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刀剑 (第2/4页)
的积累,好似大浪一样,一点点的扩大。一个呼吸对砍几刀过后,发现敌军的势就已经起来了。有时像滚雪球一样扩大,攻势绵绵不绝,令这支临时拼凑的叛兵难以阻挡。而孙静的部曲自然不怕,抵挡了几招之后,还反击伤了几个人。但是,他们并不是这支叛兵的希望,反而是将这支叛兵推入深渊的最后一只推手。虽然这只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战斗力不如孙权的部曲,但是他们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毕竟部曲,都是各家养的亲兵。所以面对劣势的时候,他们仍然坚强的反抗。完成自己主人的命令。刀盾交击,铠甲交错。狂暴而有力的攻击,在这黑夜的暴雨之中,几乎都要燃起火花。颜色暗沉的盔甲在暴雨之中并不显眼,但是明亮闪光的刀剑在雨幕之中闪耀着寒光。天空的闪电时不时的前来凑个热闹,猛然一闪,将刀剑变得像镜子一样耀眼。雷声迟滞于闪电,时不时的轰鸣一声在耳边炸响,不知到底是在为谁助威。再精美的武器在这样的碰撞之下也很快变得残破,盾牌上的豁口越来越多,刀剑有一些都已经折断。越来越多的刀剑已经无法再闪耀寒光,因为它已经被鲜血沾满。倾泻而下的暴雨变成股股水流浇在刀剑之上,还没能将沾染的鲜血全部冲走,就被下一次与**交错而涌现的鲜血所包围。变成锯齿般的武器,与敌人一次次进行亲密的接触。在敌人体中透体而出。这样打的久了,有些武器滞留在敌人的体中。即便是主人用力的往外爬,他也不愿意从中离去。好似敌人用**教将刀身与刀柄。战斗变得越来越惨烈,在旁边观看的城防兵都沉浸于其中,而时不时的惊呼,他们看的呆了。毕竟是在街道上进行战斗,人数并不能占到太大的优势。占不开那么多的人,所以城防兵想插手也没有插手的余地,只有让这些精锐和敌人碰撞。放着两百精锐不去,偏要塞上一些城防兵想要用生命消耗敌人,反而是让兵成为了这支部队的破绽。所以孙权的部曲不会去干这么愚蠢的事情。而敌人的数量并不多,也就一百多人,还不如自己数量多,也不如自己精锐。孙权的部曲,没有理由会害怕,自然甘愿的去和敌人碰撞。叛兵们已经渐渐的没有抵抗之力了。孙静的士兵看着情况差不多了,再按照吩咐互相打了个招呼,猛地向前冲了两下,然后迅速撤退,往黑夜中逃去。他们的突然逃离,不仅是孙权的部曲没有反应过来,就连自己所剩不多的友军都感到错愕。失去了这只强大的有生力量,这些叛兵更是不成气候。这导致他们直接溃败,转眼间就被眼前的敌人杀的差不多了。而他们想要再转身逃跑,却已经没有了机会,失去了先手,孙权的部曲不会放过他们。而孙权的部曲,想要去追杀那些逃跑的人,却因为眼前有这些人阻碍,还不能赶快追上。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先将眼前的叛军清理干净。陷入绝对劣势的叛军再无抵抗之力,几个呼吸之内就已经被全部剿灭。但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逃跑的敌人已经消失在黑夜的雨幕之中。为了孙权的安全着想,这些士兵也不去继续追击,一边命令着惊魂未定的士兵继续巡逻,一边调集一些人手,将这眼前近百具尸首抬到孙权的府上。不继续追击,是为了回去继续保护孙权,免得被人调虎离山。而不辞辛劳的将这百具不堪入目的尸体抬到孙权的府上,却是为了寻找证据和线索。看看能不能从这些人的身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将背后的主使找出来,才能将其一网打尽,一劳永逸。这条街道的道路已经被踩成了红色的稀泥。众人就在这稀泥里跋涉着,抬着尸体往孙权的府邸走。来到府门外,却不放所有人进去,只是三三两两的放人进去,又很快的等他们出来,才继续让人进去将尸体放下。孙权连这些巡逻兵都不十分信任。吴县县城内的战斗才刚刚落下帷幕。将目光从吴县向西转移四五百里,陵阳县城,周瑜为了避免战斗,正在暴雨之中,抢修城墙。突然降临的大暴雨,让本来就承受猛烈攻击的县城城墙,不堪重负。夯土的城墙,在经历暴雨的侵蚀之后,城池东南角靠近水流的一面垮塌了一个大洞。而在正东,城墙上半部,也破掉了一个两尺见方的洞。大暴雨中,周瑜仍然命令士兵坚持巡逻。面对关羽的攻击,周瑜不敢有丝毫松懈。也正因为如此,突然垮塌了两个大地方,不少在雨中辛苦的士兵就跌落下去,被埋在了城墙下面。“快!快!加快速度!”周瑜在城头上催促着,他极力的瞪大自己的双眼,不想暴雨屈服。即使雨水流到他的眼睛中,让他几分不是下意识的想要眨眼,眼底的肌rou在不停的抽搐。但是周瑜仍然不顾身边想要打伞的士兵,不顾要把自己拉回城墙角楼里的士兵,继续在风雨中站着。周瑜催促士兵抹黑将草苫覆盖在城头上。草苫就是用稻草或者其他的什么草临时编制成的草席之类的。用这些东西覆盖在城头上,就像给夯土的城墙穿了一层雨衣,不至于被直接的流水侵蚀,冲塌。而这种草也只能覆盖在城头的上面,挡住最上方,直接的雨水攻击,至于城墙的下面以及正面,那也只能交给天意。陵阳县护城河挖的好,又有身后的流水作为泄洪沟,因此,城墙脚下并没有许多的雨水蔓延出来,成为积水。这对周瑜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是上面打下来的暴雨就罢了。如果从城墙的脚下将城墙泡塌,那这座城是真完了。暴雨之中,连照明都做不到,士兵们只能摸黑前进。大家都这么辛苦,周瑜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他也要在雨中淋雨,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他必须做出这样的姿态,站在雨里,稳固军心。而在城墙后面,靠近城墙的民房之中,房中的百姓全都被周瑜迁移走。屋里的东西拆掉,成为了空房子,让周瑜做为厂房。在这些空旷的房子里,如今,成连夜不计损耗的点着油灯,浑身湿漉漉的被强迫唤醒带过来的民工在这屋中疯狂的编制着草苫。城墙上,角楼之中有屋檐可以遮挡风雨,周瑜便命令人在这楼里点燃起大大的火盆。尽全力将光明照耀在士兵的脚下。可惜只是杯水车薪,只有离得近的有用,远一点的仍然是看不见。城上的破洞,根本来不及修理,但是又不能放任不管。千里之堤,溃于蚁xue,一个破洞出现,风雨会围绕着它侵蚀,变得越来越大。周瑜只能将足够多的草苫扔下,覆盖在破洞上面,剩下的都交给命运。周瑜自己也不知道是该祈祷雨早点停还是继续下。雨停的那一刻,一定就是关羽发动进攻的时间。刚刚被暴雨侵蚀,软塌塌的城墙,正是被关羽破开的好时机。一场可以预想到的惨烈斗争就在眼前。如果真的让关羽用投石机将城墙砸塌,那周瑜就可以去见孙策了。但是如果让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