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九歌序列2 (第2/3页)
、宽、高、虚等各一千里,位置为东东南朝西西北,为廊院式砖木结构建筑。 其前后五千进,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为门楼、阁楼、前厅、过廊、中堂、寝堂、宗圣阁,两侧分别为钟鼓楼、笃亲堂、守约斋、走马楼厢房等。 这些房屋栉次鳞比,皆是样式庄重、雕梁画柱,看起来气势很是不凡。 最后来到位于尽头的“薛家宗祠”,祠堂门梁上有薛九歌在真仙六层时题写的“薛家宗祠”匾额一块,显得很是庄重肃穆。 “你们看一看上头的这‘薛家宗祠’匾额,看其中究竟有几度字眼?” 薛心慈笑道。 —— “老夫看到了五度字眼,”向秋实道,“但这是真仙六层的手迹,而我只是区区大乘修士,想来其中肯定层数很多。” “向同修快人快语,”有着大乘高阶修为的柯同修笑道,“我也只是看到了五层。” 其他四位来自“乘间宗”的大乘修士同样附和。 “那你们呢?” 薛心慈朝着其他二十多位来自“乘间宗”的合道修士问道。 “我只看到了其中的四度字眼。” 其中一位答道。 “这位晚辈,你修为最低,那你看到了几度字眼?” 薛心慈问向了花报春。 她修为最低,感受到附近修士展示出的强大威压,哪怕这些合道或是大乘修士都已尽量收敛自己的修为。 “我、我、我只看到其中的三度字眼。” 花报春结结巴巴地说道。 —— “嘿嘿,”薛心慈得意地笑道,“这是我薛家先祖在真仙六层时的手迹,据说已经有几十度的字眼。 “我作为薛家子弟,却无法目睹先祖手迹的真颜,实在是愧对祖先。” “我看你小子嘴巴花花的,没有一点儿‘愧对祖先’的意思。” 向秋实怼道。 刚才在外面,这小子丝毫不给自己面子,硬是要四块极品灵石,实在让自己有些生气。 “向前辈,我是真心实意地愧对祖先,”薛心慈笑兮兮地继续道,“我先祖说了,对人对事,有‘笑着应对’,有‘愤怒应对’,也有‘愁眉苦脸应对’或是‘伤心应对’,我自然不会选择其他方式,只选择‘笑着应对’啊!” 见向秋实似乎要回应自己,薛心慈没有停止,而是继续道,“向前辈,您是大乘修士,知道我修为低微,只有合道修为,不知道宝宝心里苦哇! “您知道,我先祖乃是真仙九层,威名赫赫。 “想起这些,我就更是感觉愧对先祖。 “而越是是感觉愧对先祖,我就越是要笑着应对修生,并且面对你们这些高阶大能的威压,不然,我就应该自责,或许要像先祖一样到那伊特挪河来一场‘自尽秀’呢!” —— 薛心慈一番话,既风趣又发人深省。 向秋实想怼也找不到由头。 而那些来自“乘间宗”近三十人的大部队,都发出了会意的笑声。 “没有修士能保后辈的千秋万代,”在场修为最高的柯同修道,“当年薛真仙不断高飞,实在是个人才情、意志和运气都属于上上佳,并且因此而保得薛家千万年的繁盛。 “世上盛极必衰,莫不有对。 “你们薛家在薛真仙陨落百万年后仍然享有如此气象,已经很是了不起了。 “而你对于这一情形竟然能保持豁达心胸,同样很了不起,并且让我等深感钦佩。” 那位柯大乘竟然当着大家的面,给薛心慈行礼,以示敬意。 而薛心慈则赶紧躲到一边,以示拒绝对方的大礼。 “柯前辈,您别这样,”薛心慈道,“我有时也埋怨先祖,说他老人家为什么不再加油一把,弄个玄仙当当,这样我们这样的子孙好继续坐享其成呢!” —— 交谈中,并且在薛心慈的导引下,一行人进入到了“薛家宗祠”内。 宗祠内,“宗圣阁”上供奉着“薛九歌”牌位及“薛九歌遗像”石碑。 薛九歌威名赫赫,长相却是有些苦逼。 他冕旒袍笏,端坐在神龛之上,上方高悬雍亲笔题写的“道传一贯”金匾。 在雕像周围,则是自薛家开家之时起,直到今日的“薛家族谱”。 族谱介绍了数以十亿计的子孙后代的名录及其源流,即使以杜布今日之能,要想完全记住并且对这庞大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亦非一时半会之功。 “薛家族谱”之后,则是来自于“仙花宗”等诸真仙的仙敕二十八幅。 它们皆以樟木刻成,通体九龙盘绕,并且非真仙不能将其题字送入“薛家宗祠”内,并供各位后辈和来客观瞻。 “薛家宗祠”的四周墙面,则悬挂《圣迹图》三千六百幅,为薛九歌生平事绩浮雕图案,以及其他薛家杰出子弟的形貌毕肖、栩栩如生的大型浮雕图像。 —— “薛家宗祠”是“伊特挪薛家馆”的核心部位,也是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杜布注意到,整个“伊特挪薛家馆”,尤其是在“薛家宗祠”在内,暗藏着真仙级别的防守和攻击性的阵法。 如果是外人冒然闯入或攻击,肯定会遭受真仙级别的攻击。 因此,哪怕是大乘修士,亦不敢在此放肆或生有盗窃之心。 薛心慈介绍说,在薛先祖陨落后,曾有几波大乘修士想要过来偷盗,但被激发的阵法所灭杀,连渣渣都没有剩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