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_番外 《烧仓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 《烧仓房》 (第3/4页)

,都在等我点火去烧。海边孤零零的仓房,田地中间的仓房……反正各种各样的仓房。只消十五分钟就烧得一干二净,简直像压根儿不存在那玩意儿。谁都不伤心。只是---消失而已,忽地。“

    “但仓房是不是已没用,该由你判断吧?“

    “我不做什么判断。那东西等人去烧,我只是接受下来罢了。明白?仅仅是接受那里存在的东西。和下雨一样。下雨,河水上涨,有什么被冲跑---雨难道做什么判断?跟你说,我并非专门想干有违道德的事。我也还是拥护道德规范的。那对人的存在乃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没有道德规范,人就无法存在。而我觉得所谓道德规范,恐怕指的是同时存在的一种均衡。“

    “同时存在?“

    “就是说,我在这里,又在那里。我在东京,同时又在突尼斯。予以谴责的是我,加以宽恕的是我。打比方就是这样,就是有这么一种均衡。如果没有这种均衡,我想我们就没办法生存下去。这也就像是一个金属卡子似的,没有它我们就会散架,彻底七零八落。正因为有它,我们的同时存在才成为可能。“

    “那就是说,你烧仓房属于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啰?“

    “准确来说不然,而是维护道德规范的行为。不过,道德规范最好还是忘掉。在这里它不是本质性的。我想说的是:世界上有许许多多那样的仓房。我有我的仓房,你有你的仓房,不骗你。世界上大致所有地方我都去了,所有事都经历了。好几次差点儿没命。非我自吹自擂。不过算了,不说了。平时我不怎么开口,可一喝酒就喋喋不休。“

    我们像要驱暑降温似的,就那样一动不动沉默良久。我不知说什么好。感觉上就好像坐在列车上观望窗外连连出现又连连消失的奇妙风景。身体松弛,把握不准细部动作。但可以作为观念真切感觉出我身体的存在。的确未尝不可以称之为同时存在。一个我在思考,一个我在凝视思考的我。时间极为精确地刻录着多重节奏。

    “喝啤酒?“稍顷,我问。

    “谢谢,那就不客气了。“

    我从厨房拿来四罐啤酒,卡蒙贝尔奶酪也一起拿来。我们各喝两罐啤酒,吃着奶酪。

    “上次烧仓房是什么时候?“我试着问。

    “是啊,“他轻轻握着空啤酒罐略一沉吟,“夏天,八月末。“

    “下次什么时候烧呢?“

    “不知道,又不是排了日程表往日历上做记号等着。心血来潮就去烧。“

    “可并不是想烧的时候就正好有合适的仓房吧?“

    “那当然。“他沉静地说,“所以,要事先选好适合烧的才行。“

    “做库存记录喽?“

    “是那么回事。“

    “再问一点好么?“

    “请。“

    “下次烧的仓房已经定了?“

    他眉间聚起皱纹,然后“咝“一声从鼻孔深吸口气。“是啊,已经定了。“

    我再没说什么,一小口一小口地啜着剩下的啤酒。

    “那仓房好得很,好久没碰上那么值得烧的仓房了。其实今天也是来做事先调查的。“

    “那就是说离这儿不远喽?“

    “就在附近。“他说。

    于是仓房谈到此为止。

    五点,他叫起恋人,就突然来访表示歉意。虽然啤酒喝得相当够量,脸色却丝毫没变。他从后院开出赛车。

    “仓房的事当心点!“分手时我说。

    “是啊。“他说,“反正就这附近。“

    “仓房?什么仓房?“她问。

    “男人间的话。“他说。

    “得得。“她道。

    随即两人消失。

    我返回客厅,倒在沙发上。茶几上所有东西都零乱不堪。我拾起掉地的双排扣风衣,蒙在头上沉沉睡了过去。

    醒来时房间一片漆黑。

    七点。

    蓝幽幽的夜色和大麻呛人的烟味壅蔽着房间。夜色黑得很不均匀,不均匀得出奇。我倒在沙发上不动,试图接着回想文艺汇演时的那场戏,却已记不真切。小狐狸莫非把手taonong到手了?

