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三郎赠剑 (第1/2页)
,聊斋狐婿 “启禀君上,今日钱塘官民祭祀……” “我江府共收得七万九千贯香火,已清点入库。” “请君上过目。” 正午,北江口徐家湾祭场已散。 钱塘江府内,李主簿领人清点完百姓香火,端着一盘金元宝、银元宝、一贯钱入殿呈于君王过目。 钱塘君只看一眼钱色,便知今日所敬香火诚念甚足,与王后相视,点头说:“将今日之功都记下,日后还施百姓。” “是。” 李主簿领喏,又启禀道:“富春君、新安君遣人来问‘九江潮会’定在何日。” 钱塘君掐指一算,传口谕道:“今夜该当潮会,回潮时辰定为‘子时’。” “喏。” 李主簿领旨正欲出殿。 王后抬手叫住,与君道:“今日刘奉义作佳赋表赠我家,不如今夜请他游江观潮。” “再把东西两湖请来,办一个‘江湖共明月,人神同观潮’的佳会。” “君家意下如何?” 钱塘君拂须点头,又吩咐李主簿:“就照王后之意来办。待三郎取剑回来,你等同请刘奉义。” “是。” 李主簿领下话出金殿,思量道:“刘奉义气运甚高,且儒术入真学,善会练达人情,这等君子他年成就不可估量。” “我何不引弟与他结交?” 他心中暗定,背手去见富春江、新安江二使。 …… 江水外,钱塘县。 县衙官家谢宴散席,戚家小姐房中小宴收尾。 见厢房内,戚家表妹、表弟妹、荀舫主、李怜云、萱儿、弦月、李府丫鬟、戚家丫鬟,齐聚一房。 众女不分主仆的围成一大桌,桌上三只酒壶都已见底,此刻正是热闹。 戚少卿面挂酒晕,又起一杯礼敬李怜云。 “今日难得与jiejie结交。” “小妹再敬jiejie一杯,下次再见就要叫‘先生’了。” “能与少卿meimei相交,我亦欢喜。” 怜云喜欢这戚家小妹,端酒与其相碰,一口甘甜入腹,面起两朵桃花。 少卿看着这位通判家的千金,像是看不够,笑道:“jiejie真是花容月貌,美貌有雅气,像是诗,又像是画。” “meimei过誉了。” 李怜云落杯分顾舫主、戚氏说:“桃花何故慕梨花?我观meimei也是好颜色。” “等meimei读书养出内中灵秀,便能给容颜增添七分彩。” “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世间美色如花草,总有枯萎之日,唯有书香长青。” “meimei爱美,切不可迷于美色。” “以色事人,亦终遭人弃。” “我杭州勾栏院有个叫瑞云的娘子,十四岁就出落得美如天仙,多少富家公子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今年花开正艳时,岂料一朝失了容色,再无法以容色取悦恩客。” “她的境遇也跟着一落千丈。” “这虽是青楼倌人之事,但我等亦要引以为戒。” 在座众女纷纷点头。 表弟妹戚氏问:“那瑞云如何失了容色?” 李怜云摇头道:“此事我所知不详,只知道忽有一日,她眉头处长出一块墨斑,如胎记般擦不掉,洗不去。” “现在那墨斑已盖半张脸,被勾栏女子戏称‘赛夜叉’。” “她真是可怜。” 戚少卿同情说:“本来命就不好,又失了脸面,连生计也没了,不知谁肯替她赎身。” 怜云丫鬟插言:“奴婢倒是听说,那瑞云与余杭名士贺之洲相好。贺公子早有意给他赎身,奈何怡红院老鸨要价太高。” “我看现在去赎,一准便宜。” 戚家丫鬟道:“他都成那模样了,谁肯替她赎身?” 两丫鬟说话时,听敲门声。 开门见戚少先和世才表兄在外,众女齐齐站起相迎。 刘彦站门口笑问:“可有搅扰诸位雅兴?” 众女笑逐颜开。 荀舫主说:“今日已尽兴,承蒙君子赐缘,我等才有一场结交。通判可在前堂?” 刘彦点头,对怜云道:“令尊稍后便走,托我问小姐,可愿与他回去?” 李怜云闻言点头,和舫主、戚氏、少卿告别,在戚家女相送下去前堂见父亲。 送走通判父女之后,刘彦在堂内与二老用茶叙话,商谈今日带表妹回临安,问家中都有什么准备。 这一问打开表伯母的话匣子,细数自家为此所准备的东西,好似要嫁女儿一般。 刘彦道:“依我看,家里无需准备过多,只带些许衣物和银两即可,丫鬟带一个就行。” “银两不可多带,每月一两银子做花销。” “一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