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一词压千古,孤篇盖诗坛 (第1/3页)
看着放下狠话的温鲤,仲灵运怒道:“狂妄!题目于我如浮云,就算你早就知道那又有何妨?不过,我不介意让你知道你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接下来我会在这诗、词、曲、文章四项中,拿出我最得意的作品。若是你觉得自己有本事能拿出超越这些的作品,大可以让大家评判一番。” 说着便走到台上的桌子旁,提起毛笔开始书写。仲灵运一边写,一边说着:“当年我离渊圆满时,乘舟去往江南,路途中观江上明月,心境豁然开朗,入了登楼境,便写下了这篇我此生最得意之诗《月满江南》。” 没有停下来,仲灵运换了另外一张纸,开始奋笔疾书,开口说道:“这首词名叫《天下和》,是我当年在漠北,远眺远方匈奴部族,感叹战火不休时所作。这首词中寄托了我期望中原和匈奴能够和平共处,还世间一个太平盛世的愿望。” “接下来是曲,这篇散曲是我当年路过潼关时所作,感叹中原在大越的统治下,国泰民安,此曲名为《山坡羊·潼关念越》。” 写完这篇散曲后,仲灵运没有像之前一样继续书写,而是停下了手中的笔,看着观看席的众人,骄傲说道:“我三岁识字,五岁吟诗。然而我此生最善之事当属作文章,这首《山东序》想必在座的诸位都有所耳闻,写下此文章时,山东大儒争相传阅,城里的文人和富豪贵族,都争着买纸来抄写阅读,广为人知的山东纸贵就是此事。我本不愿拿这篇文章来羞辱你,但是你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今日我便让你知道这世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了。” 写完了所有的诗、词、曲、文章,仲灵运双手负背,昂起头颅朝温鲤说道:“之前你做的诗词确实不错,但你错在挑衅我,那我便让你的那些东西,变得一文不值!” 说罢,仲灵运拍了拍手,平台边的山东氏族代表队里立马走出了四个人,将分别写着诗、词、曲、文章的四张纸,高高举起,展示给观看台上的诸人。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纸上的内容,但是温鲤不得不承认,仲灵运的字确实很好,虽然不及苏栗,但是也可算是书坛中的翘楚了。 看向观看席上的众人,温鲤拱手作辑说道:“在下的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就不献丑了,能否请我的队友苏栗来执笔?我念,她写。” 一旁的仲灵运摇了摇头,嗤笑道:“难道你以为可以凭好字来赢我?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这是比诗、词、歌、文章,不是比书法,就算是让他代你写,对结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温鲤不置可否的没有回应仲灵运,而是看向了台下的苏栗。 苏栗点了点头,走上台来到了书桌边,将桌上的纸张抚平后,便看向温鲤,等着他念诗。 温鲤不慌不忙的走到仲灵运刚写下诗的那一张纸前。看着举起纸张的山东氏族队员,温鲤笑着摇了摇头,层层筛选来的人,尽是只配给仲灵运举纸。 “这首诗名为《月满江南》,诗中有江有月,那么我也来作一首同样题材的好了。” 仲灵运闻言,笑着开口道:“无妨,你可以不按我的题材来,只要你拿出平生最佳之作出来一比,孰优孰劣自有分辨。” 温鲤没有理睬他,而是接着开口道:“此诗名为《春江花月夜》。” 停顿了两秒钟,温鲤开始念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停顿了一下,温鲤看了看一旁的苏栗,发现她能跟得上自己念诗的速度,便继续开口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始终站在台上的范仲谋点了点头,这首诗开篇就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好!好一个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观看台上那名之前解释过《青玉案元夕》的大儒连连点头称赞,向周遭的人解释道:“这两句诗,没有像大多数诗人一样继续感叹时间短暂,而是另辟蹊径,表达了:虽然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但是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 温鲤继续没有停下,继续念到“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此前还有些议论的众人顿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纷纷闭口不语,陶醉在诗句中。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首诗念完,苏栗也刚好停笔。不知道过了多久,寂静的全场,突然响起一片猛烈的掌声。 没有沉浸在欢呼声中,温鲤看向山东氏族那名带队的大儒,拱了拱手问道:“请问老先生,我这首诗比仲灵运之作何如?” 老人面色有些好不看,但是片刻之后还是叹了口气说道:“这首《春江花月夜》可谓是诗中诗,峰上峰。即便你再无其他诗作,仅凭此一篇也足以傲立诗坛千年。” 老人何尝不想说这首诗不如仲灵运的那首,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首诗可以说是当世无人能及,全诗哀而不伤,四句一韵,结构严谨,字雕句琢,挑不出任何毛病。温鲤把这个问题抛给老人,就是想看山东氏族出丑的。 看着轻笑的温鲤,仲灵运负在身后的双手捏紧了拳头,但是依旧保持着脸上的镇定说道:“这首诗确实极好,能写出此诗,不得不佩服温兄运气极好。” 听了仲灵运这句话,台上顿时一片哗然。 “运气?输了就说别人是运气?” “这是运气就能写出的诗吗?” “输了就开始扯理由,笑死人了。” 台上有些群情激奋的儒林中人甚至直接站起身来,指着台上的仲灵运破口大骂。 没有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