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长叹2022_第十四回 目良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回 目良往事 (第1/2页)

    一老油榨房

    作为乡下文化人,爷爷农闲时,在冬天开山,把廖背陵上的山变土。挖出的柴蔸树蔸,用来烤火、熏腊rou和猪血丸子。他过年时从虎豹凼贩砂罐到洞口山门、邵阳县等地叫卖,换点钱过年。爷爷卖过rou,但不会杀猪。他从别人那里分个一腿半腿rou卖,自言“赚个骨头吃”。他没有成本,通过赊账,或在农忙时以请工、换工方式,折成稻谷抵帐。

    家里的几座山,如瞭嫁的茶籽山、廖背陵上、茶凼里,长满木材和油树。达端派是名摘(曾祖父)买的坟山,以山陵为界。爷爷每年能够打茶油、菜籽油、桐油上百斤。桐树种在山里和土边,桐油用来点灯照明,还可以油漆家具农具,如木制的脸盆、澡盆、水桶、龙骨车,在篾片上糊纸的斗笠。

    油榨房在5里路远的虎豹凼。二伯下雨天跟着去榨油,回家时提着油桶走在田埂上滑倒了,把油全洒在水田。爷爷用松树枝粘着浮在水上的油花,收纳到桶里。再把油水倒在家中铁锅里,烧开煎干水分。

    1943年,爷爷36岁被派了壮丁。为躲兵役,他去20里外的舅爷家种地,后者的长工则到爷爷家务农。这叫换工,异地劳动。当年大伯15岁结婚,爷爷绕道回家参加了婚礼。家里喂了两头肥猪,一头抬给女方家,一头留家办酒。二伯12岁,是扯猪草和喂猪的主力。大娘婚前答应送双鞋子,二伯平常光脚走路,听后很开心。喝酒那天等着新鞋子,生怕丢失而失落。乡下穿着物资珍贵,有的一辈也没穿过新衣裳。

    二一别两哭

    1962年的探亲,是二伯婚后全家第一次回老家并过年。随身携带了500元,仅留40元车费回部队。但是在长沙等了两天火车,增加了费用,导致到大连皮口无车费了,幸亏途中遇到战友。部队领导获知情况,表示困难家庭可以救济,二伯谢绝。

    二娘羡慕南方有米饭、红薯。“把南瓜喂猪,太浪费了。”大伯家有油泡豆腐,还能杀猪过年。他送爷爷5斤rou,相当于给了50元。大姑家1斤麻,可以卖20元。困难时期钱不值钱,有价无物。二娘把爷爷家兔子rou包了约90个水饺,让南方人吃个新鲜。奶奶因浪费了过年的兔rou而痛惜愤怒,爷爷安慰说不要紧。大伯拿块油豆腐给他侄子,二娘又让给了老人。

    南北生活差距大,单位苦于1962年老家。东北气候只适合半年生产粮食蔬菜,南方可全年。部队官兵每月米和面粉各两斤,冻rou8两,油3两,杂粮为玉米面和高粱米,喝土豆白菜汤。老家能养兔子喂猪,杀猪过年,生活幸福多了。

    数到临别的日子,奶奶痛哭不舍,二娘拉手安慰,塞给她10元钱。告别声中,大伯迈开步,用箩筐挑着几岁的侄子,送二伯家到桃花坪车站旁边的旅社住下,等次日客车。上车前的清早,大伯、二伯家走出旅社门口,清瘦的奶奶忽然出现在眼前,送来了2斤干红薯片和一坛子榨菜。全家再次热拥别,二娘又给她10元钱。

    奶奶是半小脚女人,天不亮从家赶路20里,在县城车站旁寻儿子。聪明仁慈的奶奶,费尽最大精力,也知道这是最后一别吗

    三唯一远门

    1968年奶奶病重,二伯曾打电话到医院,但讲话听不清楚。他悲痛不能回家看望,终身负疚。1970年春夏之交,二伯收到父亲来信,告知爷爷病重。他便带着小女儿回家,住了10天。爷爷病情尚可,有气管炎,生活无大碍。

    二伯返部队前一天,爷爷突然提出到部队看看。次日早上3人步行20里至桃花坪,坐客车达邵阳,再坐火车到长沙转BJ后,停留1天。祖孙3人在天安门留影,未去故宫和公园游玩。爷爷会心赞叹:坪真大、人真多。次日乘去大连的火车,于中途盖县下车。

    部队刚移防,军官借住在县人民医院新建宿舍,每人一间。爷爷与他3个孙儿睡在炕上,二伯临时睡在房间灶台边的储存角,后来部队专门安排房间给爷爷住。

    北方天气干燥,让爷爷嘴巴开裂,也不习惯面食、玉米和高粱。他语言不通,把“炸一炸白菜”做菜吃,做成“抓一把白菜”喂鸡鸭。他爱看宣传板报,闲逛中认识了涟源老乡(他儿子在县武装部),两人同感,便相约结伴还乡。唯一远门不到20天,快去快回的爷爷,是怎样心情和想法?

    四军地气概

    1976年4月18,二伯转业邵阳的机械厂时,全家积蓄为900元,住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里。不久空出两间档案室作住房,两室相对。爷爷部队户口随迁,但不习惯城里夏天热无山风、冬天冷无火烤的日子。

    半年来,爷爷的鼾声和梦喊声,如城乡有线广播喇叭,每晚如期播报,远近闻名,厂里职工纷纷打听和反映情况。但是他坐着站着时一脸慈祥,来到身边时无脚步声音,让人畏惧。有天上午爷爷坚决要回家,在送往车站的路上,他告诉二伯晚上做梦时尿床了,认为是离床尿(再也回不来),预兆不好。二伯安慰他不要相信迷信。

    爷爷回家时,二伯尚未发工资,凑了30元,安排给爷爷与大娘各10元、20元。爷爷坐车两小时到县城,下车就找个八字先生,被告知活不过70岁。他沉重地走回家,告知父亲。

    转业时任厂二把手的二伯,次年一把手。企业相当困难,十年九亏,地方干部思想负担重,不敢做事不做事。二伯认为厂里没有产品,好比农民没有土地,闲着没事干,有力使不出。他在1977年引进采金油钻头产品,当年扭亏为盈10万元。年终总结会发奖,给职工一把雨伞。这是破格,当时不准搞物质刺激,只发奖状。二伯主持工作8年,厂里研发了20多个拳头畅销产品,企业设施设备、车间厂房和住宅宿舍增长几倍,由省属企业成为部属。

    二伯重视单位思想、业务和后勤的领导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狠抓业务素质,保障物质福利。这思想源于他多年的政工经验,以及家庭出身。爷爷用一生影响他:农业生产深耕细作,闲时当小商贩,农商并重,不吝啬教育学习成本。他在1964年四好连队建设中,不搞尖刀班,只搞平顶山,结队帮扶。最初被认为思想保守,最终全师比武和实效中最好。师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