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难熬的乡试 (第2/2页)
,其它人进来无不是紧张得要死,你心这么大吗,居然弄饭吃 他煮好饭,就着兵丁送来的rou食和腌菜,在门口慢慢吃饭,约一小时后,他把吃完饭的锅碗拿到水井旁汲水洗涮完毕才回到号舍,旁边的号舍内的考生个个怔怔地看着他‘我们还饿着肚子,你就把饭吃了?’ 人在紧张的情绪下,肯定饿的感觉不明显,等到一会考试的时候问题就大了,这就是他提前训练自己的原因。 巡检官带着兵丁对各号舍进行巡视,准备开考事宜。 他进入号舍拉开竖在门旁的号板,号板分上下两块,上面那块是桌子,下面那块是坐的地方,也是晚上睡觉的地方。摆上观注入清水,默默等待。 当考场号炮响起,号舍的门就被兵丁关上,从外面关死,这叫落闸;出恭需要请示才能打开门由兵丁陪同。 随后试卷从每个号舍的门洞送了进来,把试卷小心翼翼放入考袋,将带来的考布布置在号舍顶上,防止下雨时有水进来,玷污了考卷,明清考卷是禁止污垢的,否则轻者扣分,重者无分。 这才拿出考卷细细的观看,看到四书题,他恍然,果然试题变了,五经题也一样;好在都在自己记忆的范畴内;顿时胸有成竹起来。 考舍门洞打开,丢进来6支蜡烛,他点点头收好了蜡烛,蜡烛最后都要点数的,多余的也很正常,提前花钱购买的。这也是允许的,只要你有钱,就是天天红烧rou一样有人给你送。 看着考题他故技重施,在草稿纸上细细地默写一遍,这才就没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了,又将五经题照此来上了一遍,就已经是傍晚了。 时间还早,然后从考篮里拿出面饼开始细嚼慢咽,随后熄灯睡觉,中途就用号舍的便桶上了两次厕所,第二天清晨7点起来敲门倒便桶,熬粥,吃饭,清洗,全部完成才重新关上门 先拿出四书试卷写上姓名、年龄、籍贯及三代名讳,随后开始誊写,务必保证每字的行间距大小一致,全部完成已经到了中午,照例啃着面饼,小睡了片刻,才爬起来继续誊写五经卷,根据规则,没必要全部打完,也就两道四书题一道五经题。 第三天在老学究的劝告下,他不得不各多做了两题,毕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能给人口实,多答没错。即便如此,他全部完成也才下午两点,在仔仔细细逐字逐句的检查了一遍,特别是草稿和试卷之间就晚上6点了。 八点响起了号炮,门外打开考洞,他将考袋里的卷子送了出去,外面的人把第二场的考题送了进来。随后关上考洞,而他直接倒在木板上睡觉。 乡试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场,后面两场虽然也重要,但比起第一场侧重分大大下降。他更加轻松了,第一场他保证每天一次热食。 后面两场他保证自己每天三次热食,看得门前军士啧啧生奇,其它考生几乎就没出过门,这位倒好,吃饭饭香胃口好着呢,这是打算过来看看情况,三年后再来? 终于漫长的九天煎熬结束了,他直接回家蒙头大睡,在考场睡觉不太好,隔壁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说疯话,没办法避免,而且隔音效果奇差无比,放屁啥的算好的,有人晚上嚎啕大哭,你能咋办,忍着! 考完第一场后,考生们的考卷就立即送至外帘处在弥封官监督下进行糊名工作,随后送至誊录处进行誊抄作业,锦衣卫、巡按兵丁现场监督,誊抄完毕送至对读处校对誊抄有无错漏,最后送至外帘收卷官处 在水陆门外帘处进行水上作业,套上透明防水密封鱼皮通过水上滑进内帘送进内帘官处,保证内外递送试卷没有第三方插手。内外帘官交接时都要在鱼皮封条上盖上印签、签字画押,确保对这个过程负责。 明清这方面流程非常严密,制度完善,一般舞弊不会在这个环节弄,众目睽睽之下太难;原卷外帘誊抄完毕立即封存存档。由专门人员负责看管。 内帘官收到试卷后,在众考官的眼下拆封,分发给阅卷官批阅。 阅卷官批阅后中者画上圆圈提交给临近阅卷官进行复核,类似于交叉审核,碰上好文章送主考官和同考官进行审阅;这个过程同样严密。 河南乡试取中名额是不超过80名,前二十必须是所有阅卷官50%以上认定,不过巡按权力很大,阅卷官很大程度上权力低下,几乎都是主考官和同考官认定就好。制度是制度,人才是制度的制定者。 “这份试卷不错”阅卷官陶济将几名同僚推荐的试卷递给赵贞吉“无论是立意还是练达程度” “晤,我看看”赵贞吉看了会感到有些熟悉‘该不会是那位吧’ 他默默地把卷子放在最上面,这是他的习惯,等会再看看效果就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