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一词压千古,孤篇盖诗坛 (第2/3页)
会仲灵运的言辞,温鲤只是深色淡定的往前走了几步,来到第二张纸前,看着纸上写的词,温鲤皱起了眉毛,说道:“刚才听闻仲兄说这首词是你在漠北城观匈奴大军而作?” 仲灵运骄傲的点了点头,说道:“此作是我最为满意之词,包含了我期待中原和匈奴部族能够握手言和的宏愿。” “无耻!” 仲灵运脸色顿时僵硬下来,阴冷的看着温鲤说道:“你说什么?” 温鲤转过身看向观看席上的众人,说道:“这首词名为《天下和》,我倒是没看一点期望天下太平的愿望,全篇都在称颂匈奴部落的兵强马壮,其中谄媚之意跃然于纸,身为中原人,你敢说你这不是无耻至极?你敢说自己有一点文人风骨?” “荒谬,匈奴兵强马壮是世人皆知之事,我只是阐述事实而已,何错之有,莫非你只知道中原富庶,却不知边疆战事之艰苦?” 山东氏族的老者也开口道:“温小友估计没有看懂这首诗,没有明白仲灵运期待两族能和平相处,天下太平的愿望。” “和平相处?天下太平?”温鲤哈哈大笑,转而愤怒的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匈奴这千年来杀我中原多少边关将士?占我中原多少良田?欺我中原多少百姓妇孺?犯我中原者,虽远必诛!” 台下爆发出猛烈的欢呼声。 “好一个犯我中原者,虽远必诛!” “这么多年来,还想着能和平相处吗?” “当年梁朝和匈奴缔结的和平条约,哪一次不是被匈奴人无耻的撕毁了?” 听着嘈杂的声音,仲灵运顿时面色铁青,山东氏族的老者,也坐不住了,开口道:“温小友,你跑题了,若是没法作出词来,还是认输吧。” “谁说我作不出来,我有一词,和这首《天下和》立意恰好相反,名为《满江红》。” 温鲤看了眼苏栗,示意她准备写下来。 看到苏栗提起笔朝他点头,温鲤旋即开口念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一个怒发冲冠,将怒气完美的抒发了出来,台下的诸人,也被这种情绪感染到了。 观看席上的大儒,点头称道:“这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必定是剑拔弩张之文辞。倘若是庸手,那就要毁了这好开头了。 大儒话还未说完,就听见温鲤道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 满座众人皆惊,无不为之拍案叫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所有人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那些年轻学子们更是燃起了满腔热血。 到这里上阙可以说是让人热血澎湃、为之倾倒了,几乎所有人都被这首词感染到了。 可是这时,温鲤却一改豪气,悲痛的念到:“漠北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百年前匈奴突袭中原,三天之内漠北连失十五城,百姓横尸遍野。这是一道中原人挥之不去的伤疤,在温鲤的口中念出,让台下的人都感怀悲切、为之动容。连执笔的苏栗,都在这悲怆的语气下,颤抖了一下。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念完这最后一句,温鲤长叹了一口气,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家仇国恨永远是大家逃脱不了的话题。前世的时候,温鲤每次读到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都会为岳飞的壮志豪情、英雄气概所倾倒。尤其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多年后,温鲤了解到了比前世更残酷的历史。千年以来匈奴无数次侵犯中原,每次中原都是举国相抗,将之拒于漠北之外。然而在梁朝三代皇帝梁神宗与匈奴单于订下了互不侵犯条约后,匈奴大军偷袭漠北,导致中原百姓生灵涂炭。诸子百家携梁朝所有兵力抗击匈奴,将其赶出漠北。然而这次偷袭让中原元气大伤,至今为止都没有恢复过来。 观看台的众人,竟然全部都站了起来。除了掌声雷动以外,所有的人都热血澎湃,恨不得此刻立马奔赴漠北,镇守边疆。 温鲤走向苏栗,无论是多少次看她写的字,温鲤都会为之惊艳。尤其是这次苏栗一改往日的风格,配上这首词,显得洒脱豪迈、气势磅礴。 温鲤从苏栗手中接过纸张,高高举起,向观看席的上的诸人,鞠了一躬,说道:“请诸位点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rou,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看着这首词,配上苏栗的字,观看席上的那名词道大家苦笑道:“温小友可真是为难人啊!” 温鲤不解的看向这位大儒,问道:“先生此言何解?” 大儒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说道:“这首词一出,从此以后天下词人的前方都会有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了啊!凭着一首词,足以让温小友一朝成名天下知。” 温鲤拱拱手,说道:“谬赞,妙手偶得而已!” 听到大儒这么说,原本还存着一丝希望的仲灵运只好摇摇头,承认自己输了。 看着走向第三幅纸张的温鲤,仲灵运面色铁青,连输两局后,局势已经三胜三负打平了。 “仲兄,这首称赞大越统治的散曲.....” 仲灵运瞳孔一缩,盯着温鲤,生怕他又说什么自己无耻之类的话。 温鲤却是话锋一转,赞叹道:“好,写的妙。不过我也有一首散曲,只有拿出来献丑一番了。” 示意苏栗动笔,温鲤缓缓开口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汴凉,意踌躇。伤心梁越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停顿了几秒钟,温鲤目光变得深邃起来,缓缓吐出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范仲谋点了点头,这首散曲同样是写潼关,却跟仲灵运的那首截然不同。仲灵运的那首散曲写的是王朝昌盛,而温鲤的这首更是写到了王朝更迭下的黎民百姓,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