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刀剑 (第3/4页)
继续下去,周瑜也不知道这城墙到底能撑多久。连年征战,陵阳县本来就没有一任地方官能好好的经营,城墙早已是破败不堪。雨水将周瑜的脸庞洗的发白。在士兵们看不到的地方,可以看见周瑜的脸对着上苍,感觉好无力。……暴雨之中,谨慎的让三三两两的士兵把尸体抬进了孙权的府邸。肮脏的泥水将孙权家里的道路以及厅堂占满,一个个脚印下仿佛密布脚印制成的大网。不多时,孙权的府中就已经是脏乱不堪。但是孙权和孙河都顾不到这个。一起去,沾满着泥水肮脏而又失血过多被泡的有些发白,因死亡的痛苦,面目狰狞的尸体就这样成排的摆在了孙权的面前。孙权并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他对于尸体是司空见惯。比眼前的这种情况,再恶心一百倍的都有。手下的士兵们开始一具具的将尸体身上的铠甲拨开,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就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孙权下起了命令。“派出一百人,带领三百城防兵,分成小队,在刚才的战场上摸索着那些逃走的叛兵的脚印去进行追击。”“喏!”老实说,这时候派人去追击,确实是个好时机,暴雨倾盆,将地面泡的松软。雁过留痕人走过必然留下脚印。但是刚才那些士兵不去追击,实在是条件不允许。第一条,肯定是怕敌人是诈败,故意引他们过去,留下埋伏。第二条就是自己不能擅自主张,需要向孙权请示,毕竟保住孙权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第三条则是因为暴雨之中,天色又黑,根本看不见脚印。而因为下雨又不能照明,只能摸黑前进,说不定不光找不到脚印,反而因为自己的踩踏将线索所破坏。不过此时此刻,孙权竟然命令他们去,那他们也就只能去了。带这些人尽量小心一点,小心的摸索脚印,尽量的别把脚印破坏了,如果真破坏掉了线索,那也没有办法,也不能怪罪到大家头上,这也不算自作主张。这边一百多具尸体也慢慢的都被剥开了。一套套精美的铠甲被剥开,里面的水也哗啦啦的跌在地上。泥水混合的鲜血,地板又变得脏了一些。一具具白花花的尸体就这样暴露在了众人眼前。士兵们不停的在他们身上摸索着。孙权只看着那些铠甲,在那里生闷气。这都是质量上乘的铠甲,而花纹和其他装饰又有一点点的区别,一看就知道,这些人一定都是大族的部曲。并且是从不同人家出来的部曲,组合在一起的队伍。这让孙权感觉十分愤怒,当然,他心里最怀疑的还是自家的宗亲。可是,从这些装饰不同的铠甲上可以看出有许许多多势力的士兵凑到一起,更不用说,还有好几十个跑掉的。这到底,到底是有多少宗亲在反孙权!!“将军,搜到了。”手下的兵捧着一个湿漉漉的油纸包来到了孙权的面前,打断了孙权沉浸在愤怒的世界里。孙权睁开双眼,恶狠狠的盯着眼前的油纸包。“打开!”孙权咬牙切齿的说道。手下用衣袖擦了擦油纸包上的水,小心翼翼的将纸包打开。纸包里是一个小小的盒子还有一份帛书。两个士兵分别下手,取下其中一个呈到孙权面前。孙河先取出帛书,和孙权一起观看。孙权越看脸色越黑越看太阳xue的青筋暴跳。同时还夹杂了一些忧伤,很难以置信,尤其是当他看到落款的时候。这正是孙翊邀请宗亲一起起兵,将孙权拿下。帮助孙翊成为吴郡之主,孙翊又答应和宗亲如何分配利益的文书。这可是自己的亲弟弟呀,这如何能让孙权接受?孙权觉得这晴天霹雳啊,不,这雨天的霹雳,不比周瑜大败的消息让孙权的伤心弱几分。当愤怒、震惊、伤感一起涌入心头的时候,五味杂陈过,孙权心中涌起的,则是不相信。“这必是伪造!!”孙权斩钉截铁的吼道!“这一定是伪造,有人在栽赃陷害,想让我兄弟反目,他好渔翁得利,我亲弟弟怎么会反我呢?”“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说起来确实有些蹊跷。而一封帛书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让孙权相信。孙权又慌忙的去将另一份小盒子亲手打开。手指头里面捏出来一个小印鉴,孙权翻过来一看,愣住了,手指一松,印章啪嗒一声落在地上。这,这正是自己亲弟弟孙翊的随身私印!孙权在这个时候真的感觉有些慌张了。帛书可以伪造,落款可以伪造,但是这只印却很难伪造。因为是亲兄弟,从小一块儿长大。这方私印,孙权自己也见过,所以自然也能认出来真假。这印章一直是弟弟随身携带,不会随意放置。旁人想要从重重防卫之中将其偷取,难上加难。何况这枚印章如果都能随意拿走,那么完全可以拿孙翊的大印了。用孙翊的大印伪造帛书落款不更有效率?孙权嘴上喊着不可能,心里不肯相信,但其实已经有一些怀疑了。能够轻易拿到这枚私印的人,一定可以拿到孙翊的大印。所以居然用这方小印进行沟通,这一定是出自孙翊本人的意思。因为要栽赃陷害他的人,不会选择这样的鸡肋。而孙权自己也知道,一年之前,众大臣确实推举过自己的弟弟继承兄长的位置。所以孙权真的相信了。他相信,并不是因为有眼前这方印,有眼前这封书信。而是相信自己的亲弟弟本来就是自己的竞争者,而他确实也比自己更加与兄长相似。他完全可以理解弟弟因为被自己抢了继承权的不满。孙权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踱人心的。“将军,要不要……?”孙河引起孙权的注意力,用眼神往后方示意了一番。孙权心领神会,他知道孙河示意的是吴夫人。这件事要不要让母亲知道?让母亲知道是对这件事更有利还是有害呢?母亲出面,能不能制作弟弟孙翊的愚蠢?如果只是弟弟孙翊一个人,那么孙权相信有母亲出面应该是有用的。但是现在摆在眼前的显然不是这样。弟弟孙翊只是眼前反叛势力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即便制止了孙翊,也无法制止那些宗亲。而孙翊在他们的裹挟之下,早已不能只代表他自己,所以母亲估计连孙翊都制止不了。那么,如果让母亲知道这件事?会不会影响自己去处理呢?很显然是会的。那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也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rou。自己如果下手狠了一点,母亲很难不制止自己。而孙翊又是一个情绪比较外露的人。为人比较像大哥孙策,因为大哥的去世,孙翊身上就集合了两个人的宠爱。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么孙翊显然就是有奶吃的那一个。当初如果不是兄长坚决的要将位置传给自己,又给自己留下了周瑜等忠臣辅佐,恐怕这个位置一定是孙翊的。因为大臣们觉得孙翊最像兄长,愿意支持他。而母亲自然也没有反对的意见,自己哪个儿子成为了老大,她都没意见。所以,既然母亲并不能对于自己制止这些宗亲反叛起到什么帮助,那么还是不要让这些事去打扰母亲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