    我从沙发上起身,开窗调换房间里的空气。之后去厨房煮咖啡喝了。

    翌日,我去书店买一本我所在街区的地图回来。两万分之一的白色地图,连小胡同都标在上面。我手拿地图在我家周围一带绕来转去,用铅笔往有仓房的位置打x。三天走了方圆四公里,无一遗漏。我家位于郊区,四周还有很多农舍,所以仓房也不在少数:一共十六处。

    他要烧的仓房必是其中一处。根据他说“就在附近“时的语气,我坚信不至于离我家远出多少。

    我对十六处仓房的现状仔细查看了一遍。首先把离住宅太近或紧挨塑料棚的除外。其次把里边堆放农具以至农药等物,尚可充分利用的也去掉。因我想他决不至于烧什么农具农药。

    结果只剩五处,五处该烧的仓房,或者是说五处烧也无妨的仓房---十五分钟即可烧垮也无人为之遗憾的仓房。至于他要烧其中哪一处我则难以确定。因为再往下只是喜好问题。但作为我仍极想知道五处之中他选何处。

    我摊开地图,留下五处仓房,其余的把x号擦掉。准备好直角规、曲线规和分线规,出门绕着五处仓房转了一圈,设定折身回家的最短路线。道路爬坡沿河,曲曲弯弯,因此这项作业颇费工夫。最后测定路线距离为七点二公里。反复测量了几次,可以说几乎没有误差。

    翌晨六时,我穿上运动服,登上轻便鞋,沿此路线跑去。反正每天早晨都跑六公里,增加一公里也没什么痛苦。风景不坏。虽说途中有两个铁路道口,但很少停下等车。

    出门首先绕着附近的大学运动场兜了一圈,接着沿河边没人走动的土路跑三公里。途中遇到第一处仓房。然后穿过树林,爬徐缓的坡路。又遇到一处仓房。稍往前有一座赛马用的马厩。马看见火也许多少会嘶闹。但如此而已,别无实际损害。

    第三处仓房和第四处仓房酷似又老又丑的双胞胎,相距也不过二百米。哪个都那么陈旧那么脏污,甚至叫人觉得要烧索性一起烧掉算了。

    最后一处仓房在铁道口旁边,位于六公里处。已完全弃置不用。朝铁路那边钉着一块百事可乐白铁皮招牌。建筑物---我不知能否称其为建筑物---几乎已开始解体。的确如他所说,看上去果真像在静等谁来点上一把火。

    我在最后一处仓房前稍站一会儿,做了几次深呼吸,之后穿过铁道口回家。跑步所需时间为三十一分三十秒。跑完冲淋浴吃早餐。吃完歪在沙发听一张唱片,听完开始工作。

    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早上我都跑这同一路线。然而仓房没烧。

    我不时掠过一念:他会不会叫我烧仓房呢?就是说,他往我脑袋里输入烧仓房这一图像,之后像给自行车胎打气一样使之迅速膨胀。不错,有时我的确心想,与其静等他烧,莫如自己擦火柴烧干净来得痛快。毕竟只是个破破烂烂的小仓房。

    但这恐怕还是我想过头了。作为实际问题,我并没有烧什么仓房。无论我脑袋里火烧仓房图像如何扩张,我都不是实际给仓房放火那一类型的人。烧仓房的不是我,是他。也可能他换了该烧的仓房。或者过于繁忙而找不出烧仓房时间亦未可知。她那边也杳无音信。

    十二月来临,秋天完结,早晨的空气开始砭人肌肤了。仓房依然故我。白色的霜落在仓房顶上。冬季的鸟们在冰冷的树林里“啪啦啪啦“传出很大的振翅声。世界照旧运转不休。

    再次见到他,已是去年的十二月中旬了,圣诞节前夕。到处都在放圣诞赞歌。我上街给各种各样的人买各种各样的圣诞礼物。走在乃木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