热火朝天,城内城外到处都是物资和材料。 开矿,炼铁,修厂房,修住房这些事情都让刘韐和黄灿分头负责。 用河东路缴获金狗在汴梁拉走的马车,李敬从淄州拉了二百多车设备,材料,在乔清澜,乔海,刘满江等人的协助下,李敬亲自在船厂摆开了四条比宋徽宗神舟还大一倍的船只的修建基础工作。 尽管前些日子,从淄州来了一批京城的木匠,大量的造船材料聚集,船工们就有所预料,看着堆砌如山的新设备和详细准确的图纸。 整个船厂都沸腾了。 这不仅仅是建造历史上最大的海船,也是大宋造船行业的一场革新。 各地运来的原木,连下料都是用机械cao作,跟以往对着墨线摔膀子根本不一样。 船只架设的龙骨器宇轩昂,除了传统的木锁扣方式连接,还用钢料加固。 昔日神舟出海,他们也与有荣焉。 如今皇后,太后亲自坐镇登州,太妃,帝姬们协助绘制造船图纸,这哪里打造的是海船,这是在为大宋打造复仇之箭,大宋需要这支箭,横行渤海湾,打下辽东半岛,插在金狗的心脏上。 李敬激昂的在船厂对着工匠做了一番言说,听的太后,皇后和帝姬们心潮澎湃。 大宋崛起于世界,就从登州船厂开始。 他们肩负的不仅是建造战舰的重